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在湖北的朋友,如果不知湖北简称“鄂”的来历,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鄂的简称,确实与鳄鱼有关系。古代黄河、长江流域的气温、雨量差不多,非常适合扬子鳄的生长和繁殖。当时有一个以捕鼍(tuo)为生,以鼍龙为图腾的部落,便以“噩”为部族的名称,在如今山西乡宁县形成了当时的“鄂国”。
不过这个部落运气不好,一直被欺负,被驱赶,从山西赶到河南,从河南赶到南阳,从南阳赶到梁子湖畔
到今天湖北梁子湖畔的“鄂城”(今大冶西畈李角),定居下来。这里河流沼泽较多,山林茂密,是既产鳄鱼又是其他部落鞭长莫及的好地方。长江多鳄,多到可以以鳄鱼皮制成“皮筏”,连成“舟桥”横跨长江的程度。
古鄂国定居梁子湖畔后,虽然未再受周庭的逼迫,却正好又遇上了与周夷王同时的楚国熊渠势力的强盛,发展到长江中游来了。
楚熊渠灭亡了鄂国,仍以鄂为国名,封其三个儿子中的第二个儿子红为鄂王。熊挚红营造了规模宏大的“鄂王城”。这时的“鳄”字,由鱼字偏旁改为 “邑”字旁,就变成为城市的名称“鄂”了。鄂王城作为楚国的国都持续200余年,一直到楚文王熊赀迁都至郢。
秦统一六国后,先后在今鄂王城城址所在地设鄂县;三国时,孙权在此建都。因鄂王城东南约10千米处有武昌山,遂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这也是武昌的最初来源。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置鄂州,下辖江夏(今武昌区)、武昌(今鄂州市)、永兴(今阳新县)、蒲圻(今赤壁市)四县,治所首次设在江夏,也就是今天的武昌。这是“鄂”字首次用为湖北政区名之始。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湖北古代的位置是楚地,但楚地包括的区域就不止湖北了,楚国作为战国疆域最辽阔的强国,楚地的地理范围包括以如今湖南湖北为中心即以云梦泽(洞庭湖)为核心的广大区域。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
湖北如今简称“鄂”,则是因为四千多年前,长江流域分布着大量的鳄鱼,因此在今山西乡宁县地区形成了一个以捕鳄为生的“噩”族部落,并逐渐形成了“鄂国”。后来,鄂国的土地被晋国吞并,鄂国的遗民只好向南逃窜到了河南南阳一带,仍称为鄂国。周夷王统治时期,周鄂两国战乱频发,鄂国人又被赶到了今天湖北梁子湖畔的“鄂城”。西周中期,楚王将他的第三个儿子封为鄂王,并在此修建鄂王城,从此鄂州进入了鼎盛时期。秦朝统一全国后,在鄂王城及鄂州市设置了鄂州县,三国时期的孙权又把鄂县改为了武昌县。直至清朝,武昌一直都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鄂州的治所,所以鄂便成为了湖北省的简称。
同时“鄂”同古“萼”,有花朵盛开的意思,象征着荆楚大地繁花似锦。
湖北在历史上曾是楚国的龙兴之地,再加上西楚霸王项羽,楚这个字要比鄂的名气大很多。为什么,偏偏要用鄂字作为湖北省的简称呢?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是南方强国楚国的主体地区,楚国国都郢城就在今天的荆州,上古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荆州就是其一,到汉分天下为十三州时,荆州依旧在其中,而且又被当作楚国的别称,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典故更是让荆州的名声流传千年,既然如此,为何不简称荆呢?
但荆州的辉煌只是一时,到隋朝以前,荆州的疆域越来越小,到如今只是湖北的一个地级市,同时荆州并没有其特有的文化,所以并不能代表整个湖北。自然荆字就被pass。
此时就有人提出了,既然荆州太小,不具备代表性,那楚呢,春秋战国时期鼎鼎有名的楚国,还形成了楚文化,应该能代表湖北了吧,为什么楚也没有成为简称呢?
其实从名气和文化来讲,“楚”确定非常有分量,但以楚国所形成的楚文化并不仅仅指湖北,他同时还包含了今天的湖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这些地方都是楚国的领土。
湖北为什么简称鄂?
大约在4000多年前,扬子鳄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流域,扬子鳄在古籍中被称为鼍。而在四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有一个部落以捕鼍为生,以鼍龙为图腾,这个部落的名字叫做噩。在古代,鼍、噩、鳄、鄂这些字都是通假字,意思都是鳄鱼。
这个叫做噩的部落在今天的山西乡宁县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鄂国。鄂国建立的年代非常早,在夏商时代就已经存在。商朝时,鄂国是十分重要的方国,甲骨文中表明商王经常前往鄂地狩猎。商朝末年,鄂侯是朝中重要大臣,与西伯侯姬昌、九侯并列三公,后因为反对纣王虐杀九侯父女,被纣王杀死。
商被周取代后,周成王将他的弟弟叔虞封在山西,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晋国。古鄂国的土地很快就被晋国吞并,于是鄂国的遗民就开始往南逃,寻找新的家园。他们先是来到了如今河南南阳一带,国号仍然为鄂,南阳境内有山名叫宣山,就是《山海经》里所记载的“南阳鄂山“。
然而此地离周王室太近,周夷王时,周鄂交恶,周、虢联军出兵征鄂,占领了鄂国都城“噩墉”。鄂人只得再次南迁,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位于今天湖北鄂州市的梁子湖边。
然而好景不长,鄂侯驭方同周王室的关系急速恶化,周厉王中期,驭方率领东夷、淮夷反叛。周厉王遣武公家臣禹率战车100辆,骑兵200名,步兵千人助战,击败叛军,俘获鄂侯驭方。周厉王对鄂侯的反叛深恶痛绝,下令攻灭鄂国,将其国内男女老幼一并消灭,鄂国从此一蹶不振。屋漏偏逢连夜雨,悲催的古鄂国又被楚国第六代国君熊渠给盯上了,公元前877年,鄂国最终被楚国一举攻灭。
熊渠虽然灭亡了鄂国,但是仍然保留了鄂这个国号,封其二儿子红为鄂王。熊红称王后不久,便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鄂王城(遗址位于今湖北省大冶市)。当时周朝的国君是周厉王姬胡,厉王为人强势,对待各诸侯国手段强硬,楚王熊渠感到害怕,便取消了自己儿子的王号,熊红降爵为鄂君。后来熊红继承楚国王位,为了避开周王室自西北方向给楚国的压力,并向东扩展新的势力,熊红将国都迁到了鄂王城,直到两百年后,楚国臣民才在楚文王熊赀的带领下,出走鄂王城,迁都郢都(今湖北荆州)。
在春秋战国的战乱中,鄂王城渐渐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但是鄂这个名称却并没有被历史忘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郡县制,在鄂王城这里设置了鄂县,鄂县隶属于南郡,“鄂“这个地名开始一步步延续下来。汉朝时鄂县隶属于荆州江夏郡,郡的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
湖北有鄂国,后有鄂邑、鄂县、鄂州,所以用“鄂”作简称。
①远古时代,长江、黄河流域分布着大量的鳄鱼,古籍中为“鼍”,就是今天的扬子鳄,当时黄河流域的一个部落就以捕鼍为生,他们的图腾就是鼍,部落名字叫噩。
②商周时期,在山西一带的黄河边建立鄂国,据传为黄帝之后裔。
③西周初期,晋国强大,鄂国被晋国侵占,鄂国遗民举族南迁,几经周转,迁至今湖北省鄂州市境内,仍称鄂国。
④春秋战国时期,楚熊渠灭鄂,封其次子熊挚红为鄂王,并筑鄂王城;鄂为楚之别都,后为鄂邑。
⑤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设置鄂县。“鄂”这个地名就开始一步步延续下来。
⑥三国时期,孙权在此称帝,改鄂县为武昌(不是现在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取“以武而昌”之意,并定都于此。
⑦隋朝时期,鄂县升级建立鄂州,下辖江夏、武昌、永兴、蒲圻四个县。江夏县就是现在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武昌县就是现在的鄂州,蒲圻县就是现在的赤壁。
⑧元朝时期,湖北为荆湖省,后来又称湖广省,省会都在鄂州。
因为省会叫鄂,所以湖北省经常被称作“鄂省”,渐渐地“鄂”就成了湖北省的简称。
湖北简称“鄂”,缘于省会城市武汉市之武昌,自隋代起曾多次被称为鄂州。而鄂州又与鄂王城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据原大冶一中副校长邹天福研究著述:鄂王城是远古时期鄂氏族所建诸侯国都城;有文字记载,夏商时代的鄂国和两周时期楚公的第二个儿子鄂王,都在这里建都;春秋时期,鄂王城作为楚国的国都持续200余年,直到楚文王熊赀迁都至郢。秦统一六国后,先后在今鄂王城城址所在地及鄂州市设县,县名为“鄂”;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州建都,改鄂王城为鄂县。因鄂王城东南约10公里处有武昌山,遂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这也是武昌的最初来源。到隋朝,鄂王城日益衰落,鄂州州治首次设在江夏,也就是今天的武昌。从此,今之武昌多次被作为鄂州首府,到清代,湖北便简称为鄂。穿过浩瀚的历史烟云清晰可见,如今只剩几段残垣断壁的鄂王城城址,正是湖北称为“鄂”真正意义上的来源。
到此,以上对于崇阳县职业高中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崇阳县职业高中毕业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关于师范大学毕业证丢了怎么补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师范大学毕业证丢了怎么补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信阳师范学院学位证丢了怎么补学位证丢了怎么办?明确告诉你是不可以进行补办的...
大家好,关于中专毕业证书皮套图片样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专毕业证书皮套图片样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毕业证封皮怎么补救毕业证封皮破损,可以买一个塑封薄膜给他塑封上。如果想美观实用...
大家好,关于单位为什么需要毕业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单位为什么需要毕业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事业单位招考为什么需要报到证学设计,毕业证重要吗报到证交给单位了,单位用来干嘛,可不可...
大家好,关于川北幼专毕业证书图片样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川北幼专毕业证书图片样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2022川北幼专什么时候开学一、线上入学报到时间和流程新生请于9月12日前办理...
大家好,关于松田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松田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广东增城有几个大专1、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