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当属,东北师范大学。
巍巍东师,根溯延安。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本溪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9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入选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两区办学,专业合理。学校现有自由校区和净月校区。全日制在校学生28024人。专任教师1557人,其中教授497人,副教授616人。设有23个学院(部),78个本科专业,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国家重点学科。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和医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
特色鲜明,成效斐然。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建校70余年来,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校长成仿吾提出了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80年代,学校主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走出了一条享誉基础教育界的“长白山之路”;90年代,实施“优师工程”,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进入新世纪,启动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优师工程”和“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先后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强校,成果丰硕。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形成了以教育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等为代表的优长学科。近年来,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植物与动物学、数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近十年(2008-2017)SCI论文 总篇均被引位居全国高校第6名 。现有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农村教育研究所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2014年、2015年,白志东教授、王恩波教授、刘益春教授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林志纯教授、韩东育教授荣获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学科综合实力排名进入世界500强。2017年,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开放办学,助力发展。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7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15年,与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合作设立了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纽瓦克学院。学校在韩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蒙古建立了孔子学院。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及外交部分别在我校设立了“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华文教育基地”“教育援外基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设在我校。
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学校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公木(张松如),作家萧军、吴伯箫,文学史家杨公骥,语言学家孙常叙,历史学家李洵、丁则民、林志纯,教育学家陈元晖,音乐家马可、吕骥,病理学家白希清,数学家张德馨,核物理学家王琳,地理学家丁锡祉,鸟类学家傅桐生,中科院院士生物学家郝水,新中国学校体育创始人之一杨钟秀,大型团体操编导艺术家杨瑞雪、“红色理论家”郑德荣等著名学者,都曾经工作生活在这里。建校70余年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共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级各类毕业生30余万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如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包头九中教师陆家羲、感动中国的支边教师冯志远、全国模范教师郭力华、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全国十杰教师马宪华等。同时也培养了著名生态学家郑光美院士、物理学家孙昌璞院士、地理学家刘兴土院士、著名作家张笑天等为代表的各类人才。东师人“信念坚实、学识扎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的“四实品格”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师范类院校在全国各省的数量都比较多,如果把已经合并到其他综合性院校中的师范院校包括在内,每个省、自治区的师范院校都有四、五所以上。东北三省的师范大学,每个省都有比较好的。最好的有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其次有哈尔滨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
一、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类211工程大学、“双一流”高校之一。学校最早是1946年于本溪创建的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更名东北师范大学。1953年,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58年划归吉林省管理,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是东北地区最强的师范大学,也是师范类211工程大学中首批一指的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21个学科评级上榜,有6个学科获A类评级:马克思主义理论A+、教育学A、世界史A-、生物学A-、生态学A、统计学A。这个结果在师范类院校中仅次于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二、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最早前身是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建立的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1951年改为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6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学院,1980年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2000年呼兰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并入,2002年黑龙江省物资学校(黑龙江省物资职工大学)并入,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校是黑龙江省最强的师范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3个学科评级上榜,其中有B类学科6个,C类学科7个。
三、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位于大连市。学校最早是1951年创建的旅大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和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学校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是省内最强师范院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有18个学科评级上榜,其中有5个B类学科,13个C类学科。
四、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最早是1951年创建的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为沈阳师范学院。2002年,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有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4个学科评级上榜,其中B类学科1个,C类学科13个。
五、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位于吉林省四平市。学校最早是1958年创建的四平师范专科学校,1962年至1966年吉林省政府先后将通化师专、白城师专、吉林师专并入四平师范专科学校,使学校的办学实力迅速增强。1973年学校升格为四平师范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8个学科评级上榜,8个学科评级全是C类。
以上是东北三省比较好的师范大学。师范类院校数量多,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毕业生就业的地域也比较强,大多数师范类毕业生在学校周边就业。在选择院校里,除了关注学校的专业水平以外,还要关注学校所在的地域。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
简称东北师大,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吉林省
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世界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
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
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培
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
研究生项目、国务院侨办华文
教育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
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
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
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
创业训练计划,是国家师范生
免费教育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试点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
建设计划”高校、中国-东盟
教育培训中心承办高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
接收院校。东北有很多
有名的师范大学。
归类起来大致有十家,
最著名的首先是:
东北师范大学第一,
第二:哈尔滨师范大学,
第三:辽宁师范大学,
第四:沈阳师范大学,
第五:吉林师范大学,
第六:长春师范大学,
第七:牡丹江师范到大学,
第八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第九:白城师范大学,
第十:通辽师范大学。
想了解东北有名师范大学
可以网上查询。
到此,以上对于辽师大函授本科毕业证什么时候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辽师大函授本科毕业证什么时候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摘要:农民的收入证明正日益多样化,展现出农村经济的多元面貌。农民的收入来源广泛,包括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外出务工等。收入证明形式多样,如农田租赁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打工工资收入...
摘要:本文提供辅警收入证明范本及其图片,帮助了解辅警的收入情况。范本内容包括收入证明的基本信息、收入情况说明等,格式规范,可作为参考使用。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到辅警的收入证明格式要求和相关内容,有助...
摘要:在填写收入证明时,职务的填写应当简洁明了,体现个人主要工作内容和职责。建议根据所从事的行业和岗位,选择恰当的职务名称,如经理、工程师、教师等。可结合个人实际工作内容加以描述,如销售经理、人力资源...
大家好,关于计算机初级证书几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计算机初级证书几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哪个科目简单是在三个科目中任选一个考,通过即可获得一级证书。在合格证书上面...
摘要:面对高中毕业证遗失的挑战,踏上初级会计证书之路成为了一个充满机遇的选择。在这条道路上,虽然初始的困难重重,但机遇也并存。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个人可以在会计领域找到自己的定位,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