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刘协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封刘协的四个儿子为列侯。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魏明帝率群臣亲自哭祭,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后人称为“汉献帝”。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封魏帝曹奂为陈留王,邑万户,居于邺宫,在陈留王国内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享受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公元302年,曹奂在陈留王国去世,享年58岁,朝廷为他上谥号元皇帝,后人称为"魏元帝"。
因当年曹奂的伯父曹丕礼遇汉献帝,所以司马炎依照汉魏故事善待曹奂,封他为陈留王,位在诸侯王之上,并且在陈留王国内依然保留着天子的一切尊严。要知道,虽然曹奂在260年-265年当了五年的皇帝,可是朝廷大权都在司马昭、司马炎父子手中,自己和当时的汉献帝一样,是一点儿权力也没有。所以,曹奂真正的美好生活是在做陈留王期间。
也许是曹氏祖上积德所致,曹奂的陈留王国从265年持续到南朝齐国时的479年,经历了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东晋、南朝刘宋、南朝齐等,享国214年,要知道中国历史上超过两百年国运的朝代是屈指可数,因此,说曹奂是历史上亡国之君命运最好的一点儿也不为过。
说起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在曹家王朝45年的国祚里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具体地说,就是刘协和曹奂这两位末代君主,其结局竟是如此的相似。
曹丕篡位后,对自己的这位前任兼妹夫倒是非常仁慈,给了他相当高的待遇:
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后汉书-献帝纪》
这样的待遇,就等于单独给汉献帝建了一个山阳国,让他在这个小国里继续做汉朝的皇帝。刘协死后,其内侄曹叡还亲临哭祭自己的姑父,可谓哀荣备至。
汉献帝去世后三十一年,曹奂也让出了自己的皇帝宝座。而与曹丕几乎一模一样的司马炎,也重复了曹丕的举措:
十二月壬戌,天禄永终,历数在晋。诏群公卿士具仪设坛于南郊,使使者奉皇帝玺绶册,禅位于晋嗣王,如汉魏故事。甲子,使使者奉策。遂改次于金墉城,而终馆于鄴,时年二十。魏世谱曰:封帝为陈留王。年五十八,大安元年崩,谥曰元皇帝。——《三国志-少帝纪》
这一年,年仅二十岁的曹奂被封为陈留王,一切礼节及待遇都参照四十五年前的“汉魏故事”。三十八年后,曹奂去世。
曹奂这个人,和刘协有着太多的相似点——傀儡皇帝,获得善终。他们都活的比取代自己的家伙长,而且亲眼看见把自己王朝颠覆的新王朝又迅速走向衰败。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曹操父子的夺权逼宫禅让系列举动,被司马懿祖孙三代四人学了个遍。260年,曹髦激于意气率宫卫前往讨伐司马昭,被贾充手下成济所杀。郭太后逼于司马昭压力将曹髦批倒搞臭,把死后的曹髦废为庶人。皇帝缺位,司马昭迎立燕王曹宇的儿子曹璜当皇帝,过继给曹睿延续香火,曹璜当上皇帝改名曹奂,有曹髦前车之鉴,司马昭对新皇看守更紧,曹奂一开始便成司马家的傀儡,半点不由自主,撑持到平定蜀汉,265年,司马昭死,儿子司马炎继晋王位,新王欲立威施恩天下,威逼曹奂禅让,曹魏灭亡。
265年十一月十一日,司马炎篡魏建晋,十七日,晋武帝便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排在邺城,邺城是曹魏的发迹地,曹操平河北入邺城查校四州户口后,曾大悦说得兵三十万,之后苦心经营邺城,曹丕与曹睿母亲甄氏也是因邺城得谐连理,献帝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的魏国都,就是定在邺城,司马炎此举以示心胸宽广。(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司马炎又给予他使用天子旌旗,配备五时副车五帝车,行魏国正朔,还享有郊祀天地的权力,所用的礼乐制度都可参照魏国初期的制度施行,这还不够,作为曾经的君主,司马炎还给他上书不必称臣,接受诏命可以不行跪拜礼的待遇,以示饮水思源。
曹丕威逼汉献帝刘协禅让时,志得意满地说了一句话“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司马炎看来也知之矣,对比曹丕对待汉献帝的待遇,二者非常接近,可能曹奂残存权力更大。曹丕当上皇帝后,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山阳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还说了一句非常让人感动的话“天下的好东西,我都可以和你分享”,这话好听实际执行却无例可证。曹奂有郊祀天地和配享礼乐等制度,这是刘协所没有的。司马家有样学样,却能推陈出新,青胜于蓝。(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曹奂退位待在封地,直到晋惠帝时302年才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追谥为魏元帝。曹奂一生傀儡,也无创业之苦,出身锦衣玉食,从王爷子开始,以王爷结束,心理落差应该不大,退位后日子过得不错,得享长寿。他死的那一年,司马家已经自顾不暇,离死不远。八位王爷互砍正进入激烈时期,五胡入主中原迹象已萌,淮南王司马允、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惠帝皇后贾南风等已死。
亡国之君的命运大都很不堪,不是被杀便是受辱,鲜有能以体面方式谢幕者。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汉献帝刘协、魏元帝的结局便很好,不仅活命而且还享尽各种优待,并且后者所享受的优待明显要超过前者。那么,魏元帝为何会沦为亡国君?他又是因何而得以善终?
曹奂本名曹璜,是魏武帝曹操的孙子,燕王曹宇之子,跟魏明帝曹叡是堂兄弟关系,即位前的封爵为常道乡公。曹璜本来没有当皇帝的机会,而他之所以能登上宝座,完全是拜魏帝曹髦“作死”所赐。甘露五年(260年)五月,曹髦因不满权臣司马昭的专横,愤而举兵讨伐,结果被对方公开弑杀。事后,司马昭择立曹璜为帝,让他入继明帝为子嗣,并改名为曹奂。
曹奂在皇帝的位子上坐了5年时间,虽然名义上是天子,但对于朝廷内外的大小事务均无裁决权,本质上只是司马昭手中的傀儡。不过,跟血气方刚、生性莽撞的曹髦不同,曹奂对局势看得非常透彻,也很清楚自己若是奋起抗争,最终也将落得惨死的下场。所以为了保全首领,曹奂只能无条件地配合司马昭的篡国工作,除此之外,再不可能有其他的事情可做。
司马昭深知自己虽然大权在握,但毕竟得位不正、人心不服,如果不建立起盖世功勋,恐怕难以坐稳抢到手的皇位。所以为了降服人心,司马昭便在统一天下上做文章,并以此提升自己的地位。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灭亡蜀汉,次年初,便逼迫曹奂进封自己为晋王。形势发展到了这一步,连傻子都清楚,司马昭很快便将迈出“终极一步”,自己称帝建国。
可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司马昭篡位前夕,却突患重病而死,最终与开国之君的称号“擦肩而过”。可司马昭虽死,司马家该做的事情却照做不误。咸熙二年(265年)十一月十二日,距离司马昭死去才3个月时间,曹奂便被迫“禅位”给司马炎(司马昭长子),自此终结曹魏45年的国祚。
虽然都是通过“禅代”的方式取得帝位,但曹家实际上是靠一刀一枪夺取的天下,在东汉灭亡之前,实际上已成为中原的“主人”。所以,曹丕取代汉献帝并没有道义上的压力,属于“国家法人”间很自然的更替。然而,司马家却是通过阴谋诡计和流血政变的方式,硬生生地将曹家的江山夺取到自己的手中,明显属于得位不正,天下人即使嘴上不敢说,但心中却是大不服气。
更何况,跟文武全才的曹丕相比,司马炎根本上就是个贪图享乐、胸无大志的纨绔子弟,有何德何能让天下人拥戴,去做新王朝的开国之君?好在司马炎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自己的称帝行为远不能服众,除非在善待曹奂身上做足文章,让天下人见识到新朝的宽厚气魄,否则无法彻底地收服人心。
所以司马炎在称帝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在降封曹奂为陈留王的同时,对其待以外国君主之礼,并给与他一系列优待条件,其中包括:食邑万户,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朝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朝制度 ,上书不称臣,受诏不下拜,等等。
相较于汉献帝退位后居住在“三线”小城山阳的现实,司马炎还特许曹奂将宫室安设在超级大都市邺城(“奉魏帝为陈留王,即宫于邺。优崇之礼,皆仿魏初故事。”见《资治通鉴·卷七十九》)。由此可见,司马炎为了收买人心,真可谓下足了“血本”。正因如此,在历代亡国之君中,曹奂的地位和所享受的待遇无疑是最好的。
曹奂退位后,在封国又平安无忧的生活了37年时间,直到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才去世,终年58岁。曹奂薨逝后,晋惠帝下诏予以厚葬,并为他上谥号为“元”,后世遂称其为魏元帝(“年五十八,大安元年崩,谥曰元皇帝。”见《三国志·卷四》注引《魏世谱》)。
曹奂死后,陈留王的爵位一直由其子嗣或宗亲传承,甚至晋室南迁、南朝建立后,依然得以保留。直到刘宋权臣萧道成篡位称帝、建立南齐政权后(479年),才下诏废除陈留国,此时距离西晋建立已过去214年时间。换句话说,魏朝在灭亡后,又以陈留国的形式存在200多年,这也算是一个神奇纪录了。
史料来源:《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南史》、《资治通鉴》
到此,以上对于陕西山阳高中毕业证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西山阳高中毕业证图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关于计算机如何考大专证书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计算机如何考大专证书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专科统考计算机考什么等数学,计算引论,高级语言程序,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1.大专...
大家好,关于计算机证书必须直邮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计算机证书必须直邮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证书直邮怎么申请证书直邮申请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即可:证书直邮申请方法非...
大家好,关于大学计算机必须考什么证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大学计算机必须考什么证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大学计算机需要过几级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学校是没要求考级的,有的话,一...
摘要:,,本模板为收入证明,适用于法院要求的正式格式。需要提供相关材料以证明个人收入情况,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工资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本证明旨在证明个人的收入状况,以解决法律诉讼中的相关争议问题。所提...
摘要:个人收入证明超过纳税起征点,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纳税起征点的挑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背后的真相与挑战,包括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个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