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起令人痛心的冒名顶替事件,受害者寒窗苦读12载,却在16年后才知道自己当初并非名落孙山,而是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
而这16年是一个人最为珍贵、青春的一段时间,决定着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一旦错过将再无回头的可能,这种创伤是无以弥补的。
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
2004年,山东冠县20岁的女孩陈春秀在高考后并未等到录取通知书,她以为自己名落孙山,于是决定远离家乡前往烟台打工。
她在烟台先后做过装配工、服务员,由于身体原因,陈春秀回到老家做了一名幼儿园幼师。2019年,她为圆大学梦而参加成人高考。
2020年5月,陈春秀在网上查询学籍时,意外的发现自己曾在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科)学习,在2007年毕业离校。
陈春秀与丈夫立即咨询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办,校方表示当年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寄到了陈春秀家里。但事实上陈春秀并未收到通知书。
在校方赴村走访的过程中,陈春秀才发现自己被人冒名顶替。
据校方透露,当年除了陈春秀外还有三人被冒名顶替,由于当年都是靠肉眼看材料,加上顶替者的材料很齐全,很难发现顶替情况。
之后,陈春秀到冠县公安局报警,接着又去母校武训中学查询学籍档案提取信息,结果显示,她的档案已被提取,但没有提档记录。
正当陈春秀一头雾水之时,村干部说顶替者想与她面谈。见面者是冠县崇文街道某村支部的书记,并自称是顶替者陈双双的亲戚。
据了解,陈双双比陈春秀小两岁,其父亲曾是商务局工作人员,后来成立一家市政工程公司,该公司曾中标过多个政府的项目工程。
陈双双当年也参加了高考,但分数不理想,于是其父亲通过中介为女儿买了个学籍,费用是2000元。
6月3日,山东理工大学官网发布消息称,陈春秀系冒名顶替入学,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将按程序注销陈春秀学信网学历信息。
6月10日,冠县政府官微发布消息,政府已责成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教育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6月13日,经联合调查组调查,冒名顶替者有两个身份证号码。其中一套身份信息因于2012年被注销,另一套用的就是陈春秀信息。
顶替者陈双双,是冠县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目前已被停职。街道办称,陈双双虽然在政府上班,但没有正式编制,是个合同工。
受害者陈春秀表示,自己至今未与陈双双见过面,希望有关部门能查清此事。把当年的尊严和荣誉找回来,并期望能重新回去上学。
对该事件的一点看法
尽管顶替者已经确定,但整个顶替过程还是一无所知。首先陈双双的两套身份信息是如何办理出来的?村委会有没有开过证明信?
两套身份证至少存在了8年之久,如果不是因为没有照片,可能陈双双的两套身份信息目前还是有效的。办理冒名身份证是顶替前提。
这里面是否有交易,还有待调查。其次是在高中学校提档,通常需本人拿准考证和身份证办理,提档之后,学校也会留下提档记录。
为何学校没有记录?学校是否参与顶替一事?同样有待调查。这一事件的背后,有没有滥用职权的情况?还需调查组后续给出答案。
如何给受害者陈春秀一个满意的答复,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被顶替,导致陈春秀没有上大学,也丧失了获得工作的能力。
在她本该上大学的时期里却只能去打工,这个损失谁来承担?她的遗憾谁来弥补?说到赔偿一事,理应索赔,但实际上却并不容易。
该事件可参考四年前“王娜娜被顶替上大学一事”,河南沈丘的王娜娜在2003年被人顶替上大学,在12年后的2015年顶替一事被发现。
最终涉事的9名责任人被处分,顶替者学籍被注销并被单位解聘。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未同意王娜娜的学籍恢复申请。
面对只有道歉没有赔偿,王娜娜决定重新参加高考,2017年她接到洛阳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最终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其实赔偿之路并不平坦,青春年华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陈春秀理应被赔偿,但去找谁赔呢?赔偿有没有法理依据?这些都是问题。
希望事件真相能尽快水落石出,还陈春秀一个公道。
高考“落榜”,16年后才知被顶替
山东冠县人陈某,16年前高考“落榜”,为了弥补那份遗憾,她打算报考成人教育,但是就在她填报信息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在山东理工大学就读过,而且还顺利拿到了学位证。奇怪的是,学信网上自己所有的信息都是真的,就是照片那一栏显示是一名陌生的女子。至此,陈某才知道,16年前,自己没有落榜,而是被人顶替上了大学。
陈某情绪奔溃的表示,如果当时自己上了大学就不至于现在这么辛苦了,可以说一次被顶替,自己一生的命运都被改变了。
事情经过调查之后,各方的最新回应如下:
1,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表示,经查实,200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陈某被顶替入学,按照规定将注销顶替者的学信网信息。
2,山东冠县调查组
据悉,顶替者毕业后再冠县某街道办事处任职,目前已被停职。具体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严肃处理,最终结果也会向社会公布。
3,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教育厅表示,已经和冠县有关方面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一经查实,将会依法严肃处理,并且公布调查结果。
福宝观点
1,顶替者如果查实,一定要严肃处理。给大家一个交代。
2,被顶替者这16年该如何赔偿,应该有哪一方负这个责任?
3,当初是如何被顶替的?除了照片长相,难道证件号这些也一样?不可能吧
4,究竟是那个环节出现问题了?要严查!
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16年后才知晓,索要多少补偿才能弥补?
原本有一个很好的前途,原本通过上大学可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原本命运不是这样安排的,却硬是被逼成目前这样的状态,这位农家女,就因为16年前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从而让自己的大学梦消失了,让自己继续在家务农。要不是还有学习热情,还想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最终报考成人教育学校,自己的冤屈可能就永远地埋在历史的尘没之中,大学这个愿望,就永远与自己无关了。
那么,索要多少补偿才能弥补她的损失呢?我的观点是,索要多少都无法弥补她的损失。因为,16年的青春,什么钱能够买得回来,“落榜‘的精神损失,又如何用金钱来弥补。毫无疑问,给多少钱都无济于事。
然而,对失去的青春,除了用钱来弥补,还有什么可弥补的呢?毫无疑问,公正公道,是必须有的。那就是对冒名顶替者以及参与制造冒名顶替行为的人,按照法律规范,给予严厉处罚。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经济补偿。到底补偿多少,我们的观点是,首先,按照冒名顶替者工作以来的所有收入,先核算一个数目出来。然后,再依据16年来被冒名顶替者遭受的精神压力,给予一定数量的精神赔偿。
16年被冒名顶替,应当有12年的工作时间吧,按照每个月4000元(包括社保基金,农家女没有,她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也会有),12年,就是60万元左右,再加上精神赔偿,少说应当100万吧。这100万,既可以要求冒名顶替者出,也可以同步申请国家赔偿、向相关大学申请赔偿。毕竟,被冒名顶替,与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不规范也有关系。
目前,顶替者已经被查出来,系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陈某某,已被停职。
当中国最神圣、最公平的高考又一次被亵渎的时候,小雷的心中不由得一阵郁闷!
16年前的2004年,那么也是小雷参加高考的那一年,陈秋媛高考落榜,因为家庭困难,她没有选择复读。
16年后的2020年,当陈秋媛打算报考成人教育学校来填补心中的遗憾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在山东理工大学“就读”过,并顺利毕业,但是照片上的却是另外一个陌生女孩的头像。
一次顶替,改变了两个人的一生。陈秋媛失去了去大学深造的机会,顶替者却成功上学,还成为了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
而不管多少的补偿,都弥补不了陈秋媛16年的遗憾。
给予所有的犯罪者应有的惩罚,才能让陈秋媛的心中得到一些安慰。
前一段时间,刚刚才爆出仝卓修改高考应届生身份的事情,现在又出现了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的事情。
这两件事对于我国最公平的高考制度的都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到底需要多大的能量,才能在这场改变许多人,特别是农村孩子一生轨迹的考试中进行暗箱操作。
10年前的罗彩霞事件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同样是在2004年,湖南省邵阳市的罗彩霞,因被人冒名顶替而没有收到大学通知书,不过幸运的是她在复读一年后成功考上大学,并在2009年发现问题。
在这个事件中,从邵东县公安局界岭派出所、邵东县公安局、邵东县第一中学、邵东县教育局到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市教育局都被列入被告,那么这一个链条实在是让人感觉到可怕!
相信当2009年罗秋霞事件被曝光的时候,山东的陈某某应该是极度惶恐的,而错误已经发生,她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扮演下去。
现在,等待陈某某的是法律的制裁,同时也希望能够给予其他相关人员最严厉的处罚,才能让后来者有所畏惧!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自己的人生命运就被改变了,对于受害者来说,多少钱都是弥补不了她的。
这个受害者就是陈秋媛。
陈秋媛向记者透露,2004年她的高考成绩是546分,离本科线差3分,当时她填报的第三志愿,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了她。
两个陈春秀(左为顶替陈春秀入学的陈双双)
但是,这个通知书她并没有收到,她也不知道自己考上大学了。收到这个通知书的是另外一个山东考生叫陈双双。
至于陈双双如何顶替的陈秋媛,现在经过初步查实,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办得到的消息是当年陈双双的父亲,从中介花费2000元,买了陈秋媛的学籍。
给自己的女儿找了一个大学来上。
陈秋媛因为没有等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就以为自己考试落榜了,然后,她碾转多地开始了打工生涯。
从此,她的命运也被改变了。
在这期间她当过电子厂的工人,服务员......,现在就职于家乡某小学幼儿园,因为她一直没有放弃学习,一直在为考学历而努力。
所以,就在距离她高考的16年之后,也就是2020年5月21日,她参加完成人高考,在学信网上查自己的学历时,这个时候她竟然意外的发现自己有在山东理工大学就读的学籍和学历相关信息。
关键是上面的信息的显示就是自己的,身份证号是自己的,准考证号也是自己的,只有上面的照片不是自己的。
很显然她被冒名顶替了。
这一发现对她的打击还是很大的,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件事可是改变了自己命运的事情呀。
她告诉了自己的丈夫,两个人就到了很多部门了解这件事。
目前已经得知的是,顶替她上大学的陈双双,在大学毕业之后,就有了很体面的一份工作,现在的陈双双,入职于冠县烟庄街道办审计所。
当然了事发之后,她的工作已经被暂停了。
可是,这件事并没有完呀!
陈秋媛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要重新到山东理工大学完成自己的学业。
但是,对于她来说不好的消息就是,在2020年6月3日,事发之后山东理工大学官网发布对陈秋媛学历注销处理的公示。
该公示的材料显示,顶替者陈双双使用陈秋媛的名字上大学,但是,两人身份证号并不一致。
因此,学历被注销。
很显然这个结果不是陈秋媛想要的,大学是自己考上的,顶替者入学也是大学操办的,为何要注销自己的学历呢?
很显然这个对自己是不公平的,注销自己的学历,就证明自己上不了大学了呀!
不过,这件事还在调查当中,很显然这件事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吧。另外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办透露,当年被顶替上大学的考生,除了陈秋媛之外,还有3人。
唉!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就好了!为什么那么爱较劲呢?我觉得所有作品都是来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人家也就是拍了个视频又不是做记录片呢。非要求个真真假假,真是闲的[捂脸]
好多电视剧,为了使情节更生动还编造好多子无虚有的片段呢。怎么不去声讨啊?世间之事,最怕的就是拿着放大镜找毛病,哪个事也不是完美的,我们能找的过来啊?
所谓树大招风,出头的掾子先烂,说的不正是名气大了、影响大了容易招是非吗?
见不得人好是我们的劣根性,无法随喜就容易滋生事端![捂脸]
谈不上被骗吧!如果权当视频里面呈现的“二舅”是真实的,我看到的更多可能是“无奈”,不见得有多么的“励志”,平凡人大多总是如此,总是在没有选择的时候自己找出一个选择来,这个“选择”所呈现的好与差除了关乎个人本身的多种“素质”外,还关乎大的时代、大的背景;故此,对于每一个平凡的个体而言,“被动”往往是永恒的,简言之就是有点宿命的必然吧!
“二舅”这种视频存在夸张、放大、煽情乃至造假的成分是必然的,因为这种视频的初始核心就是塑造一个让人心生敬佩的“二舅”,而现实中的“二舅”恐难适宜这种“完美”,估计作者一开始也不晓得视频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便挺“无所谓”的加入一些尽可能美化的情节;其实退一步来讲,我们的社会还是非常需要这个虚拟“二舅”的存在的,因为它传达了一种臣服于命运而又不屑于命运的决心,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活着的心态吧!无论怎样,我们总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生存方式,然后在这个“方式”上赋予自己最豁达宽容的心态,让我的生活服务于我的生存,让我的生存服务于我的生活!
江西发朋友圈的周公子有句话说的很真实——“不公平才是最大的公平”,理解这句话实则也就理解了生而为人从来都是不一样的开始,不一样的过程,不一样的结束的;其最重要的还是过程中的种种心态,既然已经是“不公平”了,那我们就应该寻求属于自我的“公平”,一种自我内心的公平,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心情、心态在过程中面对世间的种种……
看得是镜头语言,就像读一篇有图像的小说一样,读懂的人,自然是读懂了,读不懂的,还在纠结,天下熙熙列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真与假,只看自己内心,能否获得感知,汲取营养,充实自己才是真的。
很奇怪的问题,哪个法律规定视频或者文章必须是完完全全真实的?
前一段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世间》,根据梁晓声获得第二届矛盾文学奖作品改编,作者也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揉进去那个时代其他代表性人物和事件,给我们展示了从一九六九年文革时期到改革开放,将近六十年在中国大地发生的故事,谁说,这必须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
包括我们在头条写作,无数个大神或者公众号成功人士都会告诉我们:提炼人物的故事性,增加可读性,最好故事讲的一波三折才好,读者读起来过瘾,有同理心、有不吐不快的感觉,这时,你的文章或者视频就成功了。
当“二舅”这个视频冲上热搜以后,我也点击看了,整个视频十一分钟,我全神贯注地看完了,看完了以后还久久不能平静,感慨于二舅平凡的一生。
二舅,就像我们老百姓身边的人,令我想起生活中和我同年龄段,从小因为小儿麻痹症而落下残疾的朋友,通过《二舅》这个视频,我更直观的看到残疾人付出了更多的艰辛。
二舅,也像我们身边那些一辈子没有结过婚,其他兄弟姊妹都有家庭,最后给父母养老的重担就自然而然地给予了他们。他们,也无怨无悔地承担着照顾父母的重担。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的亲二舅。
我姥姥家有五个孩子,其中四个孩子都通过考上中专、大学等方式离开了农村,只有我二舅,留在了老家做了一个农民。其实,我二舅十七、八岁的时候也曾经有机会离开农村,那时我二舅已经通过了参军的资格预审,但我姥爷考虑到如果最后一个孩子也离开家里,那么就没有人照顾他们老两口了。于是,我二舅放弃了参军的机会,在老家务农的同时,结婚生子,照顾我姥姥、姥爷,一直到给两位老人养老送终。
我妈和我大姨、小姨,还有我大舅,都在城市里工作,一年到头也只是有空了才能回老家一趟看看父母,日常的做饭、洗涮等,都是我二舅和我二舅妈照顾的。
看了“二舅”这个视频,就像看到我身边真实的生活中的人物,谈不上好与坏,都是平平凡凡的老百姓,做着自己认为很日常的事物。
所以,我没有什么受骗的感觉。
“二舅”这个视频,用十一分钟时间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一生,没有啥大事件,也没有啥对与错。那,就是他当时出于
本能和性格做出的选择。如果再有一次选择,也许,他还会这样选择。
性格,决定命运。
随着自媒体的疯狂生长,激活了许多人的跃跃欲试的创作热情,在流量利益的诱惑下,他们绞尽脑汁找题材,找话题,以及如何触及人们关注度之“创意正确”的方向和动力;通过制造“苦难”,消费“苦难”博取同情便成为了自媒体屡试不爽的成功秘诀。“二舅”视频涉嫌造假一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恶性竞争的必然结果。至于我们善良的感情是否被骗?对于我个人来说并非如此,这可能与我小时候成长生活的环境也关系,试想一个长期体验挫折艰难的生活的人,其情感的感知力也越来越木讷了,也不再敏感脆弱,好像建立起一个防火墙;对于这类煽情类的视频,我基本是不闻不问不太热情,因此我并没有堕入其中参与对“苦难的消费”,没有贡献出我的流量,而是冷眼旁观且看“二舅”在自媒体的洪流中如何自生自灭……
到此,以上对于高中毕业证借别人造假当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毕业证借别人造假当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摘要:,,居民收入证明是反映真实经济状况的重要途径。为了准确反映居民收入水平,需要开具收入证明时,应遵循一定格式和要求,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面对部分居民收入状况不佳的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如...
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获得收入。微信收入明细作为收入证明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反映了这一群体的收入来源和透明度问题。撰写微信收入明细作为收入证明时,应清晰列出每一笔...
摘要:本文将揭示国外打工收入的真相,探讨收入证明背后的故事。介绍如何开具国外打工收入证明,包括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常见问题。通过了解真相和正确的方法,帮助想要在国外打工的人们更好地了解收入情况,避免陷入不...
大家好,关于考计算机证书浙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考计算机证书浙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考什么计算机二级考试包含语言程序设计,包括C、C++、Java、Vis...
教师资格证对于加薪定级有作用吗准确地说来,教师资格证是没有等级的。教师资格证只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技校、高校七个种类。获得不同种类的教师资格证,对评职称特别是定级肯定是有一定影响的。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