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蓝标

吴晓波公司一年营收2.3亿,200多人的团队净利7500万,他和罗振宇谁的知识变现能力更强,接到华为应聘邀请,被告知社招为OD模式,OD模式是什么模式

admin2025-04-0841

吴晓波公司一年营收2.3亿,200多人的团队净利7500万,他和罗振宇谁的知识变现能力更强

如果你搜索罗振宇近期新闻,或者罗辑思维近期新闻,甚至于得到APP的近期新闻,你会发现这个之前一直受到追捧的新媒体大佬似乎被冷落了。

微信号:663644321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而吴晓波和他的吴晓波财经频道,则烘托起了“巴九零”这个名词,引起舆论一阵热议。

这个对比其实也是我们在衡量知识变现能力时容易忽略掉的——知识变现能力的强大应该同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赚很多钱,二是赚钱能力够持久。

第一,说一下赚钱多少这件事。

相比吴晓波,罗辑更像是乘势而起的幸运者,新媒体的春风到来时,罗辑以他对平台规则的洞悉以及人性的洞悉,很快就成为微信公众平台上炙手可热的大V,同时知乎等经营社区的成立,为罗辑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形象塑造方面的无心帮助。

罗辑思维在2015年、2016年、2017年营收节节攀升,17年甚至超过了一亿,并且社会有了罗辑思维即将上市的传闻,那时候大概是罗辑最风光的日子之一。

后来他还花1200万投资了当时全网最火的papi酱。(当然,后来罗辑又撤回了投资)

而吴晓波那时候的知名度可以说仅限于财经圈,他的知识当时还没有开始变现,至少没有搭上自媒体平台,让自己的知识在大众传播圈里变现。

直到今日头条逐渐跃居资讯类APP第一名,吴晓波强悍的变现能力才开始出现,并且因为头条属于开放平台,其传播力可以反向影响吴晓波在其他平台上的数据,并且吴晓波在多年前确实已经有所布局,在公众号领域也拥有一批粉丝虽少但质量极佳的大号。

可以说吴晓波更像厚积薄发,而罗振宇则比较像一鸣惊人,缺乏后劲。

所以显而易见,吴晓波于2018年已经超过罗振宇,在之后,罗振宇恐怕更无法再超越回去。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第二,赚钱的持久能力。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一个人骤得富贵这种事情并不新鲜,但能持久富贵就更见能耐。比如说咪蒙,变现能力可以说媲美罗振宇,甚至咪蒙也曾传出上市传闻,然而顷刻间大厦倒塌,曾经的微信公众平台顶部大V一夜之间烟消云散,连个毛都不剩。

跟赚钱持久能力相关的,对新媒体行业来说,其实就是价值观,和底蕴。

价值观其实是很主观的东西,比较感性,然而咪蒙也好,罗振宇也好,他们的公号其实都绕不开价值观取向问题,这里容易出错误,比如说他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表达对所有事情的看法,这里面绝对会存在偏差,而只要有偏差,就会出问题。然而最怕的是他们后来本末倒置,为了获得更大的关注度而去制造价值观冲突。

这种冲突会引发社会问题,而这是更高层面所忌讳的。

对罗辑思维来说,他很难避免这样的价值观冲突。

然而吴晓波的内容却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价值观冲突,因为财经评论大部分描述的是客观的东西,即便他的人物传记或者企业史,也大都客观。他不去碰触人们的价值观,自然就不会引发其他的问题。

所以这方面来说,吴晓波更安全。

而从底蕴来说,其实很难比较,如果用著书立传来说,吴晓波绝对比罗振宇厉害,我有幸拜读过吴老师的中国企业史丛书(《浩荡两千年》、《跌荡一百年》、《激荡三十年》等),我一直以为是埋头于案牍、穿行于历史中的老者所写,直到后来才明白是个青年学者,由衷佩服。

但或许罗振宇也有其独到之处,只是恰好没有写作天赋。底蕴这东西很难说,看了一辈子书的人和走了很远的路的人,很难说谁底蕴更深。

不过常读书,一直学习,确实可以让人走得更坦荡。

所以从这点来说,我倾向于认为吴晓波赚钱能力更持久,并且他不仅仅作为自媒体人,他还作为一名理财高手和企业家。

最后,想说罗振宇最近似乎从公众视野消失了一样,新闻中也有指出罗振宇贩卖焦虑的内容,不知道这是不是又一个公众号巨头衰落前的平静,或者是他低下头反思的蛰伏之期。

无论如何,还是希望自媒体有这样的标杆人物在,或倒下或崛起,都能让整个行业更加有序健康地发展。

以上。

我大概说下:

我们先来说一下罗振宇:

大家熟悉罗振宇,应该还是从最早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早上60秒开始的,罗正宇以前是媒体人,后来离开体制做了微信公众号的自媒体。

罗振宇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料有趣,他的知识量非常丰富,可以这样说,也正是因为逻辑思维,开启了中国知识付费的先潮。

罗正宇不光有语音图文,还有非常丰富的视频在优酷等进行播放,而且还组织了很多创新的活动,比如真爱月饼等等,可以说是,自媒体成就了罗振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罗振宇那也赚的是水满钵满。

罗振宇的粉丝是罗粉,有罗友会,但是那是自组织,粘性不强,后面都解散了,所以说罗振宇虽然自媒体做得好,但是它的社群做得并不好。

罗振宇目前的重点是在得到APP,他的很多音频视频都放在了这个APP上,而且上面还有一些其他人作品,可以说得到APP是目前逻辑思维的重点。

罗正宇也涉及到了投资,尤其是轰动一时的投资papi酱,还涉及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拍卖,广告性十足,典型的媒体人会玩!

我们再来看看吴晓波:

吴晓波是知名的财经作家,他最出名的作品可能是激荡30年,同时他还出版了腾讯传。

吴晓波在社群方面有吴晓波读书会,同时他也做自媒体,还涉及到一些投资。

吴晓波读书会来也经常搞活动,同时还涉及到电商,可以说在自媒体领域也是非常的出名。

罗振宇和吴晓波,都是自媒体领域的佼佼者,他们都在利用自己的特点最大化,强化自己的影响力。

那么他们到底谁更强一点呢?

其实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罗振宇和吴晓波的职业属性。罗振宇是媒体人出身,吴晓波是作家出身,所以在营销策划宣传领域,罗振宇一定是强于吴晓波的。

我们再来简单说一下投资,具体数据就不查了!

罗振宇得到有腾讯的投资,假如投后估值100亿,他占30%那就是30亿!

吴晓波前几天有个谋划上市的动作,同时他也有一些融资,17年多投后估值就就近20亿。

投资方面,我认为吴晓波是强于罗振宇的。

两人影响力不分上下,我认为短期罗振宇赚钱,长期吴晓波赚钱。


一个是知识付费平台,一个是大V。完全不具可比性!

个人还是看好罗辑思维,里面有大量的书籍,而且平台集聚了大量的读者。我每天都会听听。

吴晓波写书,进行财经分析评论。在财经这个垂直领域,吴晓波有明显优势。但是得到App就不一样了,那是全方位的知识服务。打个比方,一个是专卖店,一个是百货商场,哪个销售量会大一点呢?

现在还有少儿得到,罗辑思维的客户已经覆盖各个年龄层次了。而吴晓波呢?再怎么辛苦,靠一个人的知识服务力量,很难发展壮大。


吴晓波与罗振宇都是自媒体的赚钱大户,但是赚钱的形式与方法有所不同。不过,在知识经济下,他们的知识变现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其中,吴晓波更是一位资本运作的能手,净利7500万是一方面,而多年来吴晓波的资本运作更是把自身品牌打造出超级IPO,而近期市场闹得轰轰烈烈的全通教育收购行为,更是让吴晓波的名声骤然提升,成为了财经界的一个赚钱标杆人物。

实际上,对于自媒体行业,其实分化还是非常严重,在众多自媒体从业者中,月度营收低于万元的,还是占比多数。至于月度营收逾万元,乃至逾十万元,却是为数不多。对于以吴晓波、罗振宇为代表的核心自媒体,其收入丰厚,更是绝大多数的自媒体人无法媲美的。因此,可以认为,对于吴晓波、罗振宇的赚钱能力,实际上也是处于行业的顶尖状态,非普通自媒体人可以追赶的对象。

蒋老师观点:相比于吴晓波频道和逻辑思维,我更看好樊登读书会的变现能力!

一年营收2.3亿,200多人团队净利润7500万,这在知识付费行业里面,并不足为奇!

在知识付费领域里面,蒋老师是有足够发言权的,在2019年8月之前,蒋老师单枪匹马,在今日头条首发了我的首个付费专栏,《36天快速盈利》,60个工作日,在头条的销售额突破50万,紧接着,蒋老师的《36天快速盈利》在各大知识付费平台陆续上线,我也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知识平台,以及我的学习社群,从2019年6月-8月,连续三个月,知识付费+企业内训为蒋老师每个月创造至少40万的盈利。

所以,我对知识变现的看法是:2019年,我国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大概在500亿-1000亿之间,预计到2022年,增长到3000亿的规模,随着5G时代的到来,2030年,我国的知识付费,线上教育将是一个万亿级市场。

看似风光无限,其实要实现规模化是有许多瓶颈的,因为知识IP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目前,国内知识付费做的最好的机构,就是樊登读书会,而非逻辑思维和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和逻辑思维

目前,吴晓波频道不仅推出了自己的学习APP,还有在各大流量分发平台推出自己的多个专栏,以及签约了多个付费版权,除了线上,吴晓波频道还在国内10个城市有读书分会,形成了自己的知识革命根据地,但是吴晓波频道和逻辑思维一样,都摆脱不了一个状态,就是这个机构始终是以老师个人为主的学习平台,无法“去中心化”,所以,始终是有发展瓶颈的。

樊登读书会

樊登读书会,为什么会是近几年发展最好的知识付费超级IP?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樊登读书会在抖音6个月时间,打造了数十个矩阵号,总粉丝数量超过了4000万,成为国内短视频+知识付费第一机构。

第二点,樊登读书会的线上代理,城市合伙人制度,也是比吴晓波频道和逻辑思维发展更快的。

目前樊登读书会。

樊登读书会的模式,把微商朋友圈裂变模式,与抖音、头条的这种信息流算法分发模式,两种模式都结合的非常好,从传播的属性来看,樊登读书会的模式是优于吴晓波频道和逻辑思维。

虽然大家都是这么玩,那就看谁玩得更溜。

展望未来

从知识付费在未来5-10年的发展来看,蒋老师相信还将有新的玩家脱颖而出,甚至超越逻辑思维、吴晓波频道和樊登读书会,有两点原因,第一是市场容量足够大,第二是信息传播的方式和结构又将迎来新的机会。

所以,在知识付费这个汪洋大海里面,未来肯定属于更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

接到华为应聘邀请,被告知社招为OD模式,OD模式是什么模式

说白了还是外包,待遇和正式员工一样,没有股票,表现优秀有转为正式工的机会。

1、工卡是黄带子,工号是84开头(更新一下:现在工号改成3开头的了,工卡也换成红带子了,之前可能是后台没搞好,直接用的的慧通的)。

2、发薪晚一个月是因为要过德科的帐,但是华为本身发薪是比大多数公司早一个月的,当月15号发的是当月的工资,也就是OD工资到账时间和大多数公司是一样的。

3、年终奖是有的,和华为自有员工共用同一个奖金包,但是没有股票和TUP。

OD就是Old Driver的简称,就是心声社区上说的老司机。

一种高级外包玩法,薪资高,有奖金,但没有股票。但签约的是外包公司,有机会转正华为员工。但总的来说还是外包。

由于OD现在比一般校招的华为正式员工工资还高,所以短期竞争力感觉不错。校招进华为前三年股票很少甚至没有。

但OD对学校要求也挺高,据说要985、211。个中利弊个人权衡。

说白了,OD模式就是一种高级的外包,OD 就是英文 Outsourcing Dispatcher 的缩写,非核心业务劳务派遣,所以,OD模式本质上还是外包

OD模式好像比普通的外包要好很多,主要的不同就是OD应该算是华为强管理的模式,而普通的外包实际上还是外包公司的项目经理来管理,所以你可以理解OD模式为非正式的华为员工。

OD模式的好处就是待遇比较好,几乎和华为员工的工资等同,社保三金也一样的交,年终奖也比普通的外包的多。对于华为的OD员工来说,优秀的OD员工也存在转为华为正式工的机会,相应的OD员工的加班也不少

不过华为的正式员工的福利,例如股票、TUP这些OD员工是没有的,因为OD员工毕竟不是华为的正式员工。由于华为的社招几乎已经停滞,所以OD模式的外包就是目前参与华为项目最好的机会,毕竟可以有转为华为员工的机会。

我个人觉得OD模式的员工,有点像华为的储备人才库,因为除了股票、分红的待遇是和华为正式员工看齐的,不过去不去还得看你自己。如果你想去华为又没有机会,OD是一个好机遇,毕竟存在转华为的机会。如果你觉得是外包,那么不去就不去好了。

同工不同酬是违法行为。

同工不同酬是违法的。同工同酬是指对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成绩的劳动者,应当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选择职业的权利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的发生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如打击劳动者劳动积极性,劳动者创造的社会财富就少,阻碍社会的进步。

因为华为社招停了,但是对高端人才又有需求,那么OD模式应用而生,说白了你入职OD,是入职德科,德科将你委派到华为工作,工资待遇和华为正式员工对齐,可能有部分奖金但是没有股票更没有股票分红,要知道华为薪金构成为工资,奖金,股票分红各占1/3,你每天和华为员工坐在一起办公,工作强度不亚于华为正式员工。OD的优点是你如果在OD表现足够优秀是可以转华为正式员工的,缺点是一旦觉得你不行可以直接释放掉,也不需要赔偿。所以OD看起来就像一个大的人才缓冲池,是为华为选拔人才的,年轻人有机会就进去奋斗奋斗,非常不错的历练。年纪偏大的我看还是算了,能被OD看上的基本都是有些本事的,所以自主创业也许是更好的选择,进不了华为可以将来努力做华为的合作伙伴嘛,中国需要的是有更多华为一样的公司,而我就属于后者

华为外包员工是什么样的群体

华为外包员工是什么样的群体?我和我老婆都曾是华为外包员工,就职于东莞松山湖。

我细致的为你讲解什么是华为外包员工以及外包员工的工资待遇如何。

我已经于2020年12月31号离职,因为华为被美国打压而导致订单大减不得不进行裁员,而外包员工是没有任何补偿的!

首先和大家说一下,华为除了研发部门以外也是做生产的,而且工厂很大占地几千亩,生产基地遍布深圳和东莞,其中以东莞松山湖为核心,制造部员工超过五万人。

我是2015年3月份通过面试进入的华为。在这之前还不知道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直到进入华为才明白自己并不是华为的一份子,只是第三方公司的员工,以出差的方式进入华为厂区完成工作而已。

当然外包员工也是有机会转正的,但在2014年之后这种机会就少了很多。

因为华为官方已经下发邮件明确表示一线员工转正大门已经被关闭!能转正的也只有办公室文员,或者产线的工段长职位以上的员工才可以转正。

要问外包员工想不想转正?答案是肯定的。

我在这里着重给大家解答一下华为生产部门也就是华为工厂的员工薪资情况。

首先,华为的正式工和外包员工是同薪同酬的,为这个政策点赞。截止目前为止华为工厂的最基层员工也就是产线员工的最低薪酬是:底薪4900元,加班按照底薪算,每个月最多加班80个小时,加上绩效之类的,在华为最基层的操作员每个月税前工资大概在8000—11000元左右。

相比于工厂流水线员工来说,这个工资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因为华为厂区周边工厂的普工工资普遍在4000—5000元。

推荐阅读:

?如何从学信网上查询学历证明?学信网学历证明查询二维码 ?

?同等学历证明材料?高职扩招怎么开具同等学力证明?

?去当兵都要什么证件,求详细点?去北京当兵需要学历证明吗现在?

?关于执业医师报考证明材料问题?有执业证没有学历证明 ?

?入党志愿书学历证明人会查吗?入党志愿书证明人可以写哪些人?

?出生证明能发几次?如何看待自考这个形式的毕业证⚡️

?内河船舶驾驶证考试?考船舶驾驶证流程⚡️

?学信网如何打印学历证明,怎么在网上查询学历证明

?高考报名学历证明是什么?高中毕业证丢失了怎么开证明⚡️

?部队士官大专毕业到地方可以考或转全日制本科吗?部队转士官需要学历证明吗 ?

毕业证遗失逆境中的人生翻盘指南,如何逆袭转危为机?

南京无需毕业证的学校有哪些,请问现在有没有不需要高考成绩和高中毕业证书的好一点的专科学校?急 ...

自学之路的荣光,一份证书背后的奋斗故事??

?国家开放大学学历证明怎么开?注安报名怎么提交学历证明书?

毕业证学校能给企业吗知乎,毕业证学校能给企业吗知乎

?学历证明怎么下载电子版?我要看修电脑的学历证明怎么弄?

?劳动手册学历和档案不一样有影响吗?学历证明档案不符 ?

?同等学力证明怎么开,流程?高中或同等学历证明怎么办 ?

?学信网学历证明第二次 ?学信网学历证明第二次怎么弄?

?毕业证的保证书怎么写啊?学历证明真实性保证书怎么写?

我2015年面试的是维修技术员,当时普工工底薪2500,我是3400。后面华为大范围的涨了几次工资,截止去年我的底薪为7500元,综合工资税前约为10000—14000元。

着重强调几点,华为的正式工和外包工工资是一样的。

正式工拥有的福利待遇外包员工几乎都有,像晚上加班有宵夜领取等等,唯一的区别就是正式工年底年终奖是一个月的平均工资,而外包员工的年终奖是一个月底薪。

还有一个就是正式工不管是被辞退还是自己离职都有N+1的补偿加上股票分红,而外包员工一分没有。还有一点就是正式员工工龄满五年可以购买公司虚拟股票获得年终分红,这是外包工永远也别想的事情。

但为什么那么多外包工想转正呢?这就是我的下场决定的。

因为正式工是和华为签订劳动合同,华为一般不会辞退你。但是外包员工就不一样了,华为订单少的时候就会把你退回外包公司,美名其曰是退回,其实就是不花成本的辞退了。你能找华为说理吗?说不通啊,因为你本来就不是华为的员工,你再去找外包公司?外包公司说我再给你找其他工厂吧。请问你在华为每个月一万多的工资再去其他厂拿四千多工资你能呆得下去吗?

中年危机不仅仅存在于互联网大厂,在高薪的生产工厂同样存在,老板们都喜欢刚毕业又听话起薪又不高的年轻人!

最后一点,最直观的区分正式工和外包工就是看脖子上的厂牌了,正式工是红色挂带加磁卡厂牌,外包工是黄色挂带加纸质贴照片厂牌!

到此,以上对于德科毕业证什么时候发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科毕业证什么时候发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链接:https://www.lanbia.net/502973.html

德科毕业证什么时候发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