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医学院读了8年的书,又经历了3年的规培,我就从自身的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您说的“医院只有几万医生”,其实在大多数人眼里,在门诊坐诊的,在住院部管床的,会看病的,治病的才是医生。这些会看病的医生基本都是临床医学出身,但是临床医学专业只是医学院校其中的一个专业。
在医学院里还有其他很多专业:
比如药学系: 毕业后可以去大型医药公司;可以去医院的药学部;可以继续读博深造以后搞研究、留院当老师等等。
比如法医学专业: 就业方向基本是在公安、政法机关、司法鉴定机构和保险公司从事法医学检案鉴定工作。
比如检验学专业: 可以在医院检验科;也可以去公司从事检验的工作。
比如基础医学专业: 从事基础研究,以后可以留校当老师,或者进医院当研究员。
比如预防医学: 以后可以做研究;可以去疾控中心之类的地方;
比如护理学系: 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虽然在医院工作,但并不是医生。
……
所以,医学院校每年毕业几十万人,但是实际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就没有那么多人了。
二、就临床医学专业来讲,因为学医周期很长,最基本的本科5年+规培3年;更别提本科5年+学硕3年+规培3年;本科5年+专硕3年;或者再继续读博士,又是3年。三年三年又三年……所以学临床医学的同学可能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产生了厌倦,或者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医生,就索性一毕业就转行了。
比如最近大火的《哪吒》的@动画导演饺子 ,他就是华西药学院毕业的,直接转行了(他还不是临床专业的,是因为个人兴趣爱好转行。大家可以想想比药学专业更辛苦的临床专业,专业人才的流失率可能会更多);
还有我身边就有好几个,临床专业本硕博出来的非常优秀师姐,直接去了大型医药公司做医学顾问去了;还有一个临床专业的博士师兄,去了丁香园做程序员(因为感兴趣,编程是自学的)。
……
所以临床医学专业的人转行的比率也不少。
因此,综合起来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状况。
#清风计划# #哪吒#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赞后转发;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关注后留言。
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问:生物每年毕业几百万。世界基本都找不到工作,都跑哪里去了?一句话:都转行了。
医学院每年是不是毕业几十万,我对这个数字存疑,不是说这个数字多了,而是你这几十万可能是21万,也可能是99万。而你说的医院三万医生,这个数字也有疑问。三万平均到每个省,大概就业人口是1000,这个比例有点问题,医学院不可能每年就业地与1000人的。否则医学院的本硕博毕业不是失业了大半?
首先我要说,医学院专业很多,不是只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
很多人想到医生,就以为是临床医生,其实医学院培养的有医生,更有辅助性专业,比如护理学,药学,基础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检验学。这些专业很多毕业生不一定喜欢去医院,比如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去三甲,只能沦为抓药的富士康工人,不如自己去医药公司闯荡,或者直接路边开个要点,工作轻松又不累。
而很多专业不但可以去医院,也可有考卫生相关的公务员啊,比如各级卫计委,各级疾控中心,这类行业公务员。
学医很多人可以只创业,开个诊所,比如学口腔的,学中医的,开个诊所,轻松又赚钱,不知道多爽。
医学院就业现状
医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也是一个近亲繁殖严重的行业,当然说好听点叫:讲究传承。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医学院,都是本地接近就业。你协和博士厉害吧,到了安徽省,说不定干不过安徽医科大学毕业的博士。
基本每个省总有那么一个医学院处于垄断地位,这个省的所有三甲基本都是这个医学院的毕业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而且这些医院也都是医学的实习基地/教学医院,所有就业都照顾自己人。
比如**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要招聘人,虽然公开是面向所有院校,实际上呢,内部规定,咱医科大学毕业的优先,因为研究生就是这个医院培养的,难道知根知底的不用,让自己带的硕士博士失业,去要别的院校?
所以你想在安徽就业,就上安徽医科大学,想在河南就业,就是郑州大学,想在北京就业,上首都医科大学/北医/协和。
举个例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再说一次,医学院本科生就业是比较困难的的,三甲的门槛就是硕博。下图是同济医学院的就业兴趣,医学院总共毕业博士421人,硕士715人,总就业率97.71%
看就业分布:
对比发现,博士去医疗卫生单位的有93人没有去医疗卫生单位,硕士也是。这些硕士去哪里呢?很多行业,不一定非要一棵树上吊死。主要就业单位:
看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毕业生,主要都留在武汉了,在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妇幼保健院,中南医院,人民医院,中心医院,第一医院等三甲医院,当然去其他省市的人数比较少就没列进来。
再比如
安徽医科大学本科生,近2000人,700多考研,500多去医疗单位,其他人去了国有企业,三只企业,部队,城镇社区等,
而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去医疗单位的占到81%,其他各行各业的都有。
基本上90%都在医疗卫生领域工作。其他到教育、科研等行业,
老铁们,觉得有用,就点个关注点个赞
首先,医学院出来的毕业生不一定都是医生,医学院一般都设有医学系、药学系、护理系、医技系等等。培养出来的,除了医生,还有药师、护士、医检师、康复师等等职业的人才。
其次,很多人毕业出了社会,从事的职业不一定跟职业相关,就像我吧,读的是新闻专业,从事的却是管理工作。我有个朋友以前也是临床专业的,现在从事的是外资企业的行政工作。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机遇与命运。学校学习的只是基础,只有进入社会后,才是真正的起点,这时候开始学的东西才是最实用的。
所以,一些进入社会后,仍不忘充电的人,往往会越混越好!
我来为题主回答这个问题,每年几十万医学毕业生,确切地说是24万人(本科)左右。不知道题主的到医院只有3万的数据从何而来,但是大体上应该差不太多。那么这么多医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呢?
二十多万医学类毕业生的分布情况
作为13大学科门类之一,医学类下面有11个专业类44个专业,而其中能做医生的专业也只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等极少数专业可以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走上医生岗位。
44个专业中只有一成的专业可以当医生,没有具体数据,大约估计也就在5万人左右。
其他部分都走上了护理、卫生管理、医技、康复等岗位。
五万可以当医生的毕业生有多少走上医生岗位?
据近二年教育部门统计数据,医学生考研比例在15-20%左右,也就是说其中有近1万学生继续在学校或研究点学习,没有走上医生岗位。
还有部分学生走在了留学、考公务员、换职业等路上,这样也会损失一部分就业医生人数。
如果从这些数据来看,每年3年-4万毕业生走上医生岗位基本上差不太多。
所以,以我大概的估算来看,题主的直观感受还是比较合理的。
欢迎关注本人头条号,为你提供更多的教育行业问题解答。
每年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几十万,这个数目确实不少,但是医院只有三万医生,其他的人都去哪里了?
首先,当医生并不一定都得在医院,比如全国各地那么多的私立诊所,也是可以去的。而且在诊所里面的收入,并不一定比在医院里面的收入少,我朋友两口子都是口腔毕业,在一个私立诊所干了三年,收入不菲,比起三甲医院里口腔科医生要多。
然后,这学医出身的,也并不一定都会去做医生。比如我们班级里面一百多号人,有的成了心理咨询师,有的去做了医药代表,还有开药店,还有的下海做生意,还有人开饭店,总之各行各业,大家各有选择。
我们同宿舍的姑娘们,目前只有我还有另外一个姑娘在临床,她们有的当了老师,轻松享受寒暑假,有的做了公司职员,过上了白领的日子,虽然看起来也是比较繁忙,但是应该没有医生这么辛苦。
医学院毕业,并不一定就得当医生,怕苦的怕累的晕血的,不好好学习考不上证的,嫌弃医生工资低想要谋求挣大钱的,觉得工作环境差怕挨打呢,人家就不打算走这一条路了。
1、只要有临床医学 大专毕业证就可以报名的。2、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是不能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3、可以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4、具体可报名学校,可在成人高考报名时,在填报志愿时,直接在可报考院校和专业栏里找。
高职(专科)学历2005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经教育部同意设置的临床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200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经省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设置的医学类专业(参照同期本科专业名称)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经省级以上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同意举办的初中起点5年制医学专业2013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取得资格后限定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后,方可申请将执业地点变更至县级医疗机构。2014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初中起点5年制医学专业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不能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2009年12月31日前入学的,符合本款规定的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加注医学专业方向的,应以学历专业报考;2010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加注医学专业方向的,该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除外。
到此,以上对于医学生什么时候拿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学生什么时候拿毕业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关于计算机如何考大专证书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计算机如何考大专证书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专科统考计算机考什么等数学,计算引论,高级语言程序,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1.大专...
大家好,关于计算机证书必须直邮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计算机证书必须直邮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证书直邮怎么申请证书直邮申请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即可:证书直邮申请方法非...
大家好,关于大学计算机必须考什么证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大学计算机必须考什么证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大学计算机需要过几级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学校是没要求考级的,有的话,一...
摘要:,,本模板为收入证明,适用于法院要求的正式格式。需要提供相关材料以证明个人收入情况,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工资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本证明旨在证明个人的收入状况,以解决法律诉讼中的相关争议问题。所提...
摘要:个人收入证明超过纳税起征点,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纳税起征点的挑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背后的真相与挑战,包括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个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