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在没有发明之前,是用竹简写文章,十分沉重,很不方便。后来,皇帝发布诏书写信件用的是绢帛。这种绢帛很稀少很贵重。因此文化传播局限性很大。东汉以后,特别是唐宋以后,由于纸的发明,中国传统文化才传播开来。至于说到纸这个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氏,是纸的本体字。由于形声字的大量使用和纸的出现,才出现了纸的。
谢邀。
众所周知,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尽管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是东汉的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那么,在东汉以后就有了“纸”字的存在,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在东汉蔡伦以前,这个字是否已经存在了呢?
如果要查字典,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已经收入了“纸”字。根据清代《四库全书》誊录的《说文解字》,“纸”是这样解释的:
“纸,丝滓也,从糸,氏声部,都兮切。”
(《四库全书》版的《说文解字》)
从这个篆书字形来看,的确是“纸”字无疑。解释也很清楚,这个字的部首是“糸”,显然跟丝织物有关。意思也说了,“丝滓”,那就是丝织物的渣滓吧。
问题在于,许慎和蔡伦是同时代的人。究竟是许慎根据蔡伦发明的纸而创造了这个“纸”字,还是本来就有这个字,许慎只是录入而已,与蔡伦的发明无关?
理论上,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古已有之的字,只为同时代某个人的发明就专门创造一个字,还要收入字典,许慎作为严肃的学者应该不会这么做。何况《说文解字》中的“纸”字似乎与蔡伦的发明有些出入。
据称,蔡伦是用树皮、渔网、麻布等原料粉碎浸泡后,提取植物纤维制成纸浆的。当时发明的纸好不好用,这个难说,不过看原料,应该跟丝制品无关。确实,纸张没有发明之前,人们用龟甲刻字,用竹简写字,丝织物当然也可以拿来写字,是为帛书,不过丝织品这么昂贵,拿来写字已经是比较奢侈了,怎么可能拿来做造纸原料?
但《说文解字》里对“纸”字的解释确是“丝滓”,应该是跟丝织物有关。那就应该跟蔡伦的发明没关系吧,是否还是指比较劣质的“帛书”?
其实,要判断是先有纸还是先有这个字,最好还是看看东汉以前,《说文解字》出来以前,是否有这个字。
根据一些学者的发现,我国秦汉时期出土的一些竹简中,确实有“纸”这个字的存在。例如钱存训曾撰文指出,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湖北发掘的在12座战国末至秦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大批竹简,其中竹简《日书》中有一段文字就出现了“纸”字:
这段文字大意是说:“如果没有原因,人的头发像虫子或须眉一样竖立起来,这是秽气。处理之法是煮草鞋以纸,就可以制止。”
又比如金岷彬曾撰文指出,在额济纳出土的西汉时期的木简“居延汉简”中,编号为306.10的简上有“五十一纸重五斤”的字样。
(原照片出自金岷彬《居延汉简上的“纸”字讨论》)
不用细究具体时间。如果这些研究靠谱可信,那么就可以证明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使用竹简写字的秦汉时期,已经有了“纸”这个字的存在。
所以,纸这个字,应该是在纸出现之前就有的。至于其具体含义,要留待学者们继续研究了。我想,如果这个字的含义还是跟可以写字的纸有关,就说明在蔡伦之前,已经有过类似纸张这样的技术应用了。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人类的祖先是最早从类人猿开始进化到人类已经历上亿年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以后,人类的祖先最早是把文字刻在动物的甲骨上面,如龟壳一类等甲骨——还有把它刻在青铜器上、竹筒上、植物纤维、丝帛上等等。这是在造纸术还没出现之前的文字刻字留存方式,而不是有了纸张之后才有文字,这是错误的论断和想法!
一,甲骨文(也叫蝌蚪文)
甲骨文是人类祖先在从事生产劳动中,根据人的身体全身性动能动作而发明创造的一种形体象形文,犹如蝌蚪一般形似,所以又叫蝌蚪文、象形文等文子记载!把它刻在动物的甲骨上面!
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时期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甲骨文有的把它刻在青铜器上。把整理过的经文刻在贝叶、贝叶经上;可以保存上千年。这是印度人发明的完整贝叶加工方法。是用铁笔刻字后,再刷上墨汁。
甲骨文是商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甲骨文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二,青铜器文
在青铜制器物上刻上文字,好处是耐用、耐磨、不易退化,易保存(在此不做赘述。)
三,竹简文(简称简牍)
竹简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文字刻在经过加工的竹质竹简上,然后把它有用线穿连起来,可卷可折,阅读打开匀方便简洁,但它的坏处是携带笨重,文字容量有限,储存堆放也相当不易。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经过加工打磨),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去了内黄片)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古代计量,一尺等于22.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
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也为今后考古研究竹简文提供相当的依据!
四,植物纤维、丝帛文
是用一种特制的植物肉置纤维片(经过特珠加工处理),丝绸软片薄料(柔软韧性强),在其上面用上好的毛笔(狼毫丝毛)书写文字,易保存耐用;关键是阅读翻卷不易,较为麻烦!
五,造纸术(四大发明之一)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作为四大发明的造纸术排在首位,足见造纸术的举重轻重地位,为文字的书写和储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造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茧丝漂洗的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在这里,须要特别感谢和敬重的造纸术的发明者——东汉时期的蔡伦。 其本身就喜欢发明创造,在他宦官的长期生涯中,对纸质造技术也是相当看重;于是他开始对造纸进行研究,结合之前所学的造纸、养茧抽丝等技术,一步步进行推演实践,后来经过无数次失败以后,蔡伦终于研制出了新的造纸术!成为一代造纸术的先躯和先圣!值得后人景仰和称道。
从商时代的甲骨文至今已有三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记录可考为证,而蔡伦(东汉元兴元年~105年)发明的造纸术距今只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两相对比可以清楚的知道是先有文字而后纸张的准确定论!
谢邀!
经查阅资料分析,我认为是先有《纸》字而后有纸。具体分析如下;
一、纸字的来历;东汉学者许慎,曾经对“纸”字作过分析,认为《纸》字的最早出现和丝织品有关。其著作《说文解字》云:“纸,絮一苫也、丝滓也”,故而纸字从“糸”之意、从“滓”之音。按现代字型偏旁部首分析,“纸”字的左边是“纟”旁(纟同古体字 糸 旁,也侧证和丝的来历有关),右边是“氏”字。古时候《氏》是人或妇女的代名词。也就是说最原始的《纸》指的是属于丝一类的絮积物,絮是丝织作坊的女工在水中漂絮以后得到的衍生品。据此分析结果得知,《纸》这个字早就存在,秦代以前就有了,但此《纸》非彼《纸》并没有利用于书写!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用于书写记载功能才被赋予了真正的纸含义,才成了名副其实的纸。
二、公元 105 年(元兴元年,汉和帝刘肇年间),蔡伦将造成的纸张献给朝廷,受到皇帝的赞扬从此天下尽知,并得到推广。蔡伦的造纸术,对我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意义重大影响千秋万代。时至今日,仍是无法估量纸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及其价值。因此,蔡伦在中国和人类历史进程带来巨大影响的人物名单里,应占据首席或近乎于首席的位置。
传统上都是锡箔纸,但现在都用铝箔纸来替代了。这是因为现在说的铝箔纸大多数是使用真空镀膜技术制造的,造价比较低,化学性能比较稳定,锡箔纸大多数是使用机械压延法制造的,价格较高,使用远不如铝箔纸广泛。 锡箔或者铝箔包装巧克力和香烟的主要作用的密封、防潮、避光,还有一定的保温隔热作用。 例如巧克力,一般说来,巧克力最好是买了以后立即食用,若真要保存,最好放在温度为12~18度的地方,应避开光、水和异味。在这样的条件下,巧克力内的油脂结晶可以保持稳定,产品坚实带有脆性,外表保持光亮的色泽。贮藏时间一般可达到4个星期以上,优质的黑巧克力比牛奶巧克力和白巧克力可存放时间更长一些。工厂生产的巧克力保质期通常在1年左右,而那些手工制成的新鲜巧克力甜品,则最好尽快吃掉。虽然巧克力不容易腐败,但是当温度到了摄氏20度,里面的可可脂的成分就会融化并且开始分离,再次冷冻就会在表面凝结一片白色的霜状物质,影响风味。所以巧克力一般使用锡箔纸包好,平时放在冷藏室里保存。其次,环境最好保持干燥,最大相对湿度为65%。空气内水汽对巧克力质量的影响很大,特别贮藏时间较长,没有达到密封的巧克力制品很容易出现所谓的霜化现象,甚至吸收水汽后变质。冬天是最适合品尝巧克力的季节,若大气温度低于20摄氏度时,只要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地方即可。夏天温度较高时,放于雪柜下层冷藏室,不要放在冷冻室。另外刚从雪柜里取出巧克力时,请勿立刻打开,让它基本回温到室温再打开,巧克力的外层就不会凝结水雾影响外观和口感。
一、通常普通名片常用的是300克铜版纸。
二、印名片纸的种类有:
(一)平面卡_300克铜版纸
铜版纸的特点在于纸面非常光洁平整,平滑度高,光泽度好,是市场上名片的常用纸张,一般市面上85%都是300克铜版纸名片,不但价优且质量好。它除了纸面平整、白度高外,还使印出的图形、画面具有立体感,因而铜版纸广泛地用来印刷画报画册、名片、风景画、精美挂历、人物摄影图等,铜版纸是印刷厂主要使用的纸张之一 。
(二)荷兰白卡、莱尼卡_250克
白卡纸的特点是一种坚挺厚实、用量较大的厚纸。从前有人拟以定量为基准划分:纸张、卡纸和纸板;白卡纸还要求有较高的挺度、耐破度和平滑度,纸面平整、不许有条痕、斑点等纸病,也不许有翘曲变形的现象产生。白卡纸的主要用途:印刷名片、证书、请柬、封皮、邮政明信片等。
(三 )亚膜、光膜_300克
哑膜纸名片采用纸张为300克铜版纸或白卡,印刷后上哑膜,不但具有铜版卡的特性,还具有超级强度与质感,手感非常舒服,名片厚挺、可防水防脏,推荐用户印刷此纸张。目前市场上比较高档的腹贴名片,大企业定制比较多,都发放此类哑膜名片。
光膜纸名片采用纸张为300克铜版纸或白卡,印刷后上光膜,不但具有铜版卡的特性,还具有超级强度与质感,且色彩更加亮丽。因为表面贴的是光膜(俗称亮膜),比较光亮的一种膜,可返光
(四)哑粉纸_250克
哑粉纸的特点采用表面涂布层经过哑光处理,不反射光度,印刷色彩饱和,是一般国外彩色印刷的比较常用的纸张。印刷上色不张扬,哑光效果。
考试试卷常用的是A3尺寸的纸。相当于A4纸的两倍,也就是俗称8开的纸。依照长度和宽度不同分类,A3规格:297×420mm、A4规格:21*29.7厘米、B4的规格:25*35.4、B5的规格:18.2*25.7。
扩展资料:
常用纸张按尺寸可分为A和B两类:
A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度纸,整张纸的尺寸是889*1194mm,可裁切A1(大对开,570*840mm)、A2(大四开,420*570mm)、A3(大八开,285*420mm)、A4(大十六开,210*285mm)、A5(大三十二开,142.5*210mm)……
B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正度纸,整张纸的尺寸是787*1092mm,可裁切B1(正对开,520*740mm)、B2(正四开,370*520mm)、B3(正八开,260*370mm)、B4(正十六开,185*260mm)、B5(正三十二开,130*185mm)……
纸张按种类可分为新闻纸、凸版印刷纸、胶版纸、有光铜版纸、哑粉纸、字典纸、地图纸、凹版印刷纸、周报纸、画报纸、白板纸、书面纸、特种纸等。
不是的。信格是单面的,用于手写。A4纸一般用于打印。
普通的信纸与普通的A4打印/复印纸相比,应该是信纸便宜一点。但是有很多特种信纸就不好说了,比如带香味的信纸、特种纸张制作的信纸、仿古或仿羊皮的信纸、鹅毛笔专用信纸、手工制作的信纸等等都是比普通的A4纸贵得多的。
我们所说的a4纸一般指的是国际标准iso216定义的,尺寸为210mm×297mm大小的纸张。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使用的a4纸都是采用这一标准。a4纸也是我们平常办公时打印最常用的纸张,不能直接说信纸是a4纸,但是a4纸是可以当做信纸来写信的。
A4纸虽不称为信纸,但把它作为信纸使用也是可以的。A4是纸张的规格,A4纸是A4规格的国际通用标准的办公用纸,通常指打印纸或复印纸,规格为210x 297毫米,
比16开稍大一些( 184 X 260毫米)。
信纸是一种切割成一定大小,适用于书写规格的书写纸张。
信纸是由优质的木浆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适用于各年龄段人士使用。
据考证,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了纸的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已经广泛传播,在那时信纸就应该出现了。
到此,以上对于高中毕业证的纸质是什么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毕业证的纸质是什么纸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关于师范大学毕业证丢了怎么补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师范大学毕业证丢了怎么补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信阳师范学院学位证丢了怎么补学位证丢了怎么办?明确告诉你是不可以进行补办的...
大家好,关于中专毕业证书皮套图片样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专毕业证书皮套图片样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毕业证封皮怎么补救毕业证封皮破损,可以买一个塑封薄膜给他塑封上。如果想美观实用...
大家好,关于单位为什么需要毕业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单位为什么需要毕业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事业单位招考为什么需要报到证学设计,毕业证重要吗报到证交给单位了,单位用来干嘛,可不可...
大家好,关于川北幼专毕业证书图片样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川北幼专毕业证书图片样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2022川北幼专什么时候开学一、线上入学报到时间和流程新生请于9月12日前办理...
大家好,关于松田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松田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广东增城有几个大专1、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