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蓝标

72年大专毕业证是什么样子的,人活到七十岁是一种什么体验

admin2025-04-0434

七十年代,专科和本科转正的工资是多少

保定市我是本科56元,老婆专科46元。我是从承德市调入保定市,承德市本科58元,开始企业按保定市标准,因为当时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后来给我又调回到58元。当时属于高工资了,1958年三级工才三十多元。当时消费很低,我有俩儿一女三个孩子,都是相差一岁多,青年路幼儿园是保定市最好的全托幼儿园,只有周日接回家,当时托儿费每月13元,三个孩子全托一个月共39元。除了养三个孩子,每月铁定给父母亲5元零用钱,父母亲可高兴了,父亲1974年去世,母亲1985年去世,真的很怀念他们。

微信号:663644321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978年才恢复高考,70年代、根本就不可能有专科和本科的毕业生,我是73年进入厂办的工人大学,后来的工大,76年毕业,但国家不承认我们的毕业证,1978年要重新回炉,考试合格再发国家承认的毕业证。1982年武汉一家学院机械糸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方案选取,院校的导师和老师都不敢参与,他们在文革期间都成了臭老九,都被批斗怕了,当年院方请我去帮他们做这项工作,每年5月到6月中,一去就几年,学生对我的印象非常好!毕业后很多人来珠三角工作,他们都来我厂探望。

俺记得俺爹有两个大学学位,中央大学和湖南革命大学。现在这两个大学应该倒闭了吧。不知道这两个大学是正式的大学还是山寨大学。也不知道这两个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大学毕业以后,他就一直在湘西地区基层做官。一直到70年代他下课为止,他的工资都是70多块钱每个月。

那时候总是觉得俺家的日子过得蛮阔的,比临家的孩子过得阔很多,经常有新衣服穿,临家的孩子要去走亲戚的时候经常向我们家借衣服穿。

可惜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多久。他老人家就下课了,可能是因为他老人家站错了队。他下课以后,我们就堕入了非常艰难的岁月。

这是我对那个年代唯一的记得。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实行工资制度改革,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物价和生活水平、工资状况,适当照顾重点发展地区和艰苦地区,将全国分为11类工资区。规定以一类地区为基准,每高一类,工资标准增加3%。就是说,同样的级别在不同地区工资是不一样的,越艰苦的地区,工资就越高,跟现在的情况截然相反,那时的工资是西高东低。按六类地区算,那时专科毕业定级月工资是47元左右,本科毕业定级月工资是52元左右。

七十年代我就读在一所规模较大的乡镇学校。学校含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层次有中师大专和大学本科毕业的教师。我老大也在这所学校任教,放学后教师总是三五成群在一起唠叨,讨论最多的是工资问题,我本无心去关注,听多了自然记得。海南在全国当时属于12类地区,补贴比其他地方略高。一个中师毕业生转正后工资待遇45元6角5分,一个大专毕业生转正后52元8角5分,一个本科毕业生转正后58元3角5分。

人活到七十岁是一种什么体验

刚过年,我七十六岁。这六年,我的体验是:

一,看破红尘,名利金钱是过眼烟云。为名利金钱而死,十分不值得。年轻时,为了名利金钱,不择手段,拼死拼活,现在看来,很不值得。尤其是那些为名利金钱,而把自己身体搞垮了,为名利金钱把自己搞到监狱里的人,更是不值得。

二,人过七十,身体每况愈下,才知道身体最宝贵。人过七十,能吃饱穿暖,能有一个好身体,才是最宝贵的。高楼别墅,金钱宝马,都是一堆废物。

三,知足者才能常乐,常乐就是幸福。人过七十,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尽量做到人老心不老,对生活感兴趣,有信心。这时候你才知道,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是多么重要。你与心无愧的并不是你有多大房子,你有多少存款,而是你这一辈子,是否做到了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了,做到了,就与心无愧了,就知足了常乐了。

四,正确对待疾病和死亡。人过七十,离死亡越来越近了,而各种疾病随时光顾你。面对疾病,坦然处之,能治的病就治,不能治的病就毅然放弃治疗,面对死亡,放声大笑。

五,年过七十,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其他琐事,就不要管了,因为你管,没人听你的。把自己管好,就是最大的胜利。

我是1951年的兔,已经七十一岁了,我的体验是:

人活七十古来稀,能活到七十岁这个年龄,退休金都拿了十年了,值了。

比起那些没到退休年龄就走了的人,更是心满意足,也更应该珍惜,感恩。

我们这一代人,普遍都吃过苦,受过累,而今老了,欣逢盛世,比起我们前一辈人,强的不是一点点。退休金年年加,祖国面貌日日新,喜逢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奋进,我们更感骄傲和自豪,充满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人活七十岁是一种什么体验?我虽然还没有到七十岁,但我已六十多岁了,曾经提前感受过七十岁老人的体验。

一.人到七十,都希望有个好的身体。

我到了六十多岁,每年都有那么几次有惊无险,惊心动魄的患病过程。而每一次的就医过程,就是一种艰难的体验。

排队,挂号,就诊,化验,取药。每一个环节,对于一个老年人,特别是七十岁的人,都是一种煎熬。

有家人陪着还好,如果一个人,那简直就是要命的事情。所以,身体的好坏,是七十岁的老人最为看重的追求。

钟南山,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一位受到国人普遍喜爱的耄耋老人。为了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健康,不惧高龄身躯,依然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些,都是因为钟老先生有一个硬朗的身体。

有句老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在古代,这个年龄的人可能是罕见稀少。而今社会,古稀老人已是极为多见,不足为奇的事情。

据资料显示,我国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将近两亿人。而七十岁的老年人数,也是日益增多。他们大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慢性病,这些疾病或多或少给他们的生活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这些七十岁的老人们,大都希望自己有个好的身体。而这些五零后的老人们,大都经历过60年那个饥饿难耐,缺吃少穿的年代。这也给他们今天的身体健康,多多少少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好在他们家中儿女,都已成家立业,不用他们过多的操心。他们所有的事情,就是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过好自己的生活。大多数七十岁的老人们,都开始参与锻炼身体,注重养生,讲究生活质量。

钟老先生为什么八十多岁的人了,身体还那么硬朗。这都是缘自年轻时养成的,爱好体育运动的习惯。篮球、游泳??、健身等运动场所,都有钟老留下的身影。

所以,七十岁的老人,除了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之外,还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看待家庭生活的好心态。你接着往下读一一

二.人到七十,都希望家庭幸福,儿女生活快乐。

七十岁的人,许多事情都已经是看的很开。而心中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家庭平安幸福,孩子们的生活安稳快乐。

但有些时候,孩子们的生活又是你无法左右的,更不是能按着你的意愿向前发展的。所以说,孩子有他们自己喜欢的处事方式,有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和老人们想的一样,否则这社会就会停止不前,人类社会也不会发展到今天。

有一年,我在新疆喀纳斯旅游,碰到了一位老年人。刚开始不熟,后来帮老人拍了几次照,慢慢就开始交谈。

老人告诉我,他今年七十岁了。老伴儿前几年走了,他一个人和孩子过。但由于和孩子之间,各种分歧太大,不得已而回家独处。

他就是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坚持己见,过多干涉孩子的家庭生活。如果孩子们没有按自己想法去做,他就很不高兴。

后来以至于孩子分手离婚,出现了他不意看到的结果一一女儿一人带着个孩子一个人生活。好在他女儿又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爱人,最终也了却了他的一块心病,结局还算圆满。

自从那时起,老人家就不再过多的管孩子的事情。关键时刻,说几句,听不听在孩子。

而老人则是闲暇之余,一只背包,竹杖芒鞋游四方。在家也是自己做饭,健身锻炼,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所以说,70岁的人了,在对于孩子们的问题上,多给建议,少给或不给决定。说归说,听不听在孩子们自己。该放手就放手,有时候你不放手也得放手。

有能力,经济上给于一定的帮助。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好自为之。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要拥有一个对待生活的好心态。你接着往下看,下图这位上海的杨大爷。

三.七十岁的老人,要有一个平和良好的心态。

这位上海滩的杨大爷,健身达人,网红名人。这就是一位心态很好的老人,时尚新潮,思想超前。

健身是老杨一生最大的爱好,俊美的身姿,完美的肌肉群。让许多年轻人都望尘莫及,羡慕不已,更不要说老年人了。

另外老杨对各种新潮服饰,时髦鞋帽也是情有独钟。这一切,都是缘于他一个极为轻松豁达,舍我其谁,唯我独享的好心态。

心态,在当今社会,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七十岁的老年人都很重要。在职的年轻人,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

如果有个好的心态,可能就可化解许多不利因素,看问题也会冷静坦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杭州灵隐寺内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是一种多好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对人对事,对待生活就会豁达敞亮,通透释怀。

七十岁的人也是一样,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遇事想不开,该放下的放不下。

我的一位老朋友,六十多岁。孩子也已经成家立业,孙子也上小学。按理说家里没什么负担,这个年龄的人了,也该多为自己想想,该享受的就要享受。不然的话,不是白来这世上一趟。

他不,省吃俭用,这也不舍得,那也不敢花钱。除了存钱,他已经忘了怎么花钱了。十几年的衣服,现在依然穿在身上,从来不愿意给自己添件衣服。要知道,年轻时他可是在朋友中间穿着最时髦,打扮最时尚的一个人。但现,居然成了守财奴,变得一毛不拔了。

所以说,七十岁的人要心理平衡,一定不和别人比高低。是自己的终会有,不是自己的莫强求。平平淡淡才是真,安安静静才最美。

但一定要学会,对自己好一点,而且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不要嘴上说说而已。

结束语

七十岁的人都想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来这世界一趟不容易,谁都想多停留一些时光。

但现实是,七十岁的人们,大都从坚苦岁月走过,错过了养生保养身体的好时光。今天或多或少身体健康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年龄带来的必然结果。

所以说,七十岁的人最好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家庭、子女、爱人之间的关系。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放手时就放手。要学会善待自己,满足自己的一些愿望。想吃就去吃,想穿就去穿。来日不长,只争朝夕,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这才是人活到七十岁之后非常美好的体验!

一一@瘦马7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您满意,谢谢您的阅读,喜欢我就请关注点赞!

图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删。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位年过七十岁的老人,到这个年纪,对生活和生命的体验如下:

第一、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真正悟透了它的真缔。古人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知道一个人从岀生到走向死亡,这个是大自然的必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打破这个规律。人能够唯一做到的,来到这人世间,大大小小,多多少少能够为这个社会作点贡献。我从教几十年,桃李遍天下,也算没有白来这世界一趟,也为我们的民族繁荣昌盛,为我们的祖国奉献了一点微薄的力量。我是一个平凡的教师,我能夠做到的仅此而已。回忆当年在三尺讲台,虽然是面对学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其辛苦付出,那张“先进教师荣誉证书”背后,许多辛苦的事情,常人都难以置信。特别在广州某大学的讲台上,我几乎每节课讲完,汗水湿透衣背,每下课了就跑厕所换衣服。

第二、有生之年,把健康摆在第一位,旅游和健身爬岳麓山,构成了我的全部生活,这个是我的第二个体验。我喜欢旅游,我把旅游当成了我的全部生活。我想告别这个美好的世界之前,尽最大可能看看外面的世界。从去年七月开始,我背包从长沙出发,历经贵州、云南、重庆、四川、陕西、北京、海南、广东等省市旅游,于今年元月中旬才返回家中。时间长达半年多之久,在旅途寻找远方和诗,把旅游当成快乐的生活组成部分。回家后每天去爬岳麓山,步行十多公里,坚持常年不懈,目的一个,为了晚年更健康、更幸福。尽可能不给子女因自己身体健康原因带给他们麻烦。

第三、正确对待病痛,积极治疗,积极锻炼,不背包袱,心情舒畅地过好生活的每一天。作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各种常见的老年病几乎人人都有。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等各种老年病,不仅仅折腾着自己身体,甚至不打招呼的夺走老年人的性命。我一个经常伴我出国的朋友,因为冠心病,一觉醒来就没了。我们老年人必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过好每一天。每天坚持力所能及的锻炼,积极治疗各种老年病。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快快乐乐。

以上就是我的体验,供各位老年朋友们参考。

请各位关注。

人到七十是一种什么体验,我今年七十六周岁,七十走过了六年。有什么体验,我还是有发言权。过去常说: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就不以然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医疗有保障,活到七十就算不了什么。八十岁以上的老大哥,老大姐有的是。不过,七十过后,身体上的部件逐步老化消退,腿脚就不如从前,记忆减少,耳也开始听不进,牙也脱落,抗寒也不行,棉衣穿的早,脱的晚,各种疾病开始盟芽。总而言之,这就是老了。面对这些问题,必须要面对事实,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朝前看,儿女们也年这四十开外了,孙儿孙女也長大成人。他们受到了良好教育,有高学历。当我知道我的孙子考上了博士生时,我高兴的一晚上合不上眼。七十岁,赶上好时候,搭上了晚班车。小孙子给我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教我微信和上关注头条。他在国外读博,每周未凌晨两点半后与他微信聊天,互相交流,有时还视频讲话。我每天的生活有规律,心情也愉快,真想再活五百年,看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強大,人民的寿命更加长寿。


30年前的大专学历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国民素质情况:

1、30年前的今天国家刚刚恢复高考,考上的大学基本都是铁饭碗相当于今天的博士生。

2、当时国家的政策都比较优越,现在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9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未来高中,大学都会普及,不能与当时的大专学历相比,社会背景不同。

谢谢您的邀请,记得关注我哦,囚徒的眼泪

时(年)代不同不好作比较。1983年之前的高中毕业生的学制是两年,83年之后的则为三年(83年高中沒有应届毕业生)。

刚恢复高考那会高校均是本科无专科,由原来地区师范学校(中师)升格而成的师范专科学校(师专)即为大专,同时还有高中中专(大中专)。师专与高中专都是招收分数不够本科的高考生,学制均为二年。

1981年高考,安徽省采用全国统一试卷,大学、中专一条龙(先大学再高中中专)录取;大学最低380分,中专最低360分(文理总分都是520分)。

那会省(部)属大中专(尤其工程技术类)的学生毕业时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大专水平,与同专业的本科相比专业课程几乎一样仅仅学的理论少些。后来医学院校有了专科(医专),其学制为三年(本科至少五年)。

随着扩招取消了高中专,增设高职当作大专,本科分一本、二本、三本;不少大中专改成一本,师专升为二本。

恢复高考早期全国大学、高中中专报考、录取总人 数:七七年540万招收27万,七八年610万录40万,七九年468.5万招28.4万,八O年333万录28万,八一年259万招收28万;只有八一年的录取率超过了10%,之前数年仅仅百分之几。近年来高考录取率达80%;2017年985、211共招收45万;2019年研究生报考290万人,招收72万,录取率25%。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当年的大中专、大专毕业生,其智商(能力)不比如今的研究生及211院校的学生低(差)。换句话说:那时取得高中专、大专学历比现在取得研究生学历还要难,还要稀罕、“值钱”。

30年前大专学历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看到题主这个问答题,我就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讨论的诸如:给你一千万,再给一个美女,你二选一选什么;给你一千万,你会退职不工作吗?……(求原谅,我犯忌讳绝对不是想攻击谁,只是想讨论这种现象)。这样的一些问题,虽然可以了解一些人的价值取向,但以假设为前提,或者是事过境迁的事,我个人认为,讨论起来没有多大意义,我对这样的一些问答题老是觉得有些无话可说。

下面回到本问答题。

要说30年前大专学历和现在学历的比较,我谈几点看法。

76年文革结束,77年邓小平前辈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恢复了高考,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国家步入拨乱反正、百废俱兴的康庄大道,国家需要人才,特别是上层建筑高层次人才,那时大学刚恢复不久,学校少,在校学生少,因此因文革荒废了学业的考生万人挤独木桥,涌向高考、中考的大门。那时能考上大专的真是凤毛鳞角,在当时的青年中,千分之一都有可能是一个保守数字。支持他们信念的,一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毕业后可以端上“金饭碗”、吃皇粮。这样的一批人现在已退休和正处于退休前夕。而现在的大学,经过三十多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已成为一个高素质国民的一个相对高要求。如果单从文化知识的角度看,现在的大学学历和30年的大专学历应该是伯仲之间。

通过老一辈的人,可以得知,三十年前的专科录取分数线在480多分,如果要用现在的学历来衡量,我觉得是一本。三十年前的本科生,换算现在的学历,我觉得是985、211学校的学生。以前的本科生稀有程度跟现在的名校学生一样,所以换算下来,三十年前的大专学历在一本左右。也有人会认为,以前大专的学历在末流211这样子。这也说明了以前的大学学历含金量很高。说起现在的大专学历,得不到那么大的认同以及含金量。

三十年前也是高考恢复没多久,对于一些高中生来说,是上大学的机会来了。因为高考被取消一段时间的缘故,当年很多的高中生不能去到大学读书。也因为大学教育刚刚恢复,录取率很低很低,想要考上大学,难上加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容并不过分。而考上大学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努力程度绝对远超同龄人,在2017年,大学毕业生达到了800万左右,与1980年相比,增长了二十多倍,接近三十倍,可见录取比例增长不少。

那时的大学生在校园里没有什么电子设备给他们玩,在校园里面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读书,课余活动的时间很少。随着2000年网吧的普及,不少大学生渐渐沉沦其中,才有了通宵玩游戏的人。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以前的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比较有限,不像现在有多种方式可以获得知识。其实三十年前的大学生为何在含金量上很高,也是因为当时的大学生独立性很强,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现在具有这种能力的大都在一本及以上的高校。

所以,三十年前的大专学历大概在一本学历左右。这也只是个人的一个观点,也会有人说以前的大专学历跟现在的差不多,欢迎有不同想法的可以在评论区探讨一下。

大专学历啊,都一样的。学历放三十年还能自动升?

只是三十年前的大专学历人家是认真读的,学到了东西,三十年前他读的大专可能已经是现在的211或者985了。

然而现在的无论你什么学历,有真才实学的少了。毕竟学历只要考考试,有的人是就适合考考试的。

35年前的大专学历,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大专永远是大专,不会因为几十年了就变成本科。学历只能证明你当年在校三年所学的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以及你学习的水平。至于毕业后你的专业水平,那另当别论了,有助理讲师,讲师,副教授,教授来评价你工作后的专业水平。不得不承认,科技在发展和进步,你当年大专所学的很多专业技术到现在已经淘汰,比如几十年前没有数控机床,当年你肯定就学不到,而现今的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就有数控机床的课程,你能说,你当年所学比现在的大学生水平高吗?学无止境,你当年的大专学历只能证明你在校三年的水平,如果仅就那三年所学,你真的不可能比现在的大专生强。如果你毕业后继续专研技术数十年,那你应该至少是个副教授水平,可以教大学生了。

35年前的大专也就是1983年,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这是大前提。

举个真实案例,我家二舅是1980年上的大专,3年,二舅家在农村,而且我们家成分高,知道历史的都知道,当时成分高的家族是很有压力的。上了大学后听说生活也有压力,生活,经济方面。不跑题了言归正题。

毕业那年,听姥姥说,它们当时大专毕业也是包分配的,而且由于在河北,唐山地震没几年国家正大力支援唐山建设,所以听说如果去唐山的话可以随意选择部门,如果去好的城市就需要按专业分配,所以当时的大专按现在来说可以和国内任意名校媲美,毕竟当时全国也没几所大学

到此,以上对于72年大专毕业证是什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72年大专毕业证是什么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推荐阅读:

软通动力员工收入证明详解

工行银行卡流水打印次数详解,打印次数与操作指南??

揭秘装饰公司收入证明真相与细节,专业模板解析??装饰公司收入证明全解析?

实用指南,雇主收入证明样板大全及撰写技巧图解指南??

泰安银行收入证明详解,如何开具收入证明???攻略分享!

房屋收入证明违约揭秘,保护您的权益,了解真相如何撰写

聘用关系证明书的深度解析,重要性、格式、法律效力全攻略

?公司要求学历证明原件去验证,我该给吗?为什么招聘需要学历证明?

苏州核酸证明书,守护城市安全与健康的必备证明查询指南

流水号查询所属银行详解,查询方法、限制与安全性探讨

揭秘,如何打印银行流水账单?这些地方帮你搞定!??

干细胞治疗,医学之光——干细胞证明书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及图片概览

揭秘银行流水与异地交易,能否异地打印银行流水???揭秘真相!

学时证明书资格详解,重要性、填写指南及实际应用探究

解读银行流水是否打到社保卡,查询方法与建议分析?

揭秘查银行流水真相与操作指南,流水含义及查询步骤??

收入证明承诺与监管,构建诚信社会的双重保障策略

低保背后的故事,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援助与收入证明详解

详解办理房产证流程与注意事项,是否需要提供银行流水?办理房产证指南??

西宁释放证明书的背后故事及开具地点揭秘?

本文链接:https://www.lanbia.net/514020.html

72年大专毕业证是什么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