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首先是个大品牌,也是中国最早进行全球化的中国品牌之一。其次,海尔是在管理和模式上,有着先进经验的品牌,比如工人每天赚多少,当天就能从终端设备上知道自己的收入,第三,海尔在营销上也有自己的特色,是中国率先全面采用网络媒体的公司,具有很大的反响。在我看来,海尔是不声不响的做巨人,他也应该是中国在全球较有影响力的品牌,如果说谁能代表中国,我双手投海尔一票
首先海尔集团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一般是镇办或者村办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区别于国企在于股东是村集体所有而不是国有。持有海尔集团股份的“集体”就是大山村。
这是最初的海尔集团股权所有制形式,当然仅靠集体所有制企业所能得到的社会资源和管理水平不一定能让我们看到今日的海尔!海尔的集体所有制大股东渐渐演变成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个中大山村是怎么让渡的本人不得而知,据本人猜测可能是张瑞敏到海尔之后的事情了。海尔电冰箱总厂的原址土地都是原大山村的,海尔集团以及张瑞敏本人即便现在都与大山村(原村早已拆迁)村委会关系密切!
原轻工业局等国有政府部门所持有的企业股份因为政企分开的国家政策全部改由新成立的国家部门“青岛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资委)”代持,也就是说海尔集团的大股东是国企,但大山村(现青岛大山实业总公司)仍然持有部分海尔集团的股权。
大约九十年代末,海尔集团搞了个内部员工持股会,类似现在的“某某控股公司”,当时社会反响很大,舆论认为海尔集团管理层可能会搞MBO,侵吞国有资产,后来这个持股会不了了之,但可能仍以某种形式存在!
综述:海尔集团(在此强调是整个海尔集团,不是A股上市的青岛海尔)的所有制形式名义上仍是集体所有制,但国资是主体!记得大约02年左右张总在朱总理提出的高薪养廉政策时透漏自己的年薪才十几万,且没有公司股份,曾让本人万分感慨!
据个人的见解整理,欢迎斧正!不懂就喷者请绕行
记得家里最早的洗衣机就是海尔的,当时海尔还送了一个钥匙扣,那个蓝底塑料牌牌上还写着:服务真诚到永远。加上小时候老师讲的海尔的发展史,对质量的控制,堪称国内典范。对这国产家电企业满满的自豪感。可是感觉现在海尔变了,我装修房子的时候奔着海尔去的。订的整体厨房,什么欧派,志邦直接没考虑,因为就想着电器可靠点。可是这个厨房安了半年才安完,中间约了无数次,都是我主动联系,完全和大爷一样。到后来发现燃气灶和油烟机都不是我当时订的。然后又换的,门安的关不严。幸亏当时老妈已经退休,还算有时间,可是每次联系等待是最可恨的。有的朋友会说为什么不退,可是当时签的合同里面没这一条,说具体什么时候安完。我打了无数客服电话,还打了海尔总裁办的电话,可都是返回处理,还是面对经销商。对经销商没有任何约束力。每次都是打太极。到后来订的欧派的衣柜,因为吃了一次海尔的亏,对合同比较上心,结果人家合同的细则什么的都特别清楚,还包括如果在规定时间因他们的原因安不上,赔偿责任也写的很清楚,有些添加的细则要求也都添上盖章,完美结束。至此都不再用海尔的任何产品,包括装修完买家电,没有一个海尔的。反正周围问我家电我都不推荐海尔,也不硬劝,实话实说,如果还认为可以买,我也不阻止。因为我觉得及时我不说,别人遇到了也会慢慢消耗掉对海尔的信任吧,反正我是改了。山东济宁兖州,不吹不黑。对海尔很失望。
“海尔”品牌的公司主体实际是海尔集团公司,工商登记为股份制企业,根据青岛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2002年6月1日出具的说明,认定海尔集团公司企业性质为集体所有制企业。
成立初的企业性质
首先海尔集团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一般是镇办或者村办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区别于国企在于股东是村集体所有而不是国有。这是最初的海尔集团股权所有制形式,当然仅靠集体所有制企业所能得到的社会资源和管理水平不一定能让我们看到今日的海尔,海尔的集体所有制大股东渐渐演变成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机厂是50年代组织起来的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初是几个人凑钱干起来的,后来国家有赎买政策,又用合作社的利润给他们退了股,这个企业就变成了集体所有制。从根本上来讲,用企业的利润退股其实是不对的,那应该是股东的分红,但合作社上面有一个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也就是手工业联社,联社集中上去的管理费倒过来给股东,就算作退股,等于是一种回购。
从历史上看,海尔在青岛一直隶属于二轻联社,“从娘胎里头就是这样”。在1993年青岛海尔的上市报告中,对它的初始资本说得非常清楚。张瑞敏亲自看过50年代股东入股的原始凭据,有人出钱,有人以生产资料作价,几百元、几十元的都有,本来就是几个人凑起来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国家赎买之后,企业属于集体公有,主导产品是一种家庭用的电葫芦(吹风机),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直到张瑞敏进入,转产冰箱,二轻联社用自身积累的利润在此时投入200余万,上市的时候又把这一投资作为法人股权。
“海尔”身份的官方定义
青岛海尔上市以后,青岛国资部门曾给海尔集团出过一个证明,即经过验资,海尔的资产内没有国有资产。张瑞敏说:“海尔不存在像有些媒体所说的,原来是国有企业,现在又变成集体企业,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这些人等于对中国企业的性质根本就不了解。过去集体企业千方百计想成为国有企业,但成不了,国家不让你成。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差别在哪里呢?政府对集体企业的经营不进行干涉,与此同时也不提供资金援助,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等自行筹备。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国家,集体企业的利润可以留下来再发展、再投资。
当然,在海尔的发展过程中,享受到了许多“国企待遇”,譬如以划拨形式兼并国企,获得技改贴息政策等。海尔“沾上”国有企业的边为其发展带来能够享受到的好处,其实也毋庸否认。例如,青岛市本着引导优良资产、优势资源向优秀经营者集聚的想法,20世纪80年代末把红星洗衣机、得贝冰柜、青空空调划给海尔,这些都为张瑞敏搭起更大的舞台,也将海尔推上新的台阶。
“海尔”和青岛国资的关系
在青岛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实施监管的27家市直企业名单中,海尔集团公司会赫然在列。问题显然出在国资委一方,青岛市国资委有关人士曾表示:”青岛国资委刚刚成立,将资产总额在2亿元以上、净资产达到5000万元的国有(集体)企业都列入首批监管名单”,其实这个括弧是后加上去的,而且青岛市国资委在舆论上出现对它监管越位的质疑后,又重新确认了海尔只是个集体企业。
政府根本就不是海尔的投资方,集体企业的性质,也决定了政府不能任意无偿调拨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劳动力、产品和资金。
因此,海尔集团(在此强调是整个海尔集团,不是A股上市的青岛海尔)是集体所有制的股份制企业。
现在的海尔集团公司属于集体所有制企业。
上市公司海尔智家的实控人海尔集团公司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海尔集团公司的股权结构不是很清晰,但是官方主张海尔集团公司属于集体所有制企业。
海尔集团公司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青岛电机厂。1958年,由电机生产合作社、电冰箱修配合作社、蓄电池生产合作社合并过渡为大集体所有制的青岛电机厂。1980年,青岛电机厂与青岛第四工具厂合并改称为青岛日用电器厂,生产电机和吹风机,后又研制生产洗衣机。1983年,青岛日用电器厂开始研制电冰箱。1984年,在青岛日用电器厂的基础上改组成立青岛电冰箱总厂,当时隶属于青岛二轻局家电公司。1985年,青岛电冰箱总厂从联邦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电冰箱最新生产技术并由国家贷款购进15条电冰箱生产线。1989年,在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2月,改为海尔集团公司。
1993年,海尔集团公司把电冰箱业务改组为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1月19日,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海尔集团公司是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的实控人。海尔集团一直在重点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二十多年时间里,不断调整集团架构,把优质资产装入上市公司。
2019年,上市公司青岛海尔又改名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依然是海尔集团公司。
到此,以上对于海尔大学毕业证有什么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尔大学毕业证有什么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解读收入证明传真是否有效的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收入证明的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随后探讨了传真作为电子文档形式的合法性。文章指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收入证明传真具有法律效力,但需注意其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分期提供公司收入证明的相关内容。文章详细解读了如何撰写分期提供公司收入证明,并提供了实际操作指南。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到分期提供收入证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规范撰写,以便更好地反映...
大家好,关于读技校是拿什么毕业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读技校是拿什么毕业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技校毕业证怎么拿技工学校毕业证国家承认学历吗技工学校有文凭吗技校毕业证为啥写成中技读中...
摘要:关于成都按揭买房收入证明不严的问题,真相需进一步调查了解。对于购房者而言,如果遭遇收入证明不严格的情况,应谨慎对待,确保自身经济能力能够承担购房贷款。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确保按揭买房过程中的证...
大家好,关于计算机证书照片可以换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计算机证书照片可以换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自考毕业照片是否可以更换,需要怎么办理手续自考毕业证上的照片一般来说是不可以更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