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林冲误入白虎堂——上当受骗
抽刀断水——枉费心机
大合唱——异口同声
电话里谈恋爱——两不见面
稻草人救火——自身难保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猫不吃鱼——假斯文
啄木鸟治树——全靠嘴硬
刷子掉了毛——有板有眼
围棋盘里下象棋——不对路
杨树开花——无结果。
戴草帽亲嘴一一差一圈
老头子看新娘一一没想头
外甥打灯笼一一照舅(旧)
八戒背媳妇一一开心
大姑娘做花桥一一头一回
老头吃炒面一一丁嘴
绿肥基地一一史集
坐飞机吹喇叭一一高调
赖蛤蟆爬草堆一一滑下来
八戒挟废纸一一假装读书郎
骑驴看书一一走着瞧
屎克郎戴花一一美鬼
丈母娘看女婿一一喜欢
…
歇后语,言简意深,一针见血,大众语言,人人皆喜!
1.王八上面站个小王八——上面又有新规定
2.狗吃豆腐脑——闲不住
3.见了小偷叫爸爸——认贼作父
4.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
5.八十岁老人站柜台——老在行
6.啄木鸟发疟疾——嘴硬身子虚
7.醋瓶子打飞机——酸气冲天
8.铁匠的儿子——就知道打
9.范进中举——喜疯了
10.做梦娶西施——想得出奇
11.请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
12.报幕员上场——调戏
13.拿草帽当锅盖——乱扣帽子
14.饭勺敲大鼓——响当当
15.手捧鸡蛋过河——小心过度
16.鸡蛋教训母鸡——岂有此理
17.狗咬叫花子——畜牲也欺人
18.屎壳郎打哈欠——一张臭嘴
19.瞎猫咬定死老鼠——不松口
20.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21.大卡车开进小巷里——转不了弯
22.八十岁老人吹唢呐——上气不接下气
23.光头脱帽——头一名
24.大象屁股——推不动
25.冬天的扇子——尽受冷落
26.嫩牛拖耕犁——不打不跑
27.刚出壳的鸡仔——嫩得很
28.猴子骑骆驼——直往上蹿
29.土地奶奶戴花——老来俏
30.奶奶的鞋子——老样子
1、米汤洗头———糊涂到顶
2、茶壶里喊冤———胡(壶)闹
3、旱鸭子过河———不知深浅
4、早餐啃馒头——— 一口一口地吃
5、丈母娘看女婿 ———越看越欢喜
6、做梦发财———空欢喜一场
7、嘴巴上拴油瓶———油嘴滑舌
8、走近鬼门关———离死不远了
9、做梦娶媳妇———光想美事
10、嘴巴上贴封条———开不了口
11、猪八戒背媳妇———心甘情愿
12、油漆匠的家当———有两把刷子
13、嘴里开火药铺———张口就炸
14、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顶一个
15、演戏用的刀枪———全是假货
16、阎王办事———净想鬼点子
17、眼里的灰尘———不能容忍
18、牙缝里剔肉———解不了馋
19、绣花针沉海底———无影无踪
20、仙人掌开花———黄了
21、虾公掉进烫锅里———落个大红脸
22、戏台上的公子———离不开扇子
23、甩出去的手榴弹———大发雷霆
24、失火唱山歌———幸灾乐祸
25、扇着扇子聊天———说风凉话
26、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
27、多吃了盐巴———爱管闲(咸)事
28、三本经书掉了两本——— 一本正经
29、三分面粉七分水———十分糊涂
30、母鸡跌米缸———饱餐一顿
1、青蛙爬墙:脚踏两只船
2、挂羊头,卖狗肉:开门搞华丽
3、蜗牛拉车:拖拉有力
4、张三李四:关系密切
5、水果河:果园满满
6、山里有只狼:把门关紧
7、拔苗助长:把草拔高
8、把脸挂墙上:脸朝外张
大家都可来整两句。重在参与。
提到“的确良”真的是深深的回忆杀,作为一个八零后,小时候有穿过的确良的衬衣和裤子。
农村的孩子小时候穿土棉布的衣服,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版型,领子根本撑不起来,而容易脏,邋里邋遢的,人看着一点气质都没有。
所以当“的确良”流行起来,一夜之间似乎都成了“城里人”。的确良的衬衫,白得不真实,而且由于很薄,特别适合夏天穿。而且版型特别正,不需要熨烫,水洗过后,衣领依旧坚挺,袖子和背后的熨烫线仍然是直的,人穿起来特别有气质,而且相对棉布还不太容易脏。
但是的确良其实并不比棉布更好,除了版型好,缺点挺多的。
的确良怕烫,容易燃烧。且不像棉布烧出来都是白灰,可以及时脱掉,对人体伤害不大。而穿着的确良遭了火,那玩意粘在皮肤上烧,灭都灭不掉。并且烧起来一股黑烟,简直有毒气体。
平时穿着凉爽,真的到了大夏天,晒得汗流浃背的时候,这玩意就像一块塑料布,裹得不透气;碰上雷阵雨,浇个透粘在身上,几乎是透明的,关键雨后气温骤降,它还不保暖。天热它也热,天冷它也冷。
所以很多汉子都习惯脱了的确良衬衫,宁可光着脊背被晒得黝黑。而大姑娘穿的确良出门,通常都会带一件深色外套,以备不测。
“的确良”的流行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曾经是物质匮乏年代的“国民风”。
浩劫结束后,为了扩大粮食、蔬菜的种植面积 ,保障基本生活资料,棉花作为经济作物被大规模作出让步;同时国家引进了很多化纤设备。轰轰烈烈的穿衣革命就此展开,所以到了很多八零后记事以后,其实已经站在了时代的末尾。
到了90年代中期,的确良突然一下子就不流行了。因为人们可选择的衣服材质更丰富了,而的确良本身的缺点,也是无法消弭的。
不过现在虽然没有再叫“的确良”的衣服,但其实“的确良”一直没有离开。
现在很多衣服里注意下有“聚酯纤维”成分的,那都是曾经的“的确良”。只不过现在工艺改进,不再会用纯聚酯纤维来做衣服了,而是会按比例加一点棉、麻、丝之类的其他材料,既保留了质感又满足了舒适度。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我是做纺织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上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很薄弱,农业技术原始落后,农产品的产量很低。城市粮食有定量供应,农村很多人都吃不饱。但是穿衣用棉布是需要棉花做原料的。在吃不饱的情况下,棉花的种植面积非常有限。所以大家的穿衣也是非常紧张的。棉布也是要凭票供应的。但凭票供应量非常小,不能满足大家的穿衣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了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从国外引进了化学纤维生产线。最早引入的就是涤纶生产线,用涤纶制成的面料被大家俗称为的确良。涤纶的学名叫聚酯纤维,它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原料制作而成。涤纶纤维在当时相对于棉花来说原料非常丰富,成本低于棉花。涤纶纤维相对于棉花来说,强度高,耐磨性好,染色牢度高,染色更加鲜艳,涤纶面料易洗快干,与棉布相比,抗皱型好洗涤以后不需要熨烫。当时的棉纺工艺非常落后,棉布厚重粗糙。而涤纶纤维可以做得非常细的面料,可以做得非常轻的,外观非常美观。所以当时非常盛行,成为比棉布更受欢迎的面料。70年代到90年代,为缓解全国人民穿衣的需求紧张状况作出了贡献。
但涤纶本身也有很多缺点。涤纶纤维不透气,早期的第1轮纤维技术落后,穿时间长了会起球,涤纶纤维与身体摩擦特别容易产生静电,所以贴身穿着并不是特别的舒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纺织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面料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质量快速上升,纺织工业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大户。国内市场各种面料层出不穷,日益丰富。天然纤维棉麻毛丝的性能更加的提升,穿着舒适性优势明显。各种新型的人造纤维和化学纤维种类繁多。在这种形势下,纯涤纶的的确良面料失去了它的优势。
虽然用的确良面料做的服装不流行了,但涤纶依然是重要的纺织原材料,它的很多优点是天然的棉花羊毛所无法具备的。用涤纶和天然的羊毛棉花混纺的产品可以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所以目前在服装面料里面,涤纶还是在大量使用的。
棉花是地里种出来的,羊毛是羊身上长出来的。他们自身的缺点是我们无法克服的。但像涤纶这种化学纤维是人工制造出来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化学纤维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在不断的提升。未来像迪伦等化学纤维再次替代天然纤维也不是不可能的。
的确良是一种质地坚硬,坚实,不易掉色,容易洗涤的化学纤维布料。因为经久耐用,穿着毕挺好看而倍受消费者青睐。
但是,因为当时的这种面料较贵,只有家里有工人的户才能穿的起,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只能穿土布,洋布做的衣服。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某村民有一去往台湾哥哥,那一年回大陆探亲,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他便特意做了一身的确良衣服去迎接哥哥。
没想到二人一见面,都是一楞,继而抱头痛哭。
他说,听说你在台湾混的不错,怎么能穿这么一身棉布衣服回来呢?
哥哥也说,是啊,听说你也混的不错,怎么能穿化纤衣服呢。
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台湾兴的是纯棉服,而大陆兴的是的确良。想起当时见面情景,不由哈哈大笑。
现在,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穿衣服也讲究柔软舒适,对身体无害的纯棉或者纯毛制品了。那些穿着死板,对人体有害的化纤面料的确良则逐渐淡出人们的消费市场了。
的确良,的卡,凡尔丁,毛毕几。是当年多少人觉得是由奢侈而一成为流行的布料,人们舍弃天然原料裁制的衣物(棉织,丝质,麻料,毛纺)而追求它,有件的确良穿身,那简直不啻于仙人的霓裳羽衣,帝王的金缕玉衣。
有个真实的故事,我邻村有个人在解放前去了台湾。80年代初,大陆和台湾关系缓和。有人从台湾来大陆寻亲。这人从台湾回来,见到乡亲们穿的都是棉质衣服,回去就说。我们家乡的人现在很富裕,人人穿的都是全棉织品的衣料。而那时候台湾的确很富裕。工业纺织业也很发达,化纤纺织做成的衣料都比较便宜。而棉麻却成了奢侈品。而当时大陆。我们农村的人绝大多数穿着都是自产自销的棉布衣料。在这个台胞眼里。满大街走的乡里乡亲个个衣着光鲜。
如今随着工业化工的发展,纺织品丰富多样,衣料千万种走上市场,眼花缭乱,人们走过饥饿的年代,由结实耐用追求到舒适美观,又开始返璞归真。棉毛丝麻又成为人们的新宠。的确良的确凉了。但它仍然是我们七八十年代的最美好的记忆。
作为一种时代的流行服装,七八十年代“的确良”可不只是农村的潮流,在城市里同样是一种潮流。我的衣橱里现在还叠放着小时候穿过的“的确良”衬衫,那时候我当宝贝一样穿它,因为它太耐磨了,怎么折腾都不烂,不过如今翻出来,我是决计不会穿了,作为一种小时候的回忆,让它待在衣柜里就好。
在七八十年代,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是渴望拥有一件“的确良”衣服的,至少好过穿“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布衣。爸爸以前跟我讲过,说70年代他的衣服已经破旧不堪,整天缠着奶奶让给买一件“的确良”衬衫,还承诺一定爱惜,可惜奶奶当时没有购买“的确良”的专用票,爸爸还伤心了很久。
(1)“的确良”的特点。
“的确良”布料,简单说吧,就是涤纶这样的合成纤维,咱们说的“聚酯纤维”也就是“的确良”。前几天我在网上买了一个渔夫帽,买之前详情页标注的是尼龙材质,买回来之后我发现是我小时候穿过的“的确良”面料,这种料子根本不透气,我果断退货并拉黑了店家。
是的,这种七八十年代很流行的布料,最大的特点就是耐磨、速干、轻盈、摸起来顺滑、遮阳性不错,并且不容易褶皱,但非常非常不透气。洗了之后倒是很快就干,可是夏天出汗厉害,你穿“的确良”衬衫感受一下那种酸爽。(2)“的确良”为什么会成为那个时代的潮流?
1、在七八十年代,物质比较匮乏,别说农村了,城市里也更多的只是穿军绿色、藏蓝色这样的布料,还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那种,“的确良”之所以能够风靡,是带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的,耐磨、速干,又不容易褶皱的特性,让“的确良”很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我爸爸年轻的照片上还穿着酷酷的“的确良”喇叭裤呢,妈妈穿着“的确良”衬衫,要知道这些元素可是当年最流行的。
2、那时候的人有的穿就不错了,谁还在意透不透气,况且“的确良”的布料做的衣服版型都很讨人喜欢,颜色也丰富,自然会成为潮流。不过我爷爷说,刚开始在把我们北方“的确良”是叫“的确凉”的,只是穿上它之后,是真的不凉快,慢慢的人们就叫它“的确良”‘了。
3、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那个年代我国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很多物质是有管控的,买东西需要凭票,而“的确良”却是一个不受管控那么严格的商品,当时我们北方老家还有很多轻工企业,都会大量产这种面料供应市场。
(3)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市场越来越多样化,“的确良”的不流行,是必然趋势。
七八十年代“的确良”之所以能够成为潮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而反观如今,各种面料、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的衣服可选择性太多太多,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面料的要求也更加倾向于亲肤、透气、舒服,对于耐磨但不透气的“的确良”显然没多少好感。
所以,现在如果你去买衣服,商家跟你宣传,这衣服遮阳、不褶皱、速干、耐磨,那么你就要好好看一下衣服布料的小标签了,如果上面写着“聚酯纤维含量超过50%”,或者全涤纶,那么就不要考虑了,你会后悔的。
而如今涤纶更多的是做一些耐腐蚀、耐磨、轻的东西,比如背包、旅行包、冬季衣服的口袋内衬等等上面。而“的确良”如今不流行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们追求时尚着装的趋势更加多样性,可选性也更多的结果。
(文/阿冰)
到此,以上对于为什么毕业证上有成人教育的印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为什么毕业证上有成人教育的印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关于初中结业证书可以考大专吗知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初中结业证书可以考大专吗知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初中没毕业可以上技校或中专吗小学到高中是孩子的基本知识,最好上完高中,...
大家好,关于公务员需要大专证书吗现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公务员需要大专证书吗现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考公务员必须要有学位证还有毕业证吗毕业证是必须要求有的,学位证不一定。 只有获...
大家好,关于师范大专生考什么证书有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师范大专生考什么证书有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师范类的专科生可以有哪些出路如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等专业,取得学历后...
大家好,关于大专文化可以考什么证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专文化可以考什么证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我学的是医学检验专业技术,大专毕业生,可以考什么证可以考病理技师病理医师必须临床...
大家好,关于大专毕业的证书级别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专毕业的证书级别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高级技工证和大专证的区别是什么本质、颁发单位、作用不同。本质:1、技工证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