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蓝标

年号、庙号、谥号分别是什么-咸丰县一中高中毕业证图片

admin2025-04-0418

年号、庙号、谥号分别是什么

年号、庙号和谥号三者有什么区别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们来说应该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汉武帝、唐太宗、康熙皇帝,为什么有的要叫帝,有的又称宗,今天小祁就用最简单的语言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三者的区别,让大家以后一看就明白!

微信号:663644321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画像)

要想讲清楚这个,我们最好是找一个例子,这样大家就比较好理解了,这里我选择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来作为例子,大多时候都称呼朱元璋为洪武皇帝!为什么选择他,我后面会讲。

因此,朱元璋一共可以有三种称呼,即“明太祖”、“明高帝”和“洪武皇帝”。

明太祖就是朱元璋的庙号。

那么什么是庙号呢?所谓庙号就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最初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因为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因此他毫无疑问的获得了“太祖”的庙号。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画像)

从中也可以看出,称呼中带有“祖”或者“宗”的就是称呼的庙号!

在唐朝以前,并非每位皇帝都有庙号,尤其是汉朝,严格按照功绩标准来给皇帝上庙号,因此两汉仅有六位皇帝有庙号,分别为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汉世祖刘秀和汉显宗刘庄。就连延续了文景之治的汉景帝也没有捞到一个庙号,由此可见汉朝庙号评定之严格!

但是唐朝以后,庙号开始泛滥,每位皇帝都会给上庙号。

“明高帝”就是朱元璋的谥号。

当然“高”不是朱元璋全部的谥号,他的谥号全称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影视形象)

谥号起源于西周早期,它的作用就是对死去的人盖棺定论,有褒有贬也有平(带有同情意味)!比如说文、武、明、睿、康、景、庄、宣,这些都是褒谥;炀、厉、灵、幽,这些都属于恶谥;愍、思、怀,这些都是属于平谥!

在早期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容易通过谥号来看出这个皇帝的好坏,但是后期谥号也逐渐掺入了水分,通过谥号也不能判定这个皇帝的作为了!

不同于庙号,谥号不局限于皇帝,诸侯、嫔妃、大臣或者有名望的人等都可以有谥号!

(范文正公范仲淹画像)

一般来说,谥号只有一个字,多的两个字。但是当到了唐朝以后,为了美化吹捧先帝,谥号开始不断加长,多的时候能达到20多个字,但是通常将谥号中的倒数第三个字作为主谥或者真正的盖棺定论的谥号!因此称朱元璋的谥号时多简称为“明高帝”。

因此称呼某某帝的就是谥号,比如说汉武帝(实际为汉孝武帝,因为汉朝奉行以孝治国,所以谥号前都加孝字)、隋文帝等!

洪武皇帝就是称呼朱元璋的年号

年号由汉武帝刘彻始创,公元前140年为“建元元年”,建元也就是第一个年号。

(汉世宗武皇帝刘彻画像)

顾名思义,年号的作用就是用来纪年的。但是在朱元璋以前,皇帝每逢一些大事儿就喜欢改元,因此皇帝一般都有好几个年号,比如汉武帝就有11个年号,唐高宗李治有14个年号,但是也有不改年号的,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

到了朱元璋这里,他明确规定了朝廷以后不封禅、不受尊号、不受祥瑞等等,这种做法使得皇帝改元的欲望大大降低,而他自己也做出了表率,只用一个年号就是“洪武”,因此明清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先后两次登上帝位,因此有两个年号“正统”和“天顺”)

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嘉靖皇帝、康熙皇帝,都是称呼的年号。

(清圣祖仁皇帝玄烨画像)

因为年号是从朱元璋这里发生的改变,而且年号、庙号和谥号他都有,因此我就把朱元璋拿出来举例说明了。

看到这里,估计朋友们对于为什么有的皇帝要称庙号,有的又称谥号,还有的又称年号有所了解了吧。

这是因为汉朝庙号制度很严格,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而年号又不唯一,因此汉朝到隋朝多称呼谥号。唐朝到元朝期间,谥号过长,年号仍然不唯一,而庙号开始普及,因此这一时期称庙号。到了明朝朱元璋确立“一世一元制”,因此明清两朝就称呼年号更为方便了!

对皇帝的三种称呼,庙号和谥号是死后才有,年号是活着时候就有。

通俗的说,明太祖,唐太宗,宋高宗,xx祖,xx宗,。。。。这是庙号

汉武帝,魏文帝。。。xx帝,这是谥号

明嘉靖,万历,清康熙,雍正。。。这是年号

每个皇帝登基都会改年号,有的还经常改。明清的皇帝基本一个皇帝一生用一个,所以通常用年号称呼他们。古代纪年不用公元多少年。比如嘉靖上一任明武宗年号是正德多少多少年,到了嘉靖继位,就是嘉靖一年。

综合举个例子,比如刘彻,谥号汉武帝,庙号汉世宗,至于年号:太始元封后元征和元狩元光天汉建元。。。。。。。。

2333333333

这个问题,丝路说有准确回答,请看:

这个问题中只提到年号、庙号、谥号,其实还有一个,那就是徽号!

谥号、庙号、年号、徽号皆为皇帝所用,现分别详细介绍如下: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按性质分三类:

第一,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圣闻周达曰昭,行义悦民日元,温柔好乐曰康,布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圣善闻周曰宣,安民宣政曰成,照临四方曰明,聪明睿智曰献,布德执义曰穆。

第二,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的曰后,好内远礼曰炀。

第三,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

庙号:庙号是指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起的名号,专用于皇帝。例:高祖、太宗等。

年号: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皇帝用的。这种纪年方法,始于汉武帝。

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号。

例: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

【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更多历史趣闻请关注“丝路说”】

庙号(即祖与宗)与谥号

西汉文帝为“汉太宗孝文皇帝”。此称谓前五字各有特定函义。在封建社会有“以孝治天下”风尚;“太宗”为庙号:“文” 为谥号。

汉代皇帝生前一般为自己死后办两件事: 一是建陵墓,二是建庙,将来让后辈子孙祭祀自己。

除此类庙外,还有两种特殊之庙为“万世不毁”的永存庙。一为“祖庙”,每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对本王朝缔造建立,有丰功伟绩,所立之庙为祖庙。二为“宗庙”,皇帝在统治期间有重大建树者,死后所立之庙为宗庙。

例如西汉时期,开国皇帝刘邦庙号为太祖,自刘邦后,文帝庙号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宣帝为中宗。查两汉史料,除去短命天折皇帝外,相传共20帝王,其中庙号为祖者2帝,称宗者5帝,其余13帝既无功,也无德,平平庸庸。

祖宗庙号是皇帝死后的特殊待遇,但两汉后对此传统有所变化。如曹魏政权相传三皇帝,武帝曹操为太祖,文帝曹丕为高祖,明帝曹睿为烈祖,三帝都称祖。唐代时除李渊一人开国有功,称为高祖外,以后每位皇帝都称为宗,这样祖、宗的使用与两汉有了不同。

谥号为臣子在皇帝死后将其身前功绩概括为简短的称号,有一字、两字或多字。谥号始起于奴隶制时代,如殷纣王、周文王、周武王,纣、文、武三字都是谥号。

到封建社会,继续奴隶制时代传统,如汉文帝、光武帝等。唐代以后为了给死去皇帝歌功颂德。谥号字数越加越多,成了一长串的褒美大帽子,如清圣祖康熙帝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褒美之词长达23字。

以上简述可使我们清楚认识到,我国封建社会皇帝特殊人格的长期存在,其目的在于保持皇权的绝对权威性。之所以如此,是因生产力落后,农业经济占支配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而导致了封闭落后的社会环境,加之广大人民的穷困和愚味,把一切幸福的希望都寄托在“上帝”身上,这便成为皇权及皇帝特殊人、格得以长期存在与不断强化的重要因素。

年号是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比如唐太宗贞观十年;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进入太庙后的名号,比如李世民庙号太宗;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功绩评定的一种称号,比如李世民谥号唐文帝;尊号是皇帝在位期间,由臣下给予的尊称,比如李世民尊号天可汗;国号是国家称号,中国古代国号就是一个朝代名称,比如唐。

1、年号

年号是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此后每个朝代的新君即位,就要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的54年,共用11个年号。唐高宗在位33年,共用了14个年号。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2、庙号

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都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称世祖,玄烨称圣祖;还有称高祖的,如唐朝李渊称高祖,太祖给了他父亲了;还搞混了的,如汉高祖刘邦,其庙号为太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3、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定;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已经出现。秦朝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到清末。私人谥号可能始于东汉,或许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谥号还沿用了一段时间。谥号也有褒贬之分。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

4、尊号

尊号就是臣子们给皇帝或后妃们加的尊称,这个称号人人可叫,比如唐玄宗的尊号是明皇,大臣、老百姓都可以这么叫,外国使节还可以这么叫,生前、死后都可以叫。但从宋朝以后皇帝就不再上尊号了,皇帝要称为“圣上”或“陛下”,只有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才有尊号,这主要是为了区分皇帝生母与先皇皇后才使用的,比如慈禧和慈安就是这种情况。

5、国号

国号是国家称号,中国古代国号就是一个朝代名称,比如唐、宋、元、明、清。

恩施三中怎么样

恩施三中是一所不错的学校。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是在原龙凤高中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地处恩施市龙凤新区的九盘沟风景区金龙河畔,风景秀美。5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文理并举,发展特长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在校师生共计3500余人,综合文理、体育、艺术等班类齐全,多媒体教室、网络微机室、实验室设备先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温馨的学习环境,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近几年来,恩施三中的录取分数线在恩施市高中录取分数线中排名前三。

轮排名的话,恩高最好,市一中其次,再是清江外校,随后是三中,最后是二中,三中近几年发展的很好,八中改为三中以来已经走了两届学生了,三中是恩施州中所有普高文化成绩的前三名,艺术成绩的第一名

轮排名的话,恩高最好,市一中其次,再是清江外校,随后是三中,最后是二中,三中近几年发展的很好,八中改为三中以来已经走了两届学生了,三中是恩施州中所有普高文化成绩的前三名,艺术成绩的第一名

2021年恩施预计高中分数线

2021年恩施高中分数线为恩施高中656分,恩施市一中613分,建始县一中552分,巴东县一中624分,宣恩县一中491分,咸丰县一中490分,来凤县一中489分,鹤峰县一中493分。

恩施市所有高中

1.恩施州高级中学

2.宣恩县第一中学

3.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

4.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

5.来凤县第一中学

6.利川市第一中学

7.恩施第二高级中学

8.恩施市第一中学

9.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

10.咸丰县第一中学

咸丰一中报名费多少

咸丰一中是恩施州重点中学,具80年的建校史,载誉无数,近十年共有1282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中大复旦等211以上学校,学校很受家长学生的首肯,目前择校费也即报名费为2.4万元

到此,以上对于咸丰县一中高中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咸丰县一中高中毕业证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推荐阅读:

脑出血病情证明书详解及图片??

肝肺癌死亡医学证明书详解及图片展示

收入证明中的金额之谜,真相揭秘与可行性探讨

?如何从学信网上查询学历证明?单位要的学历证明怎么查询?

致癌物与致癌证明书详解,如何正确应对并撰写规范的致癌证明书范文

孕妇无工作收入证明模板及写作指南

?什么东西能证明你大学毕业了?毕业证明书和毕业证长得一样吗⚡️

揭秘房贷申请,收入证明并非唯一评估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你的贷款申请?

?当兵复检没有带学历证明怎么办?征兵复检是什么意思呢?

父母角色在贷款银行流水中的重要性,能否查询贷款流水?

收入证明缺失时买房按揭的应对策略与解决方案

出家人的证明书,心灵之旅的见证与修行之路探索及撰写指南

全面解析,收入流水证明开具步骤与模板指南??

买房收入证明的规定与要求解析,收入证明在购房过程中的重要性?✨

自媒体时代的收入证明,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撰写收入证明?

液体无毒无害证明书样本及图片介绍 ??

揭秘买房真相,企业银行流水的重要性及其影响——买房必备企业银行流水吗?

?学信网怎么开学历证明?电子厂学历证明怎么开具?

?评职称学历证明怎么开具?2001年前职称评审要学历验证码吗?

银行流水单填写模板详解及其重要性分析,附模板图片参考

本文链接:https://www.lanbia.net/583184.html

咸丰县一中高中毕业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