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否则江苏和上海还真没事!
因为除了南京镇江江阴南通省内没有什么沿江的城市,上海也是在黄浦江两岸,作为太湖的下游,太湖的水位反而更加重要。
苏锡常三市在运河两岸太湖流域,南通已经靠近入海口了,汛情也与长江关系不大。江苏防汛与两湖不同,关键是长江南北的支流水位,比如秦淮河。江苏段长江干流江面宽阔,长江水位上涨没有那么急,干流防汛压力没有那么大,但是由于水位上涨和潮水作用导致支流排水不畅却容易造成内涝灾害。
江苏全省几乎全为平原地区,自古以来洪涝灾害频发,因此从古至今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而且江苏很多圩田地区有着原始的防洪意识,村落房屋道路会修在圩内地势较高的位置,洪水即使漫过圩堤,也只会淹没农田鱼塘,而不会淹没房屋。
其实现在长江洪峰过境之后,江苏的防汛压力却丝毫没有减轻。太湖运河的水位持续维持高位,流域雨水不断,我们老家的河水也上涨了许多,船只早已经无法通行了。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按时出梅,要不然怕还要有像16年那样的大水。
长江洪水,为什么不影响上海江苏?
长江流域有几个地方容易发生洪灾,分别是:
嘉陵江和汉江上游地带,鄱阳湖北部和洞庭湖沅江,以及澧水至中游荆江河段,这三个中心区就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几个高频区,最高的可以达到12.0%以上。
如果把长江上游和中下游进行对比,那上游区域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要小一些,并且,干旱也是中下游更容易发生一些。也就是说,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涝,长江流域的这些自然灾害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但是,长江洪水和长江流域洪水不是一个意思,长江干流自西向东经过了11个省级行政区,而长江流域则覆盖了19个省级行政区,六千多公里的长江水,滋养了近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
并且,长江洪灾往往也不是发生在干流上,而是支流上,如果是支流洪水,也就是流域性洪水,的确不会对江苏和上海这些地方造成多大影响,但如果是长江干流洪水那就不一样了,所以,长江江苏段也不止一次发布过洪水预警,就连轮渡航线也被迫停运。
实际上,由于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多为平原地形,再加上境内有很多湖泊,在古代中国,的确曾多次因为短时性强降雨而发生洪涝灾害,但如今不一样了,修建了那么多的先进水利工程,一般都不会有决口产生。再加上在长江进入到江苏境内以后,这些地方的河道十分宽阔,长江水的流动速度都变慢了,即便长江干流形成了洪峰,也会自然而然地因为变宽的河道而下降水位,然后汇入大海,这也是为什么江苏的洪水总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解决。
另外,长江的干流,首先是经过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然后流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然后才是江苏和上海。要知道,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这些地方,其实都设置了专门的蓄洪区,在这个月月初的时候,安徽桐城就已经有三十多座水库的水位超汛限,当即就采取了加紧泄洪的办法。
前面已经说到了,长江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而地处中国东部的上海,已经是长江入海口的位置,可以说上海近几十年的发展速度可以如此之快,与自身得天独厚的交通运输条件密不可分,不仅有铁路、公路、轨道和航空的这些运输方式,水路交通也十分发达。
在过去,当长江到了南京以下后,就被叫扬子江,这一段流经的就是上海市和江苏省,也就是从镇江这里开始,江阴之后的河口段就变得越来越宽,而且长江水汇入大海以前,同时还有黄浦江的江水汇入其中,这个地方的江面很宽,江水也很深。
大家都知道,每年还没有完全进入炎热的夏季,长江流域的降水就会开始增多,差不多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些地方会因为短时性的强降雨而遭遇洪灾,目前四川省的多个地方就正面临这个问题。好在如今有了气象预报,提前预警的确有效减少了经济损失,也基本避免了人员伤亡的问题,所以,泥石流的突发性就更让人担忧一些。
虽然长江的水资源很丰富,并且也有南水北调工程往北方疏水,但实际上,如果把长江水量平均到长江流域人口数量上,其实占有量也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个丰富也不过是相对而言。
几乎每次南方进入汛期发生洪灾的时候,都会有人质疑为什么不把这么多水调到北方,要知道南水北调工程也是有自己的调用规则的,降雨量太大根本装不下,既然都装不下怎么往北调用,包括后来修建的三峡大坝,尽管它的确在防洪抗旱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也有预留的抗洪水位指标,并不是可以一直装下去,该泄洪的时候还是要泄洪,同时还要保证航运和发电的基本能力。
洪水可怕吗?这个问题,相信只要是经历过洪灾的人都会觉得可怕,正所谓水火无情,轻则破坏房屋和财物,重则危及生命安全,洪灾一定会给人带来损失,只不过这个代价有大小之分而已。长江洪水,更多的时候都是流域性洪水,干流发生洪灾还是比较罕见,如今修建那么多的水利工程,目的也就是为了缓解这些问题。
长江洪水主要影响长江中游,对下游江苏上海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近一个月,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期,各地普降暴雨,长江沿线各省都进入汛期。但江苏上海影响怎么那么小,而中游形成洪灾。
长江中游地区河道多,各地汇集雨量大,而且中游地区地势比较低,河道弯曲,影响了河道排洪。河道在有的地方比较狭窄。水流比较急。
再说江苏上海,这些地区在长江下游接近出海口,河道比中游宽了不少,河道成喇叭口,利于排水。所以水量比较平稳,没有中游那么湍急。
长江下游大多长江河道处于山谷之中,堤防压力小一些。
长江下游离出海口近,即使下大雨,排入大海河道多,不会跟中游一样全部汇入长江。还能分流长江部分洪水进入大海。
所以说长江的洪水对江苏、上海的影响小一些,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影响。
进入江苏的长江洪水,变得“安静与温顺”,并被纳入有效管控,自然也就无坏的影响了!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雪山,由西向东横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全长6387公里。
长江河网密集,支流众多,其中比较大的支流有:在攀枝花交汇的雅砻江,宜宾岷江,重庆嘉陵江,岳阳湘江,武汉汉江,九江赣江…等等。长江水量充沛,约占全国流量的三分之一。
长江流域广,支流多,且呈西高东低,落差高达6000m,受季风影响,雨带每年5月来到长江南岸,6月与干流及北岸相伴,夏季又多暴雨,干支流水量大,易使长江出现特大洪水,而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泥沙淤积,致使排水不畅,洪水超过长江有效容纳量,或长江堤坝决堤而造成洪涝灾害。
长江经过南京即进入江苏境内,又称扬子江,为长江下游与入海河口段。南岸线全长约400公里,太仓浏河口以下为上海长江岸线,长约50公里,北岸全长约450公里。其中自江阴以下为长江入海河口段,全长约200公里,此段为喇叭形,入海口附近为最宽,约80公里。
长江洪水成洪涝灾害首要因素是,长江水流量暴涨,而又排水不畅,导致洪水超过长江有效容量。
长江进入江苏已是长江下游与入海口河段,进入上海时已是入海口河段下游了,上面提到从江阴开始长江呈喇叭形,越往下走长江越宽,与东海交界处宽达80公里。也就是说无论长江上游来水量有多大,到达江苏,上海段时由于长江变宽,水位立马降低,并且都会急时排入东海,不会有迟缓或积蓄,使洪水超过长江有效容量的概率变得很渺茫。
形成洪涝灾害另一个原因是长江堤坝的倒塌决堤。
江苏长江堤防于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与80年代先后三次修筑石堤,并加高培厚。
1997年,江苏又进行江堤查漏补缺的达标建设,为期5年,共投入资金35亿元,随后又加投10亿,新建加固水下护岸105公里,干堤1088公里,使用土石方1608万立方米,使长江堤坝比设计的洪水位高2米。
除修筑高质量,高标准长江石坝外,尚在长江两岸植林造林,对长江堤坝进行防护,到2025年长江沿岸江堤绿化宽度不少于30,将长江两岸建设成千里景观防护林。
综上,长江洪水进入江苏水道变宽,“脾气便没那么急燥”,再加上高质量的水道将其纳入有效管控,发不起脾气,变得安静且温顺,当然也就没坏影响了。
江苏上海都到入海口了,江面宽阔,排洪通畅,而江西湖南湖北这三省就不一样了,江面狭窄,而且汛期一到江水水位上涨,比周边水体都高,而周边水体如洞庭湖鄱阳湖作为所在地区水体汇集处,也有多余的水,而长江还不断倒灌,这些水都拥堵在一起,排不掉。
到此,以上对于梅雨高中毕业证能够出国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梅雨高中毕业证能够出国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摘要:本指南全面解析了材料证明书的出售流程,包括如何了解、撰写和交易。本指南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技巧,帮助卖家了解如何撰写有效的材料证明书,包括证书的基本结构、必要信息和格式要求。还介绍了交易过程中的注意...
摘要:,,本文介绍了专业技术职务证明书的撰写方法。该证明书是用于证明个人在专业领域内所担任的职务及技术水平的重要文件。本文提供了证明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职务名称、聘任时间、工作职责和...
3+2在高中有没有毕业证按照教育体系的规定,没有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则没有完成正规高中教育,所以说高中并没有毕业证书通常来说,获得正规高中学历的学生,必须完成高中的全部课程要求,并且参加高中毕业考试,通...
摘要:蒸汽管道维修质量证明书是对蒸汽管道维修工作质量的书面证明,一般包含维修时间、地点、内容、所采用的工艺及材料等信息。证明书应简洁明了,写明管道维修后的质量状况,如管道无泄漏、运行稳定等,并由维修单...
为什么有很多公司招工的都要高等文凭?什么研究生,本科生,最次的还得是个大专证学历是敲门砖上学不努力。努力找工作,没有错。我原来也觉得有实力的人走到哪都发光,后来明白真正有实力的都是你不动别人就去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