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了解了一些古代针对女性的发明,你只会陷于痛苦和对古代女性的同情,何来有趣之说?
古代女性地位低,受到男性的压制,甚至成为男性的附属物、玩物,所以针对女性的发明,大都是以摧残女性为乐的东西。或者,只是对那些丧尽天良的男性来说有趣罢了。
例如古代发明有弓鞋,就是裹了小脚以后女性穿的鞋。
裹脚之风,据史学家的研究,大体上是从宋朝初年开始盛行的,在五代时,还只偶尔有之,五代之前,就没有。女性裹脚之后,穿的鞋都是弓鞋,就是鞋底中间是弓起来腰的小鞋,宋朝及以后的男人,特别是文人,以这种小脚穿了弓鞋为美,为有趣。
然而,弓鞋在宋朝以前,并不是专门针对女性的,而是一种舞鞋,就是跳舞用的,就像现在跳芭蕾的,特制的鞋,男女舞者都可以穿,只是到了五代和宋朝,把这种弓鞋改造以后,变成了专门给裹了小脚的女人穿,供那些有独特奇葩癖好的男人欣赏。
古代男人,认为这种小脚和穿了弓鞋的小脚,很有趣,很美,其实,这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加之于别人痛苦之上的典型案例。
在五代之前,也有些有特殊癖好的男人,欣赏女性之足,但是那些都是自然之足,不是用裹脚布裹出来的畸形之足,例如,陈王曹植《洛神赋》曾说: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例如,唐朝曾经让宫女穿红锦靿靴,这是一种优美的袜子,据说杨贵妃死后,有个老妈子得到了一只她的锦袎袜,还拿出来展览,想看的,每人拿出百钱当门票。
可是缠足之后,脚变成畸形了,就不能穿袜子了,都是用长长的裹脚布缠着,俗话说的好,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只闻到气味就令人呕吐,何来美观有趣?
不但如此,裹脚对女性的身体摧残也很厉害,尤其是清朝,崇拜小脚之怪癖尤其之盛行,宋朝的裹脚,还没那么畸形,其裹脚的目的,是觉得脚太肥把脚裹得纤细,到了清朝,是彻彻底底地把脚裹得又短又小,名之为三寸金莲,其痛苦程度,远远高于宋朝。
这是对女性身体巨大的摧残,而有些男人却以欣赏三寸金莲为有趣,实在是令人愤慨。
我小时候,我们村一些年长的老太太,也裹着小脚,他们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下雨天更不敢着地,稍不留神就得摔倒。
古代农耕社会,种地是主要收入来源,通过裹小脚,把女性禁锢在家里,不能下地干活,女性没有了收入来源,经济上不能独立,那么只能依靠男人,这就是对女性的打压,这也是古代女性地位低的根源。
说到发明,古代人的智慧是高深莫测的,现在留下来的很多的奇迹比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和埃及的金字塔的等等它们都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在当时那个毫无科技感和工具的年代,你要知道他们造起那么雄伟的建筑是非常的不容易的,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达成他们的目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一些关于古代女性的发明有哪些呢?
避孕套
大家可能会认为避孕套这种东西是属于我们现代的东西,其实不然,古代的青楼虽然是明令不允
许存在的一个地方,但是在历朝历代这个青楼都是广受欢迎的,所以青楼的女子也是需要来避孕
的,于是古代的人便发明了避孕套。当然他们并没有现在的这中各种的合成材料,所以他们的避
孕套所使用的材料是动物的肠衣,将其清洗干净,在晒干,就形成了天然的避孕套。
文胸
这也是当今社会女性所必需的物品,可是很多人会认为这种东西最早是在一百多年前的,其实非
也。最早的文胸的的发明是在六百年前,古人们已经发明了这个女性的必需品,只是后来才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后人只是在先人的基础之上将其换以材料从而广泛应用。
眉笔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女性的化妆品都是一些化学物品所提炼的,但是在古代并没有那么精湛
的科学技术,所以她们的化妆都是胭脂水粉,非常的通俗简单。但是从古至今唯一相同的地方,
就是描眉,眉毛是一个人感受的最初的感观,描眉所用的眉笔也是早早就有。早在清朝的时候就
发现了一种青黑色类如石的颜料“黛”,这种颜料就可以涂在眉毛上让你觉得更加美丽,所以就
有了眉笔之说。
说了这么多的中国古代的发明,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聊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一些发明,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发明就是泳衣,以前的泳衣是用木头做材料而制成的,所以它相比于现在的泳衣是非常的有趣,那么具体优势在哪呢?
这种泳衣和普通的泳衣有一点不同的是,它非常的简单,无肩带、无背带、无绳、无支撑的新型
圆锥状胸罩,而且在泳衣的外面有一层木制嵌板,这种木头有着浮力,所以穿上这个泳衣的人不
会溺水死亡,他们在水中会自然的漂浮起来,也是很有趣的。
其实古代的发明还是有很多的,现在很多使用的物品都是在古代的时候所发明,而是在现在被得以广泛的应用,大家还知道哪些呢?
一般来说,针对女性发明的东西都很实用,或许初衷只是出于某个人的私心,但却起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甚至影响历史的作用。说件与女性息息相关、最离不开的东西吧!这件东西就是内衣。
古人是不穿内裤的,至少在先秦时代是这样的,尤其是女性,一方面与传统思想有关,另一方面与服饰的穿着及方便解决生理问题有关。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经“胡服射骑”改革后,为了士兵们适应马上的生活,所以都给他们穿上了裤子。从此中原人才穿上了比内裤大一号的裤子,但是士大夫包括女性依旧是穿“开裆裤”的,而这一切的改变源于汉朝的一个巧合。
历史迈入西汉中期。汉武帝一共生有六子,晚年发生了巫蛊之乱,原太子刘据被冤杀,次子刘闳及五子刘髆又先于他去世,而三子刘旦、四子刘胥他又不喜欢,所以临终前传皇位传于幼子刘弗陵,并立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四位重臣辅政。
刘弗陵就是著名的汉昭帝,历上比较有作为的一代帝王,但他即位时只有八岁。尽管有姐姐愕邑公主如母亲一样的照料,但权力不可避免的落在了辅政大臣们的手中。为了利益,这些大臣们相互排挤、各自为利、精于钻营,无孔不入。
昭帝到了婚配年龄,上官桀通过儿子上官安与丁外人(愕邑公主的情夫)的运作将只有六岁的孙女上官氏许配给了汉昭帝。尽管当时昭帝已经有了心仪的女孩子,“正直”的霍光也表示反对,但是有愕邑公主这个“母亲”作主,历史最小的皇后就此诞生。而上官氏的母亲还是霍光的女儿,也就是说,她本人是霍光的外孙女。
后来,霍光与上官桀及桑弘羊的矛盾激化,燕王刘旦也在暗中蠢蠢欲动,图谋篡位,于是昭帝与霍光果断出手将他们一网打尽。这样一来,霍光就成了大权独揽的权臣。霍光虽没有忤逆之心,但他要将家族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外孙女上官氏身上。
很显然,如果上官氏生下儿子就是太子,也就是将来的皇帝。为了达到上外孙女生皇子的目的,霍光就动起了心思,怎样能让昭帝独宠自己的外孙女呢?皇帝除了三宫六院还有大量的预备宫女,要做到对某一个女子专注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过,这还真难不倒聪明的霍光,没多久他就发明出一种叫作“穷绔”的东西。
所谓穷绔,其实是一个连裆裤,也就是内裤的雏形。但霍光发明的这个“穷绔”上系了许多带子,不光穿起来复杂,而且脱下来更是费时间。霍光的目的就是防止昭帝“临时起意”,于是后宫所有女人,人手一条,让昭帝对她们望洋兴叹。结果,上官氏的肚子很不争气,一直没有怀上孩子,而“穷绔”正好增加了女性身体的舒适度,因此穿上的人就不愿意脱了。最终,就逐渐演变为后来的内裤,历史的机缘巧合,也算是女性的一福利了。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古代中国的女人地位低下,针对于他们的发明,并没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如果说非要找一些针对女性的发明,我看到的都是一些非常残忍的器物。
但是也不得不说,确实有一些针对于女性的发明,但是这些发明提不上有趣。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几个,有兴趣的可以再深入了解一下。
古人的卫生巾:大姨妈作为女性不可避免的亲戚,只要没有到达绝经的年龄,上到野人时代,下到文明时代,女性都一直饱受着大姨妈的困扰。
而我们现在有了卫生巾,吸水能力超强,可以保持长时间不侧漏。而在古代,就没有这么好待遇了,他们使用什么东西呢?其实他们也有卫生巾,只是和现在长得不一样。
这种卫生巾基本上都是用布条制作,布条上面有个袋子。袋子里面可以放一些干净的草木灰,因为草木灰不仅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还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至于一些比较有钱的家庭,草木灰对他们来说可能掉份了。因此这些家庭通常会使用一些硬纸,把这些硬纸塞到布袋里面,一样可以起到吸水的作用,而且更加轻薄。
古人的化妆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老少,不管什么时代,女人总希望自己能够容颜永驻。那么古人如何化妆呢?其实古人也有化妆品。
最出名的可能就是胭脂了,电视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胭脂铺出现。古人的胭脂采用天然原料配置,具体的配置原料这里就不多解释了,基本上都是纯天然。
经过特殊工艺加工之后,被制成了类似于现在粉饼的东西。使用的时候,擦拭在脸上就可以了。除了胭脂之外,古人还会使用额黄、细粉、黛粉、妆粉等等。
古人的堕胎药:古代女人地位低下,倘若生活在普通人家还好,到了年纪找个人嫁了也行。但是生活在大户人家,说不定会有那些争风吃醋。
比如说我们看宫斗剧的时候,经常看到妃子互相暗害致使对方堕胎的情节。而在这些情节当中,最常见的一种药是藏红花或者是麝香。
按照现在医学来看,两者确实有可能造成流产。其实这种药物流产相对来说还算好的,真正可怕的是遭受暴打之后流产,这样的女人才是最可怜的。
古人的避孕药:古代人口匮乏,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尽量多生人。不过这个多生人也要分场合,比如说在青楼里面就不可能多生人。
那么古代青楼是如何来避孕的呢?古代青楼有很多避孕方法,基本上都是内服。而服用的是什么药?很多人都说这种药里面含有水银。
水银作为剧毒物质,摄入过多甚至会致人死亡。但是古代科学条件落后,绝大部分只能硬着头皮上。除了这种药之外,古人还有穴位或者针灸避孕法。
比如说在清宫戏当中,有的宫女受到皇帝宠幸之后,但是又不想留下来。所以就让太监把她带到单独房间,在几个特定的穴位上针灸,再加上特殊的按摩疗法,达到某种避孕效果。然而效果好不好,无法保证。
既是针对,自然就谈不上有趣,相反,古代针对女性的发明看起来还有几分残忍。今天金兔来聊聊古代针对女性的发明有哪些。
首先是针对女性怀孕的发明。
古代讲究多子多福,家里的长辈或者男方都很重视怀孕的女性,但因为某些原因,例如青楼里的女子,或者宫里的妃子不希望其她妃子怀孕,就会采取一些特殊的避孕方法。
比如“了肚贴”,“了肚贴”贴在肚脐上,能达到避孕的功能,相传,“了肚贴”的主要原料是麝香,像赵飞燕赵合德姊妹就是采用了肚贴来避孕,青楼女子也经常使用了肚贴。
另外还有藏红花,用藏红花清洗下体,是古代宫廷中一种独有的避孕秘方。此外,古人还发明了最天然的安全套,古代的安全套使用的是动物的肠衣,有羊的、有牛的,有些地区也使用鱼膘来作为避孕套的原料。
第二就是针对女性贞洁的发明。
比如有守宫砂,守宫砂的原料是雌性变色龙或者朱砂。据说,只要把守宫砂涂饰在女子的手臂上,不管怎么洗都洗不掉,而一旦和男子交合,守宫砂就会立刻消失,因为守宫砂具有这样的特性,故而守宫砂就成了古代验证女性是否是处子之身的最佳选择。
另外还有一种很扯的方法,同样是用来针对女性贞洁的发明。方法很简单也很扯,先褪去女子全身衣物,接着让其蹲在火盆上,再用一些特殊的东西来刺激女子的鼻子,直到该名女子打喷嚏为止,如果打的喷嚏把火盆里的灰吹跑了,就证明不是完璧之身。
第三就是针对女性犯错误的发明。
简单来说就是针对女性的酷刑,主要针对犯错误的女性,都带有一定的侮辱性,最关键的是针对女性的酷刑都比较残忍。
最熟悉的就是骑木驴,在木制的驴背上插上一根小木棍(粗6、7厘米,长33厘米),然后强制女性坐上去,经常配合游街使用,因上下颠簸,往往会摧毁掉女性的下体。
还有幽闭,幽闭类似骑木驴,不同的是,幽闭是用木棍直接击打女性的腹部,一直击打到女性下体的某个器官脱落为止。
另外悬吊之刑也十分常见,所谓悬吊,直接将女性吊起来,但吊法比较另类,带有强烈的侮辱性以及折磨性,针对女性的悬吊之刑有四种吊法,一是吊乳头,用绳子捆绑女性的两个乳头后直接拉起,将之悬吊;二是吊半边猪,将受刑女性某一侧的手脚拇指(拇趾)捆绑在一起后吊起;三是吊水鸭子,简单来说就是将双脚捆绑后吊起,头朝下,下面是一个大水缸,将其头部浸入其中,让其呛水后拉起,如此反复多次折磨;四是倒挂金钟,用绳子捆住一只脚,然后将其另一只脚和双手从背后捆住吊起,使其身体完全悬浮在半空中,十分难受。
民间针对女性的私刑“除晦烙印”,同样是一种很残忍的发明。该种酷刑主要是针对“进门寡”的女性,所谓进门寡,就是指女性新婚不足百天,丈夫就去世了。在古代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就认为是女性克夫。
由此,婆家人就认为她是“八败克夫命”,会对其施之以除晦、烙樱,所谓除晦,就是让几个粗壮女子强行剃去其私处的毛发,用以消除晦气;烙樱则比较残忍,就是用特制的烙铁烧红后按在其私处,以留下印记。
此外还有夹手指、按铜阳、破身、挖阴术以及铁裙之刑等等。总之,古代针对女性的发明非常多,都比较残忍,实在称不上有趣。
我是真君,我来回答。
根据官方历史文献记载
战国末年:
公元前221年,估计全国总人口2000万。
西汉:
公元2年,汉平帝元始2年,全国有户1223万,总人口5959.4978万。汉书-地理志下
东汉:
公元57年,汉光武帝建武中元2年,全国有户427.9634万,总人口2100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75年,汉明帝永平18年,全国有户586.0573万,总人口3412.5021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88年,汉章帝章和2年,全国有户745.6784万,总人口4335.6367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105年,汉和帝元兴元年,全国有户923.7112万,总人口5325.6029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156年,汉桓帝永寿2年,全国有户1067.7960万,总人口5647.6856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三国:
魏: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4年,全国有户66.3423万,总人口443。2881万。晋书-地理志
蜀:公元263年,蜀汉后主炎兴元年,全国有户28万,总人口94万。通典-食货七
吴:公元280年,吴主皓天纪4年,全国有户52.3万,总人口200万。晋书-地理志
西晋:
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有户245.984万,总人口1616.3863万。晋书-地理志
南北朝:
刘宋:公元464年,宋武帝大明8年,全国有户90.687万,总人口468.5501万。通典-食货七
北魏:公元525年,魏孝武帝正光年,全国有户500万,总人口3200万。通典-食货七
北齐:公元577年,北齐幼主承光元年,全国有户303万,总人口2000万。通典-食货七
南陈:公元589年,陈后主桢明3年,全国有户50万,总人口200万。通典-食货七
隋:
公元609年,隋炀帝大业5年,全国有户890.7536万,总人口4601.9956万。通典-食货七
唐:
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22年,全国有户300万。 通典-食货七。
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全国有户615.6141万,总人口3714万。资治通鉴-卷208
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全国有户841.2871万,总人口4814.3609万。新唐书-地理志
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13年,全国有户906.9154万,总人口5288.0488万。新唐书-地理志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14年,全国有户891.4709万,总人口5291.9309万。通典-食货七
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2年,全国有户293.3125万,总人口1690万。通典-食货七
公元820年,唐宪宗元和15年,全国有户237.54万,总人口1576万。旧唐书-穆宗纪
五代:
公元959年,周世宗显德6年,全国有户230.9812万。 册府元龟-卷486
宋:
公元996年,宋太宗至道2年,全国有户457.4257万。太宗实录卷79
公元1053年,宋仁宗皇佑5年,全国有户1079.2705万。续资治通鉴长编
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6年,全国有户1722.1713户。续资治通鉴长编
公元1122年,宋徽宗宣和4年,全国有户2088.2258万。宋书-地理志
公元1162年,宋高宗绍兴32年,全国有户1113.9580万。玉海卷20
金:
公元1187年,金世宗大定27年,全国有户678.9449万,总人口4470.5086万。金史-食货志
元:
公元1291年,元世祖至元28年,全国有户1343.0332万,总人口5984.8964万。元史-世祖本纪
明:
公元1381年,明太祖洪武14年,全国有户1065.4362万,总人口5987万。明太祖实录-卷140
公元1502年,明孝宗弘治15年,全国有户1041万,总人口5090.8672万。明孝宗实录-卷194
公元1620年,明光宗泰昌元年,全国有户983.5426万。总人口5165.5万。明熹宗实录-卷4
清:
公元1652年,清世祖顺治9年,全国总人口1448.3858万。清实录世祖卷6
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6年,全国总人口14341.1559万。高宗实录卷157
公元1834年,清宣宗道光14年,全国总人口40100.8574万。宣宗实录卷261
公元1887年,清德宗光绪13年,全国总人口37763.6万。光绪会典卷十七
中华民国:
公元1913年,民国2年,全国总人口43200万。民国二年世界年鉴
公元1928年,民国17年,全国总人口47478万。民国十七年户口调查统计报告
公元1947年,民国36年,全国总人口46100万。中华民国统计年鉴
中华人民国和国:
公元1954年,全国总人口60266万。
公元1969年,全国总人口80671万。
公元1981年,全国总人口100072万。
公元1995年,全国总人口120000万。
公元2000年,全国总人口130000万。:
战国末年:
公元前221年,估计全国总人口2000万。
西汉:
公元2年,汉平帝元始2年,全国有户1223万,总人口5959.4978万。汉书-地理志下
东汉:
公元57年,汉光武帝建武中元2年,全国有户427.9634万,总人口2100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75年,汉明帝永平18年,全国有户586.0573万,总人口3412.5021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88年,汉章帝章和2年,全国有户745.6784万,总人口4335.6367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105年,汉和帝元兴元年,全国有户923.7112万,总人口5325.6029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公元156年,汉桓帝永寿2年,全国有户1067.7960万,总人口5647.6856万。续汉书-郡国志五
三国:
魏: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4年,全国有户66.3423万,总人口443。2881万。晋书-地理志
蜀:公元263年,蜀汉后主炎兴元年,全国有户28万,总人口94万。通典-食货七
吴:公元280年,吴主皓天纪4年,全国有户52.3万,总人口200万。晋书-地理志
西晋:
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有户245.984万,总人口1616.3863万。晋书-地理志
南北朝:
刘宋:公元464年,宋武帝大明8年,全国有户90.687万,总人口468.5501万。通典-食货七
北魏:公元525年,魏孝武帝正光年,全国有户500万,总人口3200万。通典-食货七
北齐:公元577年,北齐幼主承光元年,全国有户303万,总人口2000万。通典-食货七
南陈:公元589年,陈后主桢明3年,全国有户50万,总人口200万。通典-食货七
隋:
公元609年,隋炀帝大业5年,全国有户890.7536万,总人口4601.9956万。通典-食货七
唐:
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22年,全国有户300万。 通典-食货七。
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全国有户615.6141万,总人口3714万。资治通鉴-卷208
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全国有户841.2871万,总人口4814.3609万。新唐书-地理志
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13年,全国有户906.9154万,总人口5288.0488万。新唐书-地理志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14年,全国有户891.4709万,总人口5291.9309万。通典-食货七
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2年,全国有户293.3125万,总人口1690万。通典-食货七
公元820年,唐宪宗元和15年,全国有户237.54万,总人口1576万。旧唐书-穆宗纪
五代:
公元959年,周世宗显德6年,全国有户230.9812万。 册府元龟-卷486
宋:
公元996年,宋太宗至道2年,全国有户457.4257万。太宗实录卷79
公元1053年,宋仁宗皇佑5年,全国有户1079.2705万。续资治通鉴长编
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6年,全国有户1722.1713户。续资治通鉴长编
公元1122年,宋徽宗宣和4年,全国有户2088.2258万。宋书-地理志
公元1162年,宋高宗绍兴32年,全国有户1113.9580万。玉海卷20
金:
公元1187年,金世宗大定27年,全国有户678.9449万,总人口4470.5086万。金史-食货志
元:
公元1291年,元世祖至元28年,全国有户1343.0332万,总人口5984.8964万。元史-世祖本纪
明:
公元1381年,明太祖洪武14年,全国有户1065.4362万,总人口5987万。明太祖实录-卷140
公元1502年,明孝宗弘治15年,全国有户1041万,总人口5090.8672万。明孝宗实录-卷194
公元1620年,明光宗泰昌元年,全国有户983.5426万。总人口5165.5万。明熹宗实录-卷4
清:
公元1652年,清世祖顺治9年,全国总人口1448.3858万。清实录世祖卷6
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6年,全国总人口14341.1559万。高宗实录卷157
公元1834年,清宣宗道光14年,全国总人口40100.8574万。宣宗实录卷261
公元1887年,清德宗光绪13年,全国总人口37763.6万。光绪会典卷十七
中华民国:
公元1913年,民国2年,全国总人口43200万。民国二年世界年鉴
公元1928年,民国17年,全国总人口47478万。民国十七年户口调查统计报告
公元1947年,民国36年,全国总人口46100万。中华民国统计年鉴
中华人民国和国:
公元1954年,全国总人口60266万。
公元1969年,全国总人口80671万。
公元1981年,全国总人口100072万。
公元1995年,全国总人口120000万。
公元2000年,全国总人口130000万。
到此,以上对于太康县高中毕业证样本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太康县高中毕业证样本图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关于师范大学毕业证丢了怎么补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师范大学毕业证丢了怎么补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信阳师范学院学位证丢了怎么补学位证丢了怎么办?明确告诉你是不可以进行补办的...
大家好,关于中专毕业证书皮套图片样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专毕业证书皮套图片样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毕业证封皮怎么补救毕业证封皮破损,可以买一个塑封薄膜给他塑封上。如果想美观实用...
大家好,关于单位为什么需要毕业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单位为什么需要毕业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事业单位招考为什么需要报到证学设计,毕业证重要吗报到证交给单位了,单位用来干嘛,可不可...
大家好,关于川北幼专毕业证书图片样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川北幼专毕业证书图片样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2022川北幼专什么时候开学一、线上入学报到时间和流程新生请于9月12日前办理...
大家好,关于松田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松田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广东增城有几个大专1、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