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中国一个农耕文明出现比较早的地区,算“早熟”,山西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乱不断,从春秋时期的晋国起算,也有3000年的战争史。山西,地灵人杰,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名将涌现!
1,先轸:春秋晋文公晋襄公时期的晋国军事统帅,统兵指挥了晋楚的城濮之战并大胜,是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机动作战;统兵指挥了对秦的“崤之战”并大胜,是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伏击战。
2,汉朝的卫青、霍去病,都是出自山西的名将.
3,三国两晋时期的重要军事将领也很多,关羽、张辽、毌丘俭、王昶、王浑等,毌丘俭两次征东高句丽获胜,刻石碑记功,碑今在辽宁博物馆存放.
4,唐朝尉迟恭,薛仁贵,随着演义、评书的传播,在中国家喻户晓
5,北宋有狄青,南宋有孟珙
6,明朝有孙传庭!
近代有抗日名将傅作义、十大元帅徐向前!
山西是一块有古老文化留存的土地,在这片古老土地的历史中,曾出现了非常多的名将,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介绍几位山西历史中最有分量的名将。
徐向前
徐向前可以说得上是近现代山西最有分量的将领,是开国10大元帅之一,战功赫赫,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徐向前是山西五台县人,他自小家中贫穷,原本读过一段时间的书,但因为实在太过于贫穷,最后不得不选择了辍学。
不过好在那个时候的山西军阀阎锡山重点扶持教育,开办了很多不收学费反而给予补贴的师范学校,这就给了徐向前另一条出路,使得家中贫穷的他拥有了重新进入学校中学习的机会。
徐向前在从师范学校中毕业之后,他进入了小学中当教员,但是后来他被学校辞退了,被辞退后的他,一路南下广州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在这个足以改变历史的学校中展开了自己另一段人生。
在1927年的时候,他加入了我军,然后凭借着自己超人的军事才华,迅速在我军中成长起来,成为了我军的主要将领。
在那一段热血蓬勃的时代里,徐向前以战功封神,被人们誉之为战神。
傅作义
傅作义是山西临猗县人,他是阎锡山军阀派系中成长起来的将领,在最发达的时候,当过国军的战区司令长官,是国军中的重要统帅之一。
后来在1949年的重要抉择中,他选择了用和平方式转交北京,保下了拥有几百年文化底蕴的北京城。
在北伐战争期间,他就以一桩偌大战绩让当时所有国人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北伐战争中,他带着一支军队深入了奉军地盘里的涿州,然后在这里面对着四周围攻而来的奉军,坚持了100天时间,就是从这件事情后,他的名声才传扬了开来。
不过随着他的越发成长,他和阎锡山的军阀部队越行越远起来,最后更是直接脱离了阎锡山的队伍,直接在蒋介石的管辖下成长为了和阎锡山差不多分量的大佬。
关羽
关羽是山西运城人,在三国时期,他紧随着自己大哥刘备的人生步伐,展开了自己的人生崛起,在蜀汉政权中,是刘备手下的头号大将。
关羽一生以忠以人,在他因为轻敌而战死沙场后,他慢慢被人们抬上了神坛,在北宋时期,他就受到了北宋朝廷的认可,确定了他在历史方面的地位。
后来在明朝时期,他的地位更是一步步的确立,逐渐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武神。
卫青
卫青是山西临汾人,他是汉武帝的小舅子、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因为他姐姐的关系,他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
不过他与其他没有半点实力的走后门者不同,他是一个很有军事才华的人。
在他掌握兵权后,他成为了汉武帝出征匈奴的头号大将,在那西北的大漠中,率领着骄悍不可一世的大汉军队把匈奴人杀的落花流水,为汉武帝收复了河朔、河套等重要地区。
霍去病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他用兵非常的灵活果断,凭借着卫青的关系、凭借从小就展露出来的军事才华,霍去病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
仅17岁的年龄,就被汉武帝授予了军权,带领着800骁骑杀入大漠中,直把那匈奴人杀得只能逃亡。
最后,他更是和卫青联手,各率5万骑兵直入漠北直击匈奴,一路打到了现如今位于蒙古国境内、当时被称之为狼居胥山的地方,在这里进行了封禅。
然后更是一路追杀匈奴人追杀到了现如今的贝加尔湖。
所以说以上就是山西历史中出现过的名将,山西历史中名将众多,以上面所说的名气最大,至于其他名将我们就暂且不过多介绍了。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11年)
先轸 曲沃(今山西闻喜)人
廉颇 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人。
汉朝(前202—220年)
卫青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霍去病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三国时期(汉末—280年)
关羽 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
张辽 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
徐晃(山西洪洞)人
西晋(266—316年)
裴叔业 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
斛律光 朔州敕勒部(今山西西北)人
晋:刘渊(新兴郡,今沂州)人
隋朝(581—618年)
宇文述 代郡武川人,山西人
刘武周(隋末)山西(马邑,今朔州)人
唐朝(618—907年)
柴绍 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
狄仁杰(630~700年),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
薛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尉迟恭 朔州善阳人,山西人
张巡 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李克用(五代) 神武川新城人,现在的山西朔州人
李存孝(五代)山西(代州飞狐,今靈丘)人
郭崇韬 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
辽宋金元时期(907—1368年)
杨业 原籍麟州,后徙并州;麟州山东陕西都有,好像也是陕西的,迁徙并州容易点。
呼延赞 并州太原(今属山西)
狄青 汾州西河(今山西)人
慕容延钊 太原(今属山西)人
穆桂英 有无此人尚无法考证,就算是山西人吧。
明清时代(1368年-1912年)
孙传庭,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
麻贵,大同右卫(今山西朔州右玉县)人
近 代:(1840年-1949年)
傅作义,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
现代:(1949年以后)
徐向前元帅,(山西五台永安村)人
青言论史祝您新春愉快,猪年大吉!
山西这个地方,尤其是晋北一代,历来是胡汉交界的地方。因此,山西籍的武将,从来都是数不胜数,这其中名气最大的将军,就莫过于关羽关二爷了。
除了关羽以外,历朝历代山西籍的名将还有这些(受篇幅所限,每朝每代只选一人):
汉:卫青(河东平阳,今临汾)。大汉第一位大司马大将军,北击匈奴的盖世武功鲜有可比。
三国:关羽(河东解县,今运城),不用赘述。
晋:刘渊(新兴郡,今沂州),十六国第一位皇帝,也确实是一位匈奴英雄。
南北朝:斛律光(朔州人),北朝名将,北齐的柱石。
隋:刘武周(马邑,今朔州),隋末好汉,割据一方。
唐:薛仁贵(河东龙门,今河津市),三箭定天山,跨海征高丽。
五代:李存孝(代州飞狐,今靈丘),五代第一神将,十三太保。
宋:呼延赞(太原),与杨家将齐名的将领,不用多说(杨业是陕西神木人)。
明:麻贵(大同),参加了壬辰抗倭援朝和平播州之乱的民族英雄。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山西也算是一个人杰地灵之所,有不少出色的人物都出自于这里。就比如在抗战期间,有好几位文明全国的大将都是山西人。比如下面这几位。
第一位,傅作义。他曾经是晋军的第四师师长,效力于国民党。但是在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就成为了水利电力部部长,开始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别看它在水利方面是专家,但当初在抗日之时,他也有过出色的表现,是有名的抗日将领。
第二位,董其武。这也是一位国民党军人,后来成为了解放军的上将。他曾经参加过不少的战役,而且是极为有名的抗日将士。自从九一八事件过后,他就一直在积极的带兵对敌,和日本人做顽强的对战。曾经参与过很多场大型的战役,比如有百灵庙战斗、长城战役等。而且在这些战争当中,他的表现都很让人惊艳,有着勇猛的姿态,灵活的指挥能力。而和平解放之后,他还带着部队去参加了朝鲜战争,其过人的胆识,出色的带兵能力,让无数人对这位将领产生了浓浓的敬佩心。他就是英雄,就是无数人学习的榜样。
第三位,薄一波。他是在1925年的秋天加入的共青团,而在12月份则转成了党员。在那样一个时期,作为党员危险性其实相当高,他就曾经有4次被抓。但是,出于对党的忠心,他从来没有做出任何背叛自己组织的行为。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可不好过,可是不管多么痛苦,傅一波同志都从来没有让组织、让党失望过。就连毛泽东同志对他都是高度的赞扬,对于他的精神和坚持给予了强烈的肯定。说实话,在我看来,一位优秀的将领,可以没有带兵打仗的能力,却不能没有坚持信念的意志力。只要意念不灭,那这个人就强大的不可摧毁。所以,薄一波同志在我眼中是高大的人物。
第四位,程子华。这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是在1925年参加革命队伍的,之后余生的70年中,都一直将一切奉献给了革命。他最强大,最让人值得敬佩的,也是他那坚韧的革命精神。在那黑暗的年代中,参加革命的人生活都会非常苦,能吃下这种苦的人不多,而他则是这少数人之一。不过,能在这样的苦日子中坚持的人,其精神强大的让人敬仰,让人膜拜。
三国演义里有记载,刘备在打汉中的时候,孙权在荆州陈兵趁机向刘备索取荆州。刘备和曹操打的难解难分,为了免除后顾之忧不得已分了一半给孙权,分别是零陵郡,桂陵郡,长沙郡。
谢谢邀请,刘备占据成都后,与曹操争夺益州门户汉中所发生的战争,从公元217年至公元219年,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正打得难分难舍,孙权却在吕蒙强硬派主张下,采取政权外交政策的调整转变,为谋取荆州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孙权已经做好全盘计划,不当我夺取荆州,还要防守荆州不被曹刘夺去。
谋荆州孙权外交转向
曹操和刘备正在汉中打的难分难舍之际,联刘派主导鲁肃去世,由强硬派吕蒙接权陆口,吕蒙一直以来主导采取强硬措施要夺取荆州,其实,吴蜀联盟协议早已经破裂,东吴要借夺取荆州以减少对吴国的威胁。
2017年春,孙权派令都尉徐祥向曹操请求“归降”。这是名义上的归降,孙权没有损失一分土地,是为了和曹操缓和关系,以减少曹军的压力向蜀军发起进攻。
就在东吴多次要回荆州无果,和关羽议好失败后。孙权政权内部展开讨论,吕蒙的分析,如果先去打徐州曹操必定会来争夺,按曹军的战斗力表现,就说吴军打下徐州也未必能守得住。这就把谋取方向转向荆州,如果打下来可以有力的据守长江上游,这是最有力的选择,也是吕蒙派所主张采取的策略。
孙权集团改变对盟友的违约,就是想得到更多的利益,可以说是用尽良机,静等机会。
刘备贪利让孙权反醒
一个大的政策方向的作用,是根据时局发展改变而作出选择。孙权为了吴国的安全是没得选择,经过反思现在正处于有利阶段,他必须努力争取。
1、孙权出利未获利很忧虑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看抗击曹操投入全力,得到的利益却少,被口号喊的响却只获利少出力的刘备,趁机发展自己的实力。
曹操不断的在扩张壮大,陆续平定连州汉中,关中刘备也没有闲着,连续获得半个荆州和西川。孙权经过努力却只获得了偏远的交州外,几乎是没有获利,让孙权产生了怨恨。
2、刘备失信贪利
210年孙权想要去西川,刘备却多加阻挠,刘备觉得机会来了,赶快组织力量,迅速夺取了西川,使孙权大感气愤。
在南三郡的争夺中,曹操已经攻取了汉中,刘备没有辙只好求和,孙权答应和解,并把获得的零陵还给了刘备,合约签订以后,转过头去就打曹操的合肥,牵制曹操。这使刘备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壮大后的刘备对孙权采取了蛮横的态度,就让孙权更加忧心,迫使他重新采取措施调整方向。
孙权对自身危险处境分析得出结论,曹操想要攻打吴国领土要绕道,还有防刘备偷袭,并且路途遥远,不会产生大的威胁。刘备带给孙权的威胁会更大,夺取西川后,刘备可以顺着长江上中游顺流而下,给孙权沉重的打击,孙权意识到要改变策略联曹抗刘。
关注相争,麻痹危机
刘备全身心地投入到汉中之争,丝毫没有对这个老盟友留意转变动向。汉中之战在短时间内无法取胜,形成了拉锯战,孙权正积极准备着谋取荆州的良机。
吕蒙做出的一些小动作,像偷袭,调整部署、以及联曹操展开行动,刘备和诸葛亮应该要提高警惕,引起关注。
结语
孙权吕蒙合谋等待时机为的就是夺回荆州,打击刘备进出东大门通道,减少刘备的威胁。对日后扩展领土铺平道路。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强硬派吕蒙的上位,曹操减少攻击东吴的动向。
这个时期偏偏关羽不听儿子和众将的劝说,私自率领军队北伐攻打襄樊地区,孙曹合谋对关羽形成夹击之势。关羽的行动刘备和诸葛亮失联中断消息传递,未能及时制止这次冒险的行动,也没采取相应的指导和协助,刘封,孟达观望无识救援,关羽的侧翼危险,最终造成荆州失守,关羽和众将士损失殆尽,失策也!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通知必删。
刘备和曹操在汉中大战,黄忠斩杀夏侯渊,夺了定军山,诸葛亮让赵云、关兴等使疑兵计,吓走曹军,曹操夜巡军营,发现夏侯惇的兵士在收拾东西,准备退军,因而以乱军心之名,杀了杨修。曹操又被魏延射了一箭,急急退兵回许都。刘备大获全胜,占领了汉中。
当曹刘两个人在汉中这个地方大战的时候,刘备和曹操都害怕这个姓孙的去帮助对方。所以刘备就给孙权说,你要守我们之前的约定,让他暗中偷袭许昌。这个曹操也知道要是孙权帮助刘备,自己可能满盘皆输。所以说他听了这个司马懿的建议,去讨好孙权,让他们去攻打荆州。这时孙权是有很大优势的,可以帮曹操把刘备灭掉,自己还可以把荆州抢回来。但是孙权却没有听他们的话。 孙权是非常想要回荆州的,但是他却没有帮助他们两个当中的任何一个。刘曹在汉中决战,而且自己也不知道他们谁会最后赢,要是曹孟德最后打赢了,他可以这个时候在去暗中把荆州给偷袭了。要是这个姓刘的最后赢了呢,他要是去帮助了这个曹操,自己肯定会被刘备给吃掉,所以孙权选择了观望。
东吴水上打战是很厉害的,但是在陆地上打战却没有很强的能力。他们也不太会打山地里面的战争。周瑜好几次偷袭这个荆州都没有成功。他们攻打合肥,也是打了好久都没有打下来。要是他这次去帮助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的话,最后肯定下场也不会太好。
孙权只想保住自己的地盘,但是孙权却是三个人当中得到最多的。他向刘曹都要了十几万的粮食军饷,孙权用得到的这二十几万的粮饷来扩大自己的队伍,来训练自己的了军队,以图后举。
孙权是做山观虎斗,他知道二虎相挣必有一伤,等魏蜀两国都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手,那时就是鹬蚌相争,东吴这个鱼翁得利了,可是曹操和蜀国相持不下最后不得不退兵了——东吴的如意算盘也就落空了,是空欢喜一场?
汉中之战时,孙权正在家里反省、磨刀。
正在转向的孙权
217年,汉中之战爆发。
这一年,东吴发生了三件大事,预示着孙吴政权外交政策的转变。
1、217年春,孙权派令都尉徐详向曹操请求“归降”。
当然,这个归降只是名义上的,孙权一份土地都没有让出来。
不过,这也意味着,孙权主动与曹操缓和关系,另有所图!
2、217年,鲁肃去世,吕蒙接任陆口守将。
鲁肃,是孙权集团中主要的“联刘派”,借南郡给刘备,正是鲁肃的手笔。
吕蒙,一直是主张对刘备采取强硬态度的代表人物。
东吴的这一人事变动,意味深长!
3、217年,孙权集团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吕蒙提出:现在去打徐州,很可能可以打下,但曹操肯定会来争夺。
以咱们这些年和曹军陆战的表现看,就算我们投入6、7万人,也未必守得住!
图取荆州,全据长江,是最有利的选择!
看来,孙权集团已经在磨刀霍霍,准备对自己的老盟友下手了!
反省中的孙权
孙权做出这个抉择,是出于对时局的反省。
1、赤壁之战以来,孙权承担了主要的抗曹工作,却得利最少。
赤壁之战后,孙权吸引了曹操的火力,大打出手,却几乎毫无获利!而刘备却趁机迅速发展!
可以说,赤壁之战后,口口声声与“曹贼”势不两立的刘皇叔基本没有和曹操发生大的战争,倒是孙权抗曹最为积极!
可是,辛辛苦苦的孙权,得到了利益却最少。
这几年,曹操平定了关中、凉州、汉中;刘备更是无中生有,获得了半个荆州及西川。
孙权呢?除了偏远的交州外,几乎毫无所得!
2、在孙刘合作中,孙权吃亏太大!
孙刘联盟建立以来,孙权对刘备算是够意思的。
正是老孙和曹操硬扛,刘备才得以从容发展壮大。
可是,刘备是怎么对孙权的呢?
210年,孙权想要经略西川。刘备说孙权要取西川,他就下野!同时,刘备还阻挠东吴西进。
结果呢?刘备自己去取西川了!
孙权气得大骂刘备是“猾虏”!
212年,孙权和曹操在濡须交战。刘备口头上说要回去支持孙权,其实是借机找茬与刘璋翻脸,夺取西川!
215年,孙权也没有要回南郡,只是要讨回南三郡,结果,孙刘差点提前翻脸!
南三郡之争中,曹操攻取汉中,刘备求和。孙权没有趁机敲竹杠,同意和解,甚至还把已经到手得零陵还给了刘备。
合约一订,孙权二话不说,就跑去打合肥,又帮刘备把曹操吸回了濡须方向!
可是,刘备、关羽,坐大以后,反而对孙权态度蛮横!
这样的盟友,真是要重新审视了!
3、刘备已成为比曹操更大的威胁。
孙权所恃者,长江!
孙权当初借南郡给刘备,是因为刘备尚无力构成威胁,因此,以刘备分担对北方的军事压力!
经过历次与曹操的较量,孙权已经看出:孙权无力上岸北伐,曹操也无力渡河南下。
可以说,曹操实力虽强,但一时还不能构成对孙吴的威胁。
可是,在215年的南三郡之争中,刘备几乎马上就带来5万军队抵达公安!
215年,刘备能带给孙权的威胁,比后来的夷陵之战大得多!
可见:在刘备夺取西川后,刘备集团已经占据了长江中、上游,一旦顺流而下,给孙权造成的威胁要远远大于曹操!
而如果有需要,刘备一定会来打孙权!
曹操的威胁是威胁,刘备的威胁难道就不是威胁吗?
孙权重新审视自己与曹操、刘备的关系,已是必然!
刘备的失策
如果刘备、诸葛亮警惕一些,他们是不难发现孙权“转向”趋势的。
215年的南三郡冲突中,吕蒙已经展现出他偷袭、攻心之能,理应引起刘备的高度重视。
也许刘备不会知道孙权与吕蒙的密谋,但是,通过孙权与曹操结好以及吕蒙的上位,应当是能看出端倪的。
以当时的形势而言,诸葛亮“东合孙权,北拒曹操”的企图已是一句空话!因为,这已经不符合孙吴的利益!
这种情况下,刘备、诸葛亮对关羽北伐襄樊的军事行动没有任何指导、协助,放任关羽调出江陵等地军马,可谓失策!
到此,以上对于合肥一六中学高中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肥一六中学高中毕业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关于初中结业证书可以考大专吗知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初中结业证书可以考大专吗知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初中没毕业可以上技校或中专吗小学到高中是孩子的基本知识,最好上完高中,...
大家好,关于公务员需要大专证书吗现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公务员需要大专证书吗现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考公务员必须要有学位证还有毕业证吗毕业证是必须要求有的,学位证不一定。 只有获...
大家好,关于师范大专生考什么证书有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师范大专生考什么证书有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师范类的专科生可以有哪些出路如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等专业,取得学历后...
大家好,关于大专文化可以考什么证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专文化可以考什么证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我学的是医学检验专业技术,大专毕业生,可以考什么证可以考病理技师病理医师必须临床...
大家好,关于大专毕业的证书级别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专毕业的证书级别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高级技工证和大专证的区别是什么本质、颁发单位、作用不同。本质:1、技工证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