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希特勒和日本结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希望日本从远东进攻苏联,配合德国对苏联的入侵,从而使苏联遭受东西两个方向的夹击。
到了1941年的时候,日本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美英等西方国家对日本进行了贸易限制。这样资源贫乏的日本就无法支撑战争进行下去。
为了抢夺资源,日本国内出现了北上和南下两种侵略方案。
北上就是和德国配合,进攻苏联,拿下苏联的远东地区。
南下就是抢夺英法的殖民地东南亚。
这两种方案一直争论不休。
期间,承受德国进攻之苦的苏联也担心日本从背后捅自己一刀,肯定是希望日本采取南下政策。
苏联间谍佐尔格小组相信是采取了动作的,因为小组成员中有日本首相的秘书。
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完全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在战争中一步一步的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在战略上却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深远,最终无法自拔,自食其果。
日本对外扩张的一般战略是先朝鲜,然后中国东北,再就是全中国,占领中国之后拿下印度,进而称霸全世界,这个战略最早是由丰臣秀吉制定的,便有了壬辰朝鲜战争,当然那次日本是失败了。而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其对外扩张的战略也是基本按照丰臣秀吉的思路来的:第一步都是先打下朝鲜,然后就是中国,只不过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把占领中国分为了两步,第一步是中国的东北,然后是全中国。在占领中国之后就朝着印度的方向去打,直到占领印度,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也基本是这个套路。
赌国运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历次对外扩张都是在赌国运。第一次赌国运是于甲午战争时期与清朝赌了一把国运,当时外界都认为获胜的会是清朝,毕竟清朝体量太大,日本体量太小,而几乎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确是竟然获胜的是日本,由此日本走上了强国之路。
第一次赌国运的结果是获得了清朝2亿两白银的赔款,整个国家各方面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在领土上获得了朝鲜和我国的台湾。
第二次赌国运是日本对外扩张的延续,日本在占领朝鲜之后要对外扩张就必然要进攻我国的东北,而当时东北被俄国人所占据,挡住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去路,于是便有了日俄战争,虽然日本在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但还是战胜了俄国。第二次赌国运的结果就是其势力进入到了中国东北地区。
▲接连赌赢了两把国运,二战期间就接着赌了第三把国运
前两次赌国运都是和中国、俄国这样的大国赌的国运,日本人都赌赢了,由此也造就了许多日本人的狂妄,他们认为日本可以战胜大国。
于是在二战期间,就有了第三次赌国运,当时日本深陷中国战争的泥潭,美国对日本采取了石油、橡胶等重要战略物资的禁运政策,为了获取重要战略物资,日本需要进攻东南亚地区,而东南亚地区基本都是英美殖民地,由此就必然要与英美开战。日本人当时认为反正要与美国一战,不如先偷袭一把美国,获取战术上的先机再说,于是便有了偷袭珍珠港事件。
中国带了日本的节奏
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日本总是能够在战术上获胜,但是在战略上,日本总是步步走错。在抗战之前我们在抗战时期的总体战略是由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先生提出的,他认为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如果自南向北进行抵抗的话,那么很容易陷入日本的战略包围当中。
▲如果自南向北抵抗,则很容易陷入日军的战略包围之中
▲抗战期间日本实际进攻方向,自西向东进攻,被中国带了节奏了
但如果中国是自东向西进行防御的话,则可以利用中国广阔的战略纵深层层防御,不断地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同时主力也不会陷入日军的包围之中。为了实现这个战略计划,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便在上海向日军发动了进攻,成功地把日军主力吸引到了上海方向,从而改变了当时日军自北向南进攻的战略格局。
在经过抗战初期一系列艰苦的作战后,中国也基本在1941年左右成功地将日军拖进了战争的泥潭,当时日本基本已无力继续发动对中国的大规模进攻,不得不在中国的广阔战场上同中国军队僵持,数百万日本陆军动弹不得。
而持续的战争不但打垮了日本的财政,还耗尽了日本国内的资源,当时要退还占领中国的土地是不可能的,唯有继续打下去,为了继续打下去,日本就不得不进攻东南亚,获取其战略资源,做到“以战养战”的目的,由此与美英彻底翻脸。
与美国开战也是日本海军陆军之争的结果
日本的海军和陆军向来不和,在海军看来,陆军就是一群土包子,乡下佬。而在陆军看来,海军就是一帮败家子,娘炮。对于陆军来说,他们认为要往北进攻苏联,进而与德国会师。而在海军看来,要往南进攻东南亚,获取日本亟需的战略资源。在者,如果真的往北进攻的话,那么对于海菊来说就基本没什么事,于是就产生了“北进”和“南进”之争。
为了促成北进,日本陆军在诺门坎与苏联有过一次交战,结果是日军被苏军击败。如果要说日本偷袭珍珠港和苏联有关系的话,那么关系也就这么多。因为日军陆军与苏联交战失利,使得日本内部的“南进”派占了上风,从而实行了“南进”战略,将进攻的矛头指向了东南亚,也就是美英。
▲太平洋战争除了控制太平洋的制海权,对日本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获取东南亚的战略资源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日本偷袭珍珠港向美国开战,一是赌国运赌习惯了,二战时期与美国赌了一把国运;二是在战略上被中国带了节奏,陷入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泥潭,使得日本财政和资源枯竭,为了继续进行战争不得不进攻东南亚以获取亟需的战略资源,而东南亚基本都是美英殖民地,由此就只能与美国一战;三是在“北进”与“南进”之争上,由于在诺门坎与苏军交战失利,使得日本最终选择了“南进”。
而苏联与之有关的地方只是在于对“北进”和“南进”政策的一些影响,要说到苏联策划了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国开战,那就是在扯了。
每一次世界大战都是国际政治秩序的重新洗牌,战胜国会瓜分利益,战败国接受惩处付出代价。这是历史的规律。苏联希望美国参战这是肯定的,但是说苏联策划了珍珠港事件,导致美国参战,这是站不住脚的。美国参战与否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绝不是谁能策划的。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民众不愿意参加战争
美国作为远离大陆的北美洲岛上的国家,国内民众都有孤立情绪,认为自己的国家远离大陆上的是是非非,不愿意参加战争。因此,那时候的美国政府奉行中立政策。
中立政策的实施,使得美国不仅保持了国内的政治经济稳定,迎合了民众心理,同时能够跟一战时期的各个参战国都能进行贸易合作,美国在贸易上赚的盆满钵满,开拓了很多市场。
美国保持中立的实质,是等待时机、攫取利益。正如美国驻英国大使佩奇给美国总统顾问豪斯信中所言:差不多所有欧洲国家都要破产了,十年后,整个世界都会落入我们手中。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是美国的机会
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研究证明,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已经秘密掌握了日本军舰的动向,却故意让日军进攻夏威夷基地的阴谋得逞,从而导致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从而赢得美国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抛弃原来的孤立主义情绪而已。
事实上,美国在等待了几十年后,美国是一定会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只不过偷袭珍珠港,让美国参战得以提前而已。
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来看,谁是最大的获利者?
当然是美国。美国在战争中和战后带走了德国几乎全部先进技术和科学家,比如原子弹技术。
在所有国家几乎全部打残的情况下,美国保持了实力上的第一,同时在分割战后利益时,也获益最多,现在美国的超级地位的来源,正是依赖于二战后重新构筑的国际政治秩序。
本文系头条号“军校和入伍指导”原创,如有转载、引用请联系本号。
如有关于报考军校、入伍参军及后续发展相关的问题,欢迎关注咨询。
苏联只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中渔翁得利最大的一个,但日本偷袭珍珠港可能和苏联有一些关系,但绝没有到幕后策划这个地步。这时候苏联自身难保,斯大林为了保住莫斯科正进行一切的资源调集,哪里有心思管日本的事,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苏联、中国、英国都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知道强援来了。
日本偷袭珍珠港和苏联的关系有两个,第一就是著名的诺门罕事件,双方投入的兵力其实都不多,而且是日本先侵略蒙古,苏联被迫反击并取得胜利。这次和苏联的交战让日本意识到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在日本东北基地家门口作战,后勤补给跟不上,如果深入苏联作战,而且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恐怕日军会全体冻死或者饿死,这打消了日本北进进攻苏联的计划!
第二个事与第一个有一些关系,既然已经放弃进攻苏联,日本就计划南下,为了防止在南下过程中被苏联突然袭击,双方签订了一个“互不侵犯协议”,苏联梦寐以求。双方同时将兵力调走一半左右,苏联莫斯科告急,这远东军团调走几十万人前往莫斯科支援;而日本精锐关东军南下进攻东南亚。
好像期间苏联间谍知道了日本准备进攻美国事,但并没有通告美国。反而是蒋安插在日本的间谍将情报传回来,并告知了美国。美国人一笑了之,恐怕还认为中国扛不住了,故意来挑事,最终整个珍珠港损失惨重,几乎所有的主力舰艇全部被损毁,除了在外面“运泥巴”的3艘航母外!
偷袭珍珠港显然苏联是受益最大的那一个,不但从远东调来了几十万兵力,还得到了美国的海量的物资援助,帮助苏联撑过了最困难时期,如果丢了莫斯科,苏联战场打成什么样还真不好说。这也是苏联打的第一场战役级大胜仗,把苏军的气势打出来了,所有苏联人知道:强悍的德军不是不可战胜的。但是这和幕后阴谋策划日本偷袭珍珠港没有半毛钱关系,斯大林和希特勒应该同时说一句:日本天皇那个S~B!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目的是为了夺取东南亚的资源,整个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的几乎所有的战争资源都是从美国进口,钢材、石油等等都来自美国,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却告知不再和日本做生意了,怎么办?当时石油产地在印尼,武力去抢感觉打不过美国;不去抢自家油节约着用也最多用不到1年。
最终日本高层经过激烈讨论,选择了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太平洋舰队后,逼迫美国与日本重新谈判,战争的目的只是争取一个和美国握手言和的机会。当然这个举动蒋笑了,英国和苏联也都笑了!
这纯粹是胡说八道,珍珠港事件是日本为了扩大侵略战争,获取战争资源的南下战略布局,因为仗打的越大战争物资供应越紧张,没有橡胶钢铁支撑,日军的飞机大炮就造不出来那么多。
正是因为这些战争资源无法得到可靠供应,日本政客们才做出了新南下战略布局。进军东南亚就是和美国人抢地盘,因为二战前菲律宾等国就是美国的殖民地,捋虎须当然要做好硬碰硬的心理准备。
太平洋战争暴发前苏联刚和日本打完诺门罕战役,两国是敌对国家不是同盟国,即使斯大林有心支上一招日本人也不会听,因为再蠢的人也不会按敌人画出的道来排兵布局
偷袭珍珠港是山本五十六的杰作,但这个美国西典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又是坚决反对对美国本土发动攻击的人。山本五十六清楚预见了这么做的灾难后果,但山本五十六是军人,他必须执行日本政府的决定。
东条英机等人才是决策者,那时苏联一方面要和德军作战,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老冤家卷土重来咬上一口,斯大林心乱如麻,自己的事处置艰难,更没有心思去管敌人的事。
苏联各地打的硝烟四起,各处战略要地告急,甚至宝卢斯指挥的德军都已进逼到莫斯科城下,但兵力奇缺的时候斯大林也没有调动远东苏联三十万红军,因为他们的任务就是防止日军突然越界开战。
敌人给敌人出谋划策是天方夜谈,说苏联是珍珠港事件背后策划者是不懂历史痴人说梦话。
李苦禅,原名李英,号励公,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的美术教育家。1899年1月11日(戊戍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在民间艺人的影响下,走上了艰苦的艺术征途。
1919年到北京,先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坚持学习。同时,又在北京大学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向徐悲鸿先生学习素描与西画。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2年转到“北京国立艺专”西画系学习。这期间,经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同学林一卢赠他“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1923年,拜齐白石翁为师。此时,齐翁名气尚微,加之当时北京摹古风盛,唯齐翁别开生面,大胆创新。因此,颇受讥议。
1925年,于“北京国立艺专”毕业,任北京师范学校的教授,兼任保定第二师范教授。1930年,应聘到杭州艺专任国画教授。
抗日战争初期,北京沦陷,李先生极为激愤,辞去一切“公职”,隐居前门老爷庙与西城柳树井二号,因他平日与爱国志士交往甚密,于1939年被捕入狱,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抗战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1949年,北京解放后改为兼任教授,李先生于1950年上书毛主席,请求安排工作,毛主席当即写信给徐悲鸿院长,并派秘书前去看望,随即李先生被安排到“中央美术学院”附设之“民族美术研究所”任研究员。尔后又调至该院的国画系任写意画教授。
“文革”期间,李先生惨遭迫害,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栏”,经受百般折磨,之后又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1972年敬爱的周总理派人请老画家作画,李先生被邀请参加,三年中为国家作画三百余幅。
“文革”后,李先生恢复了名誉。绘出《红梅怒放图》、《晴雪图》等等,尔后,又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与政协第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1年投入科教片“中国花鸟画”、“苦禅画鹰”与“苦禅写意”的拍摄工作,将毕生宝贵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付诸银幕,献于子孙后代。期间,创作了巨幅“墨竹图”与“盛夏图”等杰作。
1982年春赴广东经济特区访问,非常兴奋,深感中华振兴有望,立下了百幅创作的壮志。
1983年春,有关部门举办李苦禅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六十年祝贺大会。6月8日应邀为日本长崎孔子庙书写了巨联:“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
1983.6.11去世。
大家好,关于师范大学毕业证丢了怎么补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师范大学毕业证丢了怎么补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信阳师范学院学位证丢了怎么补学位证丢了怎么办?明确告诉你是不可以进行补办的...
大家好,关于中专毕业证书皮套图片样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专毕业证书皮套图片样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毕业证封皮怎么补救毕业证封皮破损,可以买一个塑封薄膜给他塑封上。如果想美观实用...
大家好,关于单位为什么需要毕业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单位为什么需要毕业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事业单位招考为什么需要报到证学设计,毕业证重要吗报到证交给单位了,单位用来干嘛,可不可...
大家好,关于川北幼专毕业证书图片样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川北幼专毕业证书图片样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2022川北幼专什么时候开学一、线上入学报到时间和流程新生请于9月12日前办理...
大家好,关于松田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松田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广东增城有几个大专1、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