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时历史学得比较好,标志就是考试常得100分。当然,那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只要在考前把各种运动的年代和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考起试来自然会得心应手。后来选择了理科,进入大学,毕业后专心于软件技术,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远离了人文学科,不再仔细体会鲁迅的文章中省略号的六重含义,也不再深入分析李自成起义的历史背景。后来随着走上管理岗位,开始对历史等人文学科产生兴趣,从清朝入手断断续续地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如《正说清朝十二帝》、《雍正皇帝》等,并对《汉武大帝》等历史剧情有独钟,但一直缺乏对中国历史的完整认识,直到读完这本《国史十六讲》。
《国史十六讲》是作者在系列讲座的基础上成稿,采用专题的形式,以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为主线,概略性地介绍了从中国人的起源到清朝的闭关自守的过程,其中对每个朝代的政治体制变迁、文化发展、社会特点等方面的提纲携领的介绍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延续性,从而避免过多地陷入到细枝末节当中。历史是不可分割的,正如书中所说,泱泱大汉得益于秦的奠基,盛唐气象离不开隋的创制。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了引用《史记》等经典历史著作外,还较有针对性地引用了《世界文明史》、《亚洲史》、《中国人口史》、《中国制度史》多本中外历史学家的研究著作和论文,显示出作者作为一个历史教授的严谨和博学。
如果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并希望所有了解,《国史十六讲》无疑是一本极好的入门书籍。
如果想学习历史,但是古文阅读尚不过关,建议先买市面上流行的通俗写史著作,这类图书很多,良莠不齐,甚至会有因为作者史学观有问题而胡乱臧否历史人物的情况发生,总体而言,通俗写史能满足最基本的对历史的了解。
当阅读完这类通俗写史著作之后,如果对某个朝代的历史感兴趣,可以找相关的史家的研究专著进行阅读,当然,这类历史著作大都是学术作品,很多晦涩难懂,味同嚼蜡,但是有营养,对我们理解历史很有帮助。
推荐《资治通鉴》,这是最佳版本,当有一定古文阅读能力后,建议直接阅读史学原著,先从《史记》读起,史记的语言特点属于秦汉散文,语言精炼,通俗易懂,还没有后来史书中那种不说人话的故意卖弄和诘屈聱牙的文风。然后再读《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清通鉴》,基本上,两千年历史都能看完。
很多人对阅读300万字的《资治通鉴》心存畏惧,其实不然,我个人的感觉,《资治通鉴》文风优美,叙事翔实,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重大历史事件一件不漏,并且有详细的前因后果,是学习历史的最佳材料。
另外,坚决推荐中华书局版的20册的繁体竖排本《资治通鉴》,因为这套书还有300万字的元代胡三省的注释,只要是我们在文章中读不懂的地方,胡三省都有详细注释,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读不懂。还有,阅读古文,必须读繁体竖排版,否则阅读效果会大打折扣,我个人认为,读简体横排古文,是最别扭的了。
《资治通鉴》不难读,如果只是阅读,四个月足矣!
当我们对某个历史人物感兴趣的时候,可以读该人所在朝代的断代史,阅读这个人的传记,如果想更加充分地了解这个人,建议将其所在朝代的笔记野史也拿来阅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想了解:历律、刑法、天文、官职、食货、科举、河渠、五行、文化、三教九流等专业内容,就阅读各个断代史中的《志》,这是真正让我们长知识的内容。
(非常棒的一套书,比《三国志》原文的内容丰富了五倍不止。)
最重要的一点,除了历史原文,一定要多看注释,多看注解,多看笺注,多看集解(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说的是古人对历史的注解和注释,而不是今人的翻译和注释。
总而言之,我们阅读的历史原著越多,就越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就会对很多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不同的看法。读史好处多多,赶紧先把古文练好吧!
我是学仔,感谢大家的阅读,点击关注,每天更新历史上的奇闻
历史当然要有整体观,先弄清发展的脉络主线(起梁),再逐步往各个阶段加入史事和人物(添砖加瓦),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就可以原则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或领域深入研究(精雕细刻)。
在入门期,可以看看我头条里《<中华五千年>中华国学历史歌诀》,七言一行,四行一段,一共100段。一篇歌诀道尽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不算什么大作,但是确实是下了功夫心血的,有助于梳理和记忆历史脉络。
还可以搜下我的公号(同名),里面有对每一段歌诀的详细解读。我感觉能把这一篇歌诀背熟,中国历史从上古到今天的脉络就都搞清楚了。而如果能把每一段歌诀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全掌握了,那么就基本能成为一个历史达人了。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三百万字,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司马光砸缸?,
还有就是,《史记》作者司马迁记住别搞错了,《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你的意思,应该是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吧。1、先来本上下五千年或中国通史。这个是普及本,概本,可先对千年历史有个大概了解。可选读本很多。2、接下来,要根据自己需要、兴趣、目前状况来选重点。比如:偏重文学,历史只是想补补,那史记必读;又或想了解开国之君,那就顶多二三十个人物,网上也可查词条,同时各亡国之君也了解了;若对啸一朝有兴趣,也可重点看,人无完人时间有限,史学大家也各有侧重的朝代或重点。3、清末民国的历史必读,和现在的社会联系较多。4、其它各应所需,一月或一年最好有个重点有个方向,最好别二十五史从头到尾看,那看不下去。5、若是嫌文言难,可看白话。蔡东藩所著的二十四史演义读本,文笔简明优美史料采择有据,当年毛泽东在行军中所带历史书就有其著本,可一看。
方文山」简介 方文山,58年次,花莲人,成功工商电子科毕业,送过报纸,做过外劳中介、安装管线工。
因热爱文字和电影,他将百来首歌词寄到各大唱片公司,直到被吴宗宪发掘并赏识,成为周杰伦最佳拍档,进入华语流行音乐界。歌词创作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歌词充满画面,文字剪接宛如电影场景般,这是他作品的最大特色;其自成一格的歌词创作,在传统歌词创作的领域中,独树一帜。至今为止,在方文山为周杰伦创作的歌词中佳作如云:《龙拳》、《双截棍》、《双刀》、《爱在西元前》、《上海一九四三》、《威廉古堡》、《东风破》、《七里香》等。大家好,关于初中结业证书可以考大专吗知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初中结业证书可以考大专吗知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初中没毕业可以上技校或中专吗小学到高中是孩子的基本知识,最好上完高中,...
大家好,关于公务员需要大专证书吗现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公务员需要大专证书吗现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考公务员必须要有学位证还有毕业证吗毕业证是必须要求有的,学位证不一定。 只有获...
大家好,关于师范大专生考什么证书有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师范大专生考什么证书有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师范类的专科生可以有哪些出路如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等专业,取得学历后...
大家好,关于大专文化可以考什么证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专文化可以考什么证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我学的是医学检验专业技术,大专毕业生,可以考什么证可以考病理技师病理医师必须临床...
大家好,关于大专毕业的证书级别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专毕业的证书级别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高级技工证和大专证的区别是什么本质、颁发单位、作用不同。本质:1、技工证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