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到后来成为了重要的选官任官制度,当然在古代通过科举考试而成状元的亦不在少数。所谓有文有武。历史上有文状元,那历史上有武状元吗?
历史上有文状元,当然还是有武状元的。所谓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文状元是文科举,武状元就是武科举。而武科举的开设亦是古代军事选官制度的一个创新制度。所谓武状元就是通过殿试而得第一,是为武状元。
比如在明、清朝的时候,在乡试文科举进行之后的两个月,就会在同年十月的时候来武科乡试。考的内容就是学射、步射、技勇等内容。
而会试的时候亦开有武科。此时各地的武举人会来参加。武贡士则在复试之后参加殿试。之后武进士殿试则御批。第三名的是武探花,第二名的是武榜眼,第一名的就是武状元。
当然这里举的例子是明清时期,而武举考试在武则天主政创选武将的武举考试。当然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因此有时武举是时废时兴。
下面举几个著名的武状元:
历史上有一个由武状元而后来位至宰相者的,是郭子仪。他历任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其不仅曾两次担任宰相,而且还是武状元中的军功是极其高的。
历史上有一个参加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中状元的武状元是马全。他本来叫马王泉,是在中探花后,因在职期间和别人有了矛盾而被免官,他为了雪耻,就更名而又参加武科举,最终在武科进士殿士中得了第一名武状元。
历史上最小的武状元是朱虎臣,他曾赐武状元时才九岁。由武状元成为皇帝的是李遵顼。先取文科状元后取武科武状元的是郑冠。历史上的的女状元是张玉景。
武状元考试通俗点来讲就是通过武艺考试来求取功名,在古代,武状元考试永远是科举考试中最辉煌也最荣耀的状元。
大家最熟悉的武状元就是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了,不过历史上的著名武状元有很多,这些武状元也曾经开辟过一些历代状元史上的先河,小编就列举几个:
武状元的考试分三场,第一场为骑马射箭,若九支箭矢未中三发以上则取消第二场资格,第二场为步射和技勇,步射和骑射一样,也是九中三,至于技勇,就是测试力气,拉硬弓、舞百斤大刀、举几百斤的石头;第三场则为策论武经,最后在皇帝的认定之下才被封为武状元。
郭子仪
郭子仪是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升任至宰相的人,他经历过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皇帝,安史之乱唐朝无人可用时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兵打败了史思明,联合回纥收复洛阳和长安,使唐朝免于分裂的下场。
在代宗时期,边关将领勾结回纥、吐蕃造反郭子仪巧妙结盟回纥打击吐蕃,再一次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直到84岁时才告别朝野,唐朝因有他而安宁20多年,用一句话来形容他就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马全
马全就有点特殊了(能在这里的哪个不特殊),马全是所有武状元中,唯一一个第二次科考才取得状元的人。马全原名马瑔,第一次考试只取得探花,在任职的的时候与人发生矛盾,被革除,后面的故事就有点励志了。
马瑔为洗刷耻辱,改名为马全,乾隆二十五年再次参加武科考试,在最后一场考试时,乾隆认出了马瑔,问道:“尔马瑔耶?”,两次参加科考乃欺君之罪,但马瑔将事情原委说出,乾隆不仅没怪他反而点他为状元,夺取过探花的人再中状元,前所未有!
傅善祥
从科举考试以来,中国还未有过女状元,历史上有很多女将军、女诗人、女政治家,但是女状元却只有一人——傅善祥。
并不是女人就不想考取秀才,只是因为法律规定科举只能是男性,女性参加等于是犯法,但是女状元傅善祥又是怎么来的呢?
太平天国时期,通过科举选拔人才,并破例女子也能参加考试,书香门第出身的傅善祥才貌双绝,经书典籍、歌赋无所不通,她辩论历代女子助夫之功,深得洪秀全欣赏,遂点她为状元。后来傅善祥被派到杨秀清东王府做秘书,成为了东王府的得力助手之一。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著名的武状元?
一起留言讨论吧!
中国古代有四件人生美事,分别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说到金榜题名时,很多人会想到谁谁谁高中状元,就是所谓的文状元。其实历史上不光有文状元,还有武状元。可是武状元的地位跟文状元比起来成色就差很多,而且武状元出的名人也没有文状元出的名人多。可是少不代表没有,今天就来说说关于武状元的那些事。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就是大唐年间大名鼎鼎的郭子仪大将军,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后来被封为汾阳王。历史上有个著名的醉打金枝的典故,讲的就是他的儿子郭暧,后来跟唐太宗的公主,也就是盛平公主结婚了。这个升平公主金枝玉叶、刁蛮任性,有一次郭子仪过大寿,升平公主没有到场,这让郭暧很是不爽,于是郭暧喝了很多酒回去以后就把升平公主给打了,并且还口出狂言,最后升平公主跑到皇上那里告状,郭子仪担心全家会惹来杀身之祸,最后郭子仪绑着自己儿子上金殿求皇上谅解的故事。
这个郭子仪自从成为武状元以后受到重用,他经历了唐玄宗、唐素宗、唐代宗、唐德
宗四辈,可以说是四朝元老。郭子仪文武双全,而且两次担任宰相,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当过宰相的武状元。郭子仪一生忠心耿耿,为李家天下立下汗马功劳,最后颐养天年。可以说郭子仪是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而且也是混的最好的一个。
可是这武状元里也有不少奇葩的,也是在大唐年间,有个人叫郑冠,这个人先是考上了文状元,当了五年的官。可是他在位当官当了五年之后,他觉得生活太平淡想追求点刺激,于是就下科场决定考武状元,最后居然还真考上了武状元。所以郑冠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文物双料状元。
历史上武状元这个地位还是比较尴尬的,武状元出的名人也比文状元也少了很多,受到的重视程度也是比文状元差很多。这是因为但凡科举考试能够顺利进行的年代,都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打仗的时候需要武将,而治理天下就需要文官。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武将数量多了,对皇家的地位是有威胁的,皇帝也不可能让有那么多武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很形象说明了这点。
历史上是存在武状元的。武科举最早是武则天称帝后开设的,当时的考试项目是步射、马射、马枪、翘关、负重、身材。其中,“翘关”就是举一种特制的大木棍,考察臂力。宋代重文轻武,在武科举中加入了策论,取消了臂力测试。
明代武举考试,前期重在弓马,兼取策论。到了明末,“掇石”正式成为必考项目。
清代武举基本沿袭了明代,武举的项目最为丰富。
据《清代科举考试述录》记载,武科考试共分三场。因为场地不同,前两场也称“外场”,第三场也称“内场”。
第一场试射马步箭;
第二场试技勇;
第三场考策论武经。
第二场的“技勇”,分为拉弓、舞刀、掇石三项,这三项都是考力气的,各有三个等级:三号、二号和头号。拉弓的三个等级为八力(相当于80 斤)、十力(相当于100 斤)、十二力(相当 于120 斤);刀的三个等级为80斤、100斤、120斤;石的三个等级为200斤、250斤、300斤。此外,武举对于完成标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弓必三次开满,刀必前后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
对于考生来说,弓、刀、石三项必须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如果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对不起,等下届吧!
众所周知,状元是古代科举制中的最高荣誉,也是古代读书人为之悬梁刺股、寒窗苦读的奋斗目标。自隋唐以来,中国古代涌现出来的文状元共552人,而中武状元为293人,下面就来看看其中三位最牛的武状元:一位官职最大,一位年龄最小,一位姓名最牛。
一、史上唯一官至丞相的武状元:唐代郭子仪。
郭子仪有两大特点,一是“文二代”出身。他祖上世代文人,是士大夫家族。二是“武一代”转身。郭子仪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英年早逝,家道中落,连温饱都是个问题,结果郭子仪从小就没有没受到过系统的教育。然而上帝关了一扇门,但同时打开了一扇窗。郭子仪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但他却开始习武。天道酬勤,他的骑射之术很快出类拔萃。机会给有准备的人,少年的郭子仪参加了武则天设立的武举考试,结果他出人意料地夺得第一。
然而,郭子仪虽然成了武状元,但并没有从此飞黄腾达,相反,他只是做了一个守边疆的小官。公元755年,历史上著名的 “安史之乱”爆发了,国家危急之时,郭子仪临危受命,他一路从河东打到了河北,联合当地的起义军重创叛军。也正是因为这样,郭子仪一战而红,威名响彻全国。被拜为大将军。
郭子仪一生共经过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皇帝,他一战成名后,维护好国家安危20多年。他是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的人,并且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最被皇帝遵崇的人,他甚至被唐德宗尊称为“尚父”。
他去世时,德宗下在上朝,竟然不顾公众场合,当场痛哭流涕,并且立即下诏追赠太师、谥“忠武”。“忠武”这是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对武将最高的封号,郭子仪当之无愧,也知足矣。
二、史上年龄最小的武状元:宋代朱虎臣:
公元1132年,宋高宗赵构迁都杭州,暂时避开了金兵的骚扰,南宋得到了难得和安宁。但备战却是不能担搁的事,为补充军队人才宋高宗很快举行了一次武举考试。
就是这场武举,刷新了一个新的历史记录,新科武状元竟然被一个九岁儿童夺去了。他的名字叫朱虎臣。朱虎臣,江西浮梁人。参加这场武举考试时,他年仅九岁。因为成绩优秀,被保送殿试。在殿试中他射出十支箭,有九支都命中目标;朝堂上面对满朝文武更是侃侃而谈,讲评《孙子》,推演《诸葛八阵图》,可谓是信手拈来。朝中大臣对朱虎臣赞誉有加,赋予“神童”之名,皇帝钦赐武状元,官封承信郎。
承信郎虽然只是武官五十三阶中的第五十二阶,但好歹也是正规编制的朝廷命官。特别是对一个九岁的儿童来说,当然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然被世人所称颂,《宋诗纪事》中有程元祜《赠朱童子虎臣》一诗,诗言:“迩来忽得朱虎臣,九岁知兵及古人。仆姑十上九破的,玉帐七书咸诵臆。垒石布作常山蛇,指陈八卦横复斜。天姿安勇亚二子,脑脂壮士应羞死。”
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位史上最小的武状元最后却和“伤仲咏”是一类型的,长大后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也没有留华丽的篇章,史书也没有任何记载,竟然泯然众人矣,当真是可悲可叹也。
三、史上唯一被赐国姓的武状元——明代许泰。
许泰出身于武职世家,他的曾祖父许成是永新伯,祖父许贵是羽林军左卫指挥使,父亲许宁是锦衣卫千户。总之,许泰家三代都在明朝当将军。
也正是因为这样,许泰从小学了一身好武艺。许泰的父亲英年早逝后,他袭承了父职为指挥使, 弘治十七年,明孝宗举办了科考,其中不但有“文举及第”,而且有“武举及第”,这对于许泰来说喜出望外。
许泰于是他前去参加了考试,海选时,武功好、胆量大的他很快入围“武进士”。随后,这些武艺高强的人里选择武状元的时候,许泰不但骑马、射箭表现十分突出,而且答策也答的相当的好,主考官对他赞赏有加,最后他评为了第一名。就这样,许泰摇身一变,成了风光无限的武状元。
许泰中了武状元后,官职当然升了,成了锦衣卫副总兵。许泰也没有辜负领导对他的重视,很快立了很多战功,当时有个叫杨虎的人组织了叛乱,本来都快到京城了,结果被许泰给打败了。就这样,许泰可以说是救了北京城,明武宗感动之下,把许泰收养成义子,给他赐国姓“朱”,提拔到北京城里当官。许泰从此位极人臣,成为史上最为尊贵的武状元。
然而,由于皇帝的宠爱,又有“干儿子”这个特殊身份,许泰开始变得嚣张跋扈,鱼肉百姓。做了很多坏事,人缘也越来越不好。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明武宗死后,早已对他不满的大臣们站出来联名弹劾他,把他以前做的坏事都抖出来了,结果可想而知,继位的明世宗没有手下留情,他不但没收了许泰的全部家产,而且把他被流放边凉之地,一无所有、身陷囹圄的许泰最后十分凄惨死在了边境的卫所里。他后死还入选了《明史》里面的《佞幸传》,当真是晚节不保啊。
到此,以上对于霸州三中毕业证什么时候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霸州三中毕业证什么时候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学生毕业在南昌找工作,有哪些渠道推荐本人幽幽城主,给你些建议希望帮到你。找工作无非就是线上和线下找,先说线上,第一个去南昌的当地的人才市场,地址南昌市后墙路33号南昌人才市场大厅一楼。第二个那就要去...
大家好,关于计算机软件证书打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计算机软件证书打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证书怎么查要查询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证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打开...
大家好,关于计算机初级证书是什么文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计算机初级证书是什么文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计算机ATA等级证书是什么等级计算机ATA等级证书四级证书。四级考试级别:工程...
摘要:本篇文章全面解析了担保公司的收入证明,详细介绍了担保公司的收入来源、收入构成以及收入影响因素等方面。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担保公司的收入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担保行业的运作机制和盈利模式...
文章目录:英国大学官网能查毕业证吗在线online学历/学位靠谱吗?哪些英国大学「 全年网课 」?会影响学历认证吗?美国的online学历中国承认吗?你好,我想问问top-up的毕业证是正常的英国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