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宁都师范,创建于1914年,原名江西省立第九中学,首任校长为前清进士邱璧先生。1925年易名为省立第十一中学,1936年更名为省立宁都乡村师范学校,1946年改名为省立宁都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江西省宁都师范学校。 江西教育学院赣南分院是一所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在宁都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具有大学专科招生资格的公办高等专科院校。分院以开设符合小学师资方向师范类专业为主,同时兼办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非师范专业。经批准招收高中起点的学生实行三年学制,招收初中起点的学生实行五年学制。分院与宁都师范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办学模式。位于赣南之东北宁都县城,座落在翠微峰之南,梅江河之滨,东临蜿蜒流淌的梅江水,西眺风光奇丽的翠微峰,南有宝塔山麓青松翠柏的幽静,北有昌厦公路与319国道交汇的繁华。校园占地面积400余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科技楼、图书馆、学生公寓、综合楼、礼堂、膳厅等一应俱全。校园内碧草如茵,花团簇锦,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清代进士邱璧先生放弃江西省审计处处长的官不做,回宁都创办江西省立第九中学,亲任校长,该校即为宁都师范的前身。1936年,改名为省立宁都乡村师范学校,1946年正式命名为“江西省立宁都师范学校”。学校虽几易其名,几番搬迁,饱经沧桑,但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如,解放前曾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的周邦道行政管理是宁师毕业,也是学校第五任校长。台湾清华大学核物理专家曾德霖、台湾大学教授黄群英、华中师大副校长邓宗琦教授、湖北师院党委书记周维新,还有省内外大中专院校的一些教授,都曾是宁都师范毕业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国简师和瑞金简师相继并入宁都师范,学校生源除来自本赣州地区外,还扩展到吉安、抚州等地区,以及福建、广东、湖南等省份,学生三千多人,誉“中南第一”师范。1958年,增设了师范大专班。六十年代初成为全省四所省属重点师范之一。“文革”期间大中专一度停止招生,宁都师范于1973年复办,是全省最早复办的中师之一,后又设了瑞金分校。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3年以来,学校提出了“爱国爱校,求实求真”的校训,确立了“勤奋、严谨、团结、进取”的校风,古老的宁都师范焕发出青春的生机与活力。
近几年来,学校加大投入,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建设。学校校园网、计算机和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普遍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和管理中。有先进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有计算机360多台,单人琴房130个,钢琴30架,现有藏书15万余册,各种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近1000万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14人,专职教师130人,其中高级讲师36人,讲师63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6人,形成了一支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分院现有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学前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在校学生达4000多人。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近百年来,学校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风与学风,以教学见长誉称于省内外。省、市各级政府多次授予:“办学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1989年至今连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江西省文明单位”,近十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种奖励100余项。
编辑本段硬件设施
宁都师范探求发展的半个世纪,为国家培养各类教师和各种人才二万多人。宁都师范立足于建设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为赣南的教育作出贡献。近几年,学校先后征地,校园面积扩大到430亩(其中校本部110亩),正在规划新校园增加面积1000亩。现已建起了绿草如茵的有4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设计科学的膳厅礼堂,装饰优雅的艺术楼,以及教学楼、科教楼、教工宿舍楼、学生公寓,总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设有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电教室,安装有校内闭路电视网络系统。彩电进教室,电话进宿舍,部门办公初步运用微机管理。
编辑本段软件设施
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订阅各类报刊400多种。宁都师范为正县级事业单位,现有校长1人,党委书记1人,副校长3人。设有党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教研室、实验室、图书馆、保卫科、团委、工会、勤工俭学办公室等12个中层机构。有教职工163人,在职教师中有高级讲师21人,讲师37人,助理讲师43人。目前,学校引进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公派去师大脱产攻读教育硕士6人,还资助2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培训,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近几年,学校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重视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1999年,学校经国家劳动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批准,设立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成为赣南的计算机培训基地。2001年3月,省教育厅、省发展刻划委员会决定宁师试办“3+2”分段学制,培养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学校现设有大专小学教育、英语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普师、幼师、普师英语、普师计算机、经贸英语、工艺绘画等多种专业,面向赣州市18个县市区招生,在校学生达到2600多人。宁都师范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校容校貌更加秀丽。1997年以来,学校被评为省卫生庭院单位、省园林化单位,自1989年起,学校连续6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在当前师范教育体制三级逐渐向二级过渡的形势下,宁都师范正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创新,以更快的步伐,谋求更大的发展。资源整合(与赣南教育学院筹办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7年12月26日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和2008年1月18日市委三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议决定,整合赣南教育学院(赣南师院师范专科部)和宁都师范学校的教育资源,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校园区内建设学院新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该建设项目的业主单位是赣南教育学院,主管单位是赣州市教育局,建设地点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校园区、105国道以东、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以南,占地1000亩,学校建设初期规模为在校学生约10000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项目于2008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
必要性
筹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赣州是江西的南大门,是江西省最大的设区市,辖18个县(市、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39379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3.6%;全市人口845万,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改革开放伊始,赣南成为全省最早的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经济建设走上了快车道。但是,赣州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整合两校资源筹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面向老区、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山区,服务基础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筹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007年,赣州市尚缺小学教师5000余人,尚有小学代课教师3331人,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相当突出。筹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有效解决小学、幼儿园新教师的培养和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问题。
筹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适应国家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政策的需要。地处我市的赣南师范学院面向全国招生,主要培养初中和高中教师,无法满足我市小学和幼儿师资培养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精神,筹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可进一步优化师范教育配置和布局结构,实现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过渡,提升办学层次和提高办学效益。
可行性
一方面,省政府对我市的申办工作一直十分重视,今年已将设立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列入江西省“十一五”学校布局规划报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多次到学校指导,督促我市加快申办工作步伐。
另一方面,盘活两校资产可基本解决建设资金。赣南师院师范专科部现有校园面积252亩,校园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开发商住楼的好地方。经初步评估,如将土地规划为商住用地,土地价值约为1.51亿元(按60万元/亩估算),如将土地公开拍卖,预计可以拍到2亿元以上。宁都师范学校及其农场共有面积440亩,地理位置优越,改为商住用地价值约为1.32亿元(按30万元/亩估算)。若市政府允许将两校的盘活资金用于新校区建设,可基本解决建设资金。
两校教育资源整合后基本具备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学条件。赣南师院师范专科部前身赣州师范学校以及宁都师范学校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赣南师院师范专科部固定资产总价值7780万元(不含土地价值),近五年来,已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基础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的添置;赣南教育学院并入师范专科部后,两块牌子都在招收全日制大专生,2007年在校生已达5272人。宁都师范学校教学仪器设备价值600多万元,图书资料12万册,2007年在校生有4201人。两校现有专任教师313人,教授、副教授36人,高级讲师39 人,专任教师中获得硕士学位的43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18人,基本满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两所学校整合,优势互补,可基本满足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申办条件。
为增强全县中小学校师资力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录用2015年应届毕业的五年制师范定向培养学生到我县中小学校、幼儿园任教。为确保录用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录用对象及条件
2015年应届毕业的五年制师范定向培养学生(预计38名)。具体条件如下:
(一)中招录取当年(2010年)与宁都县教育局签订了师范定向培养协议书。
(二)取得定向培养学校的五年制师范类专科毕业证书,取得相应层次教师资格证书。
(三)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有事业心、责任感。作风正派,学习刻苦,表现良好。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录用。
1.没有回本县顶岗实习的。
2.顶岗实习不服从安排,不遵守纪律,实习成绩不合格的。
3.在就读期间受校纪处分未满规定年限或因违法问题正在立案审查者。
4.有重大疾病,不能坚持正常教育教学工作者。
二、报名
(一)报名时间:2015年6月24日—6月30日。报名截止时间为6月30日下午6:00,逾期不受理。
(二)报名地点:县教育局四楼会议室。
(三)报名及资格审查办法:
1、在规定报名时间内,符合报名条件者需本人到指定地点报名并提供以下材料。
(1)《宁都县2015年录用师范定向培养毕业生报名登记表》(交一份,见附件)。此表在宁都教育网自行下载、打印。
(2)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教师资格证原件及复印件;
(4)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5)普通高校毕业生报到证;
(6)毕业实习(顶岗实习)鉴定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以上材料复印件一律用A4纸单面复印。
2、对报名资格审查合格人员现场采集照片以制作面试准考证。
三、面试
(一)面试时间:2015年7月底,具体日程安排见面试方案(7月20日前后在宁都教育网公布)。
(二)面试地点:宁都中学。
(三)面试形式:音乐、体育、美术为专业能力考核,其它学科为说课。面试具体要求见面试方案。
(四)面试成绩:各学科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线。
(五)面试成绩排名:参加不同学科面试的人员以面试成绩高低顺序排名。如遇面试成绩相同,则按以下次序确定排名顺序:语文、数学、英语、幼教依次优先,同学科人员面试成绩相同的,抽签确定选岗先后顺序。
四、录用
面试成绩未达60分者不予录用,面试成绩60分及以上者全部录用。
拟录用名单将在宁都政务网、宁都教育网公示5天(8月1日—5日)。公示期间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违纪舞弊者,一律取消其录用资格。
拟录用对象需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江西省申报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执行。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录用资格。
公示期满无异议,体检合格者,正式办理录用手续,通过按面试排名由高到低选岗办法,安排到农村中小学或幼儿园任教。选调录用人员一律实行人事代理制,列入编制管理。
五、其他
本方案解释权归宁都县中小学教师招聘工作领导小组。
点击下载>>>
2015宁都县录用师范定向培养毕业生报名登记表.doc
宁都县中小学教师招聘工作领导小组
2015年6月18日
以上就是对于江西宁都师范学校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西宁都师范学校毕业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关于计算机如何考大专证书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计算机如何考大专证书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专科统考计算机考什么等数学,计算引论,高级语言程序,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1.大专...
大家好,关于计算机证书必须直邮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计算机证书必须直邮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证书直邮怎么申请证书直邮申请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即可:证书直邮申请方法非...
大家好,关于大学计算机必须考什么证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大学计算机必须考什么证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大学计算机需要过几级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学校是没要求考级的,有的话,一...
摘要:,,本模板为收入证明,适用于法院要求的正式格式。需要提供相关材料以证明个人收入情况,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工资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本证明旨在证明个人的收入状况,以解决法律诉讼中的相关争议问题。所提...
摘要:个人收入证明超过纳税起征点,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纳税起征点的挑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背后的真相与挑战,包括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个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