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八四年毕业的老师范生,说实话当年选择师范学校还是因为家在农村,一个“穷”字了得。听说上师范有伙食费补助,毕业就拿工资了,就上了。其实按照我的成绩,如果家庭条件好,上个高中,考个重点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好在一路走来虽辛苦,但也知足了。学历上,先中师后函授专科到最后自学本科,不管怎么说合格了。调了几所学校,从初级中学到普通高中,现在在一所中专学校任职。教师资格最终也混到了中高。现学校在城乡结合部,离省城不远,二、三十公里就到市区了。娶了个商品粮户口没正式工作的老婆,只敢生一个孩子,碰巧是个男孩。一个人拿工资养活三个人,可想而知当年的生活有多么拮据。好在本人脑子不笨,在房价最低的时候,借钱买了几套房子,少了十屁股账,还了九屁股了,还欠一屁股账。现日子好过多了,儿子大学毕业接着就考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又考上公务员,老婆打工满十五年工龄,去年也拿到国家退休金了。还有几年我也要退休了,回过头来看,虽辛苦也值得。人一定要想得开,知足长乐。我经常跟老伴说,一转眼就老了,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把身体搞好,不给医院和孩子添麻烦就得了。
师范毕业转眼三十多年了,想当年在班里我也是个不老实分子,一心想找个女同学,摆脱农村苦力。也曾经给同班的女同学写了一封求爱信,女同学也约我谈了两次话,后来毕业了也没确定恋爱关系。再后来工作后,听说那位女同学改行从政,到了市政府上班,我的心彻底凉了。当初被分配到农村一所初级中学任教,偏远地方不好找对象,所以最后就找到现在的老婆。前几年在一个同学儿子的婚礼现场遇到了我的那位女同学,我们已三十年未见了,我一下子就没认出她,唉!都老了!可她的女儿才十来岁,后来有位同学说,我的那位初恋同学差点就单身了,她三十几岁才结婚。我心里窃喜,难道她一直在等我吗……?
从80年代初开始,为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开办了中等师范学校。直到1999年,中等师范学校完成了它艰巨而光荣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中等师范学校开办的近20年内,全国有300~400万学子在中等师范学校就读。
当年就读中师学校的都是意气风发,才华横溢,学习优异,出类拔萃的学子。
由于当时城乡差距很,加之中师毕业工作包分配,就端上了铁饭碗。所以,大部分农村家庭和城市贫困家庭的优秀初中毕业生都首选了报考中专,而当时的中师有优先录取的政策,只要填报了同意中师优先录取的孩子,最后都上了师范学校。
毕业之后,他们遍布全国各地,担负起基础教育的历史重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他们之中很多人,一生都守候在农村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生活过得清苦而艰辛,把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
二三十年过去了,中国基础教育从一个时期发展到另一个时期,一代中师生顺应教育发展需求,边任教边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历尽周折和艰辛,在砥砺前行中,为农村基础教育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一代中师生的存在,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
他们几乎撑起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的多半边天,真正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坚固基石。
时光如梭,一代中师生,已青春不再,子女已经长大成人,自己已步入负重的中年,甚至有一部分已到退休年龄。
他们之中,一部分人师范毕业不久就跳槽转行,一部分人离职下海,还有一部分人继续深造就读。但绝大部分人都定向回乡守候在基础教育这块贫瘠的土地上。
二三十年过去了,他们之中有一些人后来成了一些行业和单位的领导。还有一部分人成了地市级,县团级党政一把手,甚至还有个别人成为省部级领导。然而,绝大部分人一直都守候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就在今天,他们仍然是中国基础教育最牢靠,最有力,最值得信赖的主要力量。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成为学校的管理人员、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优教师。他们仍然是当下中小学讲台上的主力。可以肯定的讲,是他们撑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半个天!
二三十年已经过去了,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现在都还做着单纯的教育工作,过着平静而详和的生活。虽然绝大部分人生活过得也并不富足,但有吃有穿,有车有房,子女优秀,老人康健,过得也还算幸福。但也有一部分人,生活过得并不如意,辛苦一生,守候一生。
向一代中师生致敬!没有他们的奉献与牺牲,就没有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
老中师不是一代,湖南78年开始到83年通过高考进入的是一代,以后便是初中毕业进入的,两者学历相同但实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我是农民的儿子,所以那年高考取到师范满村子为我高兴,父母亲戚都说“做老师好,朝朝代代都会要老师”。直到走进师范,看到到处挂的横幅“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小学教师”之类,心里才难免凉凉的。
工作的第一站是一个大山岭的半山腰上,四个小学低年级班四个老师,除了自己另外三个都是当地的民师。学校离家十多公里,进校的路多是梯田的田坎,少量的青石板路。学校干打垒的几间土坯平房,四处进风,抬头看到星星点点的透光,下雨天就到处漏水。喝的水是山下稻田中一口泥井,春季雨下多了泥井水混浊反而喝口水都困难。此时,才深知“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
实话说,我们初高中并没学到多少东西。小学初中以学农为主,多数时间参加生产劳动。读初中那会早晨会割百把斤青草还附带为生产队放牛,下午放学后要包下家里的柴草兼带做好晚饭。但我们同龄的人基数大,当时120来人的生产小队同我一年出生的有13人。记得我高考当年县里先进行高考预考,约40%的高中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参加高考的录取比例仅3一5%,湖南大中专招生总量不足现在硕士研究生招生量的一半,这样算来当年能上线录取也是很不错的一类了。
我不说自己多才多艺,但自己当年高考100分的数学得96分,风琴口琴像模像样,水彩风景人物素描都拿得出手,作诗弄散文刚毕业就在县刊多有采用被吸收为县文联会员。但我工作的前几年还有高中同班同学抓紧读复习班,我被人支配得从这个山岭到那个山坳。
好在老中师们运气也有好的一面。那时合格学历的教师少,普九时我有专科学历就进了初中,高中扩招时我从省教院进修数学本科回顺理成章进入县一中任教数学。在工作的十二个年头脱了“孩子王”的皮。
老中师们大抵非四十年教龄不得退休。经历过低薪的80年代,60多元工资吃过3元多一斤的议价米。也经历过欠薪的90年代,领了本次工资下次再遇发工资又会是哪年哪月了。身份由国家干部到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再到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还时不时有人喊要敲掉铁饭碗。
老中师现在都快退休了,朋友:你的父母可否康健?你的孩子可否有个发展的平台成家了否?你的职称是高级还是中级?身体安好?!我想这一切都要看得淡,时代造就我们身处底层,我们只有认命!
不能以第一学历判断老中师生的水平,他们都是当年最优秀的人,有的已经退休;有的现在也是业务骨干或重要领导。
我教书30年了,提起老中师生,我心里是由衷佩服,我个人认为“包分配”的都可以算作老中师生。
1977恢复高考,许多人考上中师,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生力军,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那个时候,许多老师毕业以后出来就是学校的顶梁柱,尤其是有些人教高中,培养出很多大学生;而且他们还通过培训、通过函授提高水平,提升学历。也有许多人成了公务员,担任重要职务,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那个时候,农村家庭能够有一个考上中师,是村上甚至是乡镇的大事情,往往是一个村或一个乡镇的状元!
那个时候,一流学生初中毕业考中师中专。只要考上中师中专,就可以包分配,就吃皇粮国税,就有了铁饭碗;二流学生读高中考大学。
现在看来,上世纪90年初期的许多中师、中专生,都是清华北大的料(我就是80年代末期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曾经教过一个班,一二名读中师,当了初中老师;第三名读高中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现在已经是大学教授!
因此,“老中师生”是委屈的一代,默默无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中有些人已经退休,享受天伦之乐。更有有些人仍然在各个行业是主力军:有大学老师、高中、初中、小学老师,也有公务员,学校领导等等。
总体来看,“老中师生”素质高,工作勤奋努力,在各行各业都非常优秀!不能用所谓的“第一学历”来判断“老中师生”的水平!
年华渐逝,人已老去!老中师生们都已人到中年,甚至年过半百,但大部分依然奋斗在教学一线上。
我也是老中师生的一员,98年毕业,40岁了,中教一级。 我们这些中师生被后来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们戏称为“土八路”,说说我们这些土八路的生活:
1.大部分已经40岁以上了。
从2000年之后,中师生不分配工作,所以,所谓当年的中师生,指的就是2000之前毕业的。所以,大部分年纪都在40岁以上,也有小一点的,但也35以上了。
总之都已人到中年,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正是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去年,中师同学聚会,放眼一看,大家都已经老了,不再是记忆中的少年模样,男同学有了大肚子,女同学也有了白发和皱纹,瞬间就觉得时间真残酷。
2.另一半多是同行或者公务员或者医生。
当年的中师生大部分是女生。当年,我们班50多个人,8个男同学,到毕业的时候,这8个男同学都已“名草有主”了。其他各班也差不多这样,所以,当时就有一说法,上中师的男同学别的好处没有,就是容易找媳妇儿。 学校里,也不乏同行夫妻。
其实,夫妻都是教师,有诸多好处,从大的方面,人生观价值观相同,从小的方面来说,作息时间,生活圈子一样,还能在业务上互相帮助。
其他女教师的另一半是当地的公务员或者是医生,虽然挣钱不多,大部分生活都挺幸福的。
3.孩子还算懂事。
孩子大部分已经长大了,上大学上高中了,或者上初中了。个别的已经结婚生子了。 老师家的孩子成绩大部分还不错,我两个同学儿子高中都是重点高中全免,学习不是一般好,是特别好,但是这个不绝对,也有差的。
不管成绩怎么样,所有孩子在人品上德行上都不错,比较懂事有礼貌,这也是我们欣慰的地方。老师家的孩子,不能说都成才,但一定“成人”。
4.职称有高级,也有中级。
在工作上,很多都已经是学校的领导,独挡一面。虽然不像现在的大学生有那么高的理论水平,但是在一线摸爬滚打那么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村学校的校长几乎都是当年的中师生。
职称上,大部分都是一级教师或者高级教师。这么多年了,不能说大部分老师都已经是高级教师了,但有相当一部分是高级教师了。都还在工作一线,每天教书,和学生“斗智斗勇”。
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还没有取得高级职称,但也不要紧,因为,从今年起,在农村任教的老师,男30年,女5年的可以直接参评高级教师了。而大部分的老中师生在农村任教的时间都已经够了。
5.个别的已经去世了。
去年,一个教师患淋巴癌去世,同一年,我中师同学突然脑溢血去世,让人顿生兔死狐悲之感。都说教师的平均寿命低,早逝的多,真的是这样的。
都到这个年纪了,我们也该注意自己的身体了,工作要干,身体也要注意,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可不能提前挂了。
多出去转转,放松一下;和老朋友聚聚,聊聊家常,干活别那么拼,开始保养身体,枸杞保温杯可以用起来了(哈哈)!
最后,祝所当年的老中师生们幸福快乐!
到此,以上对于攸县90年高中毕业证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攸县90年高中毕业证图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关于师范大学毕业证丢了怎么补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师范大学毕业证丢了怎么补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信阳师范学院学位证丢了怎么补学位证丢了怎么办?明确告诉你是不可以进行补办的...
大家好,关于中专毕业证书皮套图片样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专毕业证书皮套图片样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毕业证封皮怎么补救毕业证封皮破损,可以买一个塑封薄膜给他塑封上。如果想美观实用...
大家好,关于单位为什么需要毕业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单位为什么需要毕业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事业单位招考为什么需要报到证学设计,毕业证重要吗报到证交给单位了,单位用来干嘛,可不可...
大家好,关于川北幼专毕业证书图片样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川北幼专毕业证书图片样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2022川北幼专什么时候开学一、线上入学报到时间和流程新生请于9月12日前办理...
大家好,关于松田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松田职业学院毕业证书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广东增城有几个大专1、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