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的呢?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的,各位可以看一看。
这是皇上亲自举行的殿试考试,此人获得的第一。
(清朝状元的录取通知书)
进士及第的通知书一般先把考官的姓名写在上面,然后再写具体内容。《云麓漫钞》记载:“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而乡试中举的通知书相应简单些,主要书写被录取学子的姓名、乡贯、三代姓名。
而上面这个录取通知书是清朝的时期的录取通知书,也就是殿试之后的录取通知书,上面有送录取通知书的人名,收录取通知书的人名,考中的名次和以后的官职。
这个纸张的颜色是黄色的,是用黑色笔书写,中间还穿插着红色,比如“殿试的殿,赐,钦点“这几个字,表示出它的醒目和重要性。
打头是“捷报“两个字,紧跟着是报喜人“王上林”,接下来就是正文了,”贵府少大老爷张謇恭应,殿试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钦点翰林院修撰。“
当时科举考出来一共有三档,分别是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又称为状元及第,榜眼及第和探花及第。如果考生考中一甲,总称就叫进士及第。
像上文中的张謇就是得了一甲第一名,张謇(jian)是清末的状元,但是后来他弃文从商,准备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场,在民国年间居然办的有模有样,可谓是一大奇人。
所以说,考入一甲是很困难也是很光荣的事情,全国就三个名额。
当然,如果没有考入一甲,二甲和三甲也是可以接受的。二甲和三甲各有100多人,如果考入二甲,会被称作“进士出身”。考中三甲,被称作“同进士出身”。“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就好像现在本科与专升本之间的关系,“进士及第“就相当于直接保送博士了。
对于现代人来说,一个好成绩,不但是实力的证明,更是个人的资本,对于古代人来说也不例外。
如果考入一甲,自然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一方面是皇帝和达官贵人的青睐,说不定哪个大官就成为了他的泰山。一方面是士人的赞许,他会获得很大的名气。
最后一方面是制度的帮助,考中一甲的人能够获得非常清要的官职,比如上文中的翰林院修撰,再比如唐代的校书郎和正字。这些官职的日常工作不重,但是都是京官,设置的重要目的就是让优秀的士人获得做官的经验,来为以后担任更重要的官职做铺垫。
在古代,送通知书也比较隆重。各级官府会安排专人将通知书直接送达学子家中。报喜人一般不少于三人,都骑上高头大马,高举彩旗、旌幌,带上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犹如现在男子结婚迎亲一般。
如《儒林外使》描写报榜的情景:
“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报喜这个活,衙门里的公差都愿去干,中奖的人即使家里再穷也会给个酒喝或者赏点碎银子。
(明朝榜眼的录取通知书)
上面这张录取通知书是明朝时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就是第2名,也就是俗称的榜眼,内容如下,”恩科殿试一甲第2名,榜眼及第,明建文二年庚辰王艮立。”
王艮此人,其实本来是第一,结果因为人长得比较那个,被皇帝觉得不太体面,于是把他换成了第二。而他也是一个大忠臣,最后为建文帝而死。
下面是两张古代的录取通知书,大家睁大眼睛看一看是哪个朝代的呢?所有的字你都认识吗?你能看懂吗?
古代的录取通知书光从纸张上来看颜色真的不一样,有黄色,绿色,紫色,还有白色,各个朝代内容也不同,但是相同的是大家对于这些考试的重视。
古代的录取通知书,被大家所重视,是因为它是对士人的一种肯定,是通往朝廷为官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在过去文化教育非常落后的时代,文盲遍地,出一个读书人是非常受人尊重的,即使是中了一个秀才,从政府到地方都是十分重视的。每当出了一个举人,都有人专门报捷,状元还要受到皇帝的接见,其隆重的仪式以及现在的考入重点大学还要排场。虽然这些都是史上的传说,但我相信绝对是有的,因为过去的朝廷对读书人是非常重视的,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曾在故宫博物院见过各种录取生员的捷报,但由于不让拍照,所以不能给大家分享,有功夫你们自己去看看吧。
古代考中秀才即可免除差徭,官府不可随意对其用刑,可以入官学习,遇到公事可禀见知县, 他们是普通百姓和官府之间沟通的代言人,被尊称为“相公”。而古代的秀才经过乡试若中了举,不仅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而且使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产生质的飞跃,我们通过“范进中举”就可以看到。而殿试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甲第一名才是状元,绝非如今高考中所称的某省某省“状元”所能比的。
这是拔贡生叶新的捷报。
下图是一张中举的捷报:
下图是一张会试捷报:
参加会试是有补贴的:
这是进士榜:
如果在这上面看到自己的名字,就是金榜题名,不知该多激动了。
谢谢悟空邀请。
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及第”是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榜上名有甲乙次第。这里面的“报登科之喜”就类似于今天的高考录取。
人生三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
古时,学子考取功名,中榜者,除了朝廷张榜公布外(不同朝代榜单有差异),还有各种各样的“报喜”,让世人知道某学子中榜了。中榜的学子,成为当地一时的热议话题。在电视剧中,我们还经常看到,报喜之后就等着给喜钱,不少穷困的学习没钱给的时候,客栈老板会代给巴结。
在唐宋时期,有金花帖子,如《容斋续笔》曰:“唐进士登科,有金花帖子”。“金花帖子”这样的类“录取通知书”在古代具有特别的荣誉,基本都是置于家中的大厅,供家人和客人观赏,甚至部分大的氏族会将“金花帖子”置于本族祠堂中。
明清科举录取通知书不论中央、地方都叫“报帖”,也称“捷报”,俗称“喜报”。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官方就差人送来捷报。
民国的时候,录取通知书就已经有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和之前的捷报有点类似。
上图是民国三十三学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颁发的“入学证”。
其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高中或者进入高层次的学府深造都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都值得我们珍惜。当然,古代科举部分类似于今天的“公考”,是一种官吏选拔制度,和高考的录取通知书间存在不小的差异。
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一生一世,美人骨》古代篇的小说结局男主好惨:
周生辰,小南辰王。一生杀伐不绝,赤胆忠心,却在盛年时,被功名所累,渐起谋反之心。幸有清河崔氏识破奸计,王被俘,储君恨之入骨,赐剔骨之刑。
刑罚整整三个时辰,却无一声哀嚎,拒死不悔。
刽子手取出各式各样的剔骨刀,一件一件试在周生辰身上,所到之处,皮开肉绽,鲜血直淌,蜿蜒成河,露出森森白骨。
刑罚足足三个时辰,却并无一声哀嚎,他一直都在忍,只因为他心中有强大的信念,他深爱着时宜,拒死不悔。
“辰此一生,不负天下,惟负十一”他这一生,从未负过天下人,却唯独负了小十一。
小南辰王一生无妻无子,却与储君之妃屡传隐秘。小南辰王死后第四日,储君之妃命殒。有传闻她是从王府十丈高楼自缢,亦有传闻她是自长安城墙一跃而下,众说纷纭,终无定论。唯有王府藏书楼内,储君之妃手书整首《上林赋》为证,流传后世,渐成美谈。
他一生风华,尽在寥寥数语中,深埋于世。
这一世已过去二十六载。
一生一世美人骨男主周生辰是威震八方的小南辰王,手下家臣千人,精兵强将八十万,他是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爷,年少成名,一身美人骨驾于皇帝之上。
女主十一是清河崔氏的嫡十一女,指腹为婚太子妃。从小拜小南辰王为师,在日久天长的相处下转化为深入骨血的爱慕。
小南辰王声誉日生,害怕功高震主的皇家勾结清河崔氏构陷小南辰王谋反赐剔骨之刑,临刑的小南辰王忍受锥心之痛,他只想把所有的苦痛自己手,只要十一好好的。
在小南辰王去世后,十一从母亲手中接到小南辰王给她的留言,辰此一生不负家国,唯负十一。十一在周生辰死后四天跳楼而死。
到此,以上对于上林九十年代高中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林九十年代高中毕业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关于初中结业证书可以考大专吗知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初中结业证书可以考大专吗知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初中没毕业可以上技校或中专吗小学到高中是孩子的基本知识,最好上完高中,...
大家好,关于公务员需要大专证书吗现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公务员需要大专证书吗现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考公务员必须要有学位证还有毕业证吗毕业证是必须要求有的,学位证不一定。 只有获...
大家好,关于师范大专生考什么证书有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师范大专生考什么证书有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师范类的专科生可以有哪些出路如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等专业,取得学历后...
大家好,关于大专文化可以考什么证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专文化可以考什么证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我学的是医学检验专业技术,大专毕业生,可以考什么证可以考病理技师病理医师必须临床...
大家好,关于大专毕业的证书级别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专毕业的证书级别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高级技工证和大专证的区别是什么本质、颁发单位、作用不同。本质:1、技工证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