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是高考改革后从理、化、生、政、史、地(浙江等省还有技术)中选考三门计入高考成绩,地位相当于原来的理综或文综,只是不强制规定学科而已。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年新高考学考和选考是什么?
“学考”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简称,即获得高中学历的必要考试,学考难度很低,只要全部及格即可拿到高中毕业证。
学考一般不评分,只有A-F这些等级,成绩也不计入高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要求绝大部分学考科目成绩必须为A,因此参加自招的考生要稍微重视一下。
“选考”是高考改革后从理、化、生、政、史、地(浙江等省还有技术)中选考三门计入高考成绩,地位相当于原来的理综或文综,只是不强制规定学科而已。
选考科目采取赋分制(下个问题详述),属于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但是会比改革前略简单一些。从已经进行试点的浙江和上海来看,对学考和选考科目的考试安排不尽相同。
什么是赋分制?
赋分制是按照你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不是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例如:
1)卷面满分为100分;
2)成绩分为21个档位。
举例说明:比如第13档,就是从排名前71%(前13档的人数比例之和)的考生中往前取7%的人数,最终成绩定为64分。
赋分制是高考改革中被师生“吐槽”最多的一项政策,其实,这是为了配合其他重要改革的无奈之举。
原因一:选考科目可能的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以前的学生无非文理两类,在各自范围直接算总分,很好比较。但现在改成了六选三、六选三选一组合,总共有20、12种组合方式,高校在录取时,理论上很难找到可以直接比较的考生。
原因二:同一个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
那有些人会问了:英语也是两次考试,为啥不实行赋分制呢?
答案是,英语属于能力型学科,而且难度系数比较容易控制。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表明,同样一个人,在英语水平没有明显进步的情况下,做难度系数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两套英语试题,成绩相差是不大的。
从物理+化学+生物与物理+化学+历史的组合上看,只是在生物与历史的选择上不一样,但是学生比例差距竟然这么大,选生物的人数居然超过选历史的4倍多。这也很多程度说明历史的难度,也是弃考比较多的一门科目。在等级赋分下,我们要比较孰优孰劣更多的是考虑我们在哪一门排名能靠前一点,因为赋分法所计入的是排名等级分。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报考该科目的人数。
赋分法是按照不同排名区间给予不同的等级分数,人数的多寡会影响每个区间的人数。比如前1%的赋分为100,按照以上生物和历史的报考比例,假设生物有13000人,那么历史应该就是3000人,生物能获得100等级分的人是130人,而历史只有30人,同理历史每个区间的人数比生物也少4倍多。所以,相对来说人数多的机会也多一点。
其次,我们要考虑的是哪个科目学霸多,哪个科目学霸少。
对于那些学霸来说他们读哪门科目都能读得很好,那么他们会选择哪门科目呢?答案应该是难度比较大的,这样才能与别人拉开差距,而且能容纳的误差范围也大点。谁都有发挥不是很好的时候,要是这门科目容易获得高分,那么对于学霸来说犯一次小错可能万劫不复了。而难度高的通常没那么容易读,想获得高分没那么容易,因此犯一次小错后果就没那么严重了。而大部分成绩普通或偏下的都是读哪些容易读的科目。
最后,我们要考虑我们报该门科目有无优势,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任何一门我们有把握的科目肯定是不能放弃的,我们有的人虽然在总分上比不过学霸,但在某一门或几门有着绝对的优势,那么我们应该坚定不移选择我们的优势,不管这个科目报读的人多少,不管这个科目能的专业有多少,还是有多少学霸报读,我们都应该坚信他。在选大学的时候二本及以下的大学专业要求是没那么严厉的。
综合上说,我们在报读的科目上没有优势科目的普通人在选择上是选择报读人数多,难度低的科目。一方面个等级区间人数多,机会多,另一方面学霸也相对少点。但有优势科目的应该毫不犹豫选择自己的优势。
赋分是按单科选考人数原始分区间排列计算的,不是按选科组合!??赋分人数跟选科组合人数没半毛钱关系!??赋分考生基数决定单科赋分的高低,选科组合数量决定报考志愿时竞争的激烈程度??物化生和物化史组合,一个纯理科,一个准纯理科,基本能报95%左右的专业,物化都在同一个跑道里赋分,差别就是生物和历史哪一科自己喜欢和能尽量多赋点分了,?在俺看来,纯理有纯理的好处,加一历史的文科,人文素养高一些,也是挺好的选择??总之一句话——两种组合都很好,没有什么优劣势区别!???
不知道题主是哪个省市的学生,我以山东3+3选科组合来为题主解析这个问题。
生物和历史的选择有什么区别?
1、选择生物科目可以报考的专业数量为3544个(含专科,去掉专科的话为3310个),去处重复专业的话有448个专业可报,部分专业展示如下:
2、选择历史科目可以报考的专业数量为1163个(含专科,去掉专科的话为1023个),去处重复专业的话有254个专业可报,部分专业展示如下:
3、选择生物或历史科目时,两个科目均可选择的专业有81个(去除重复项)
从上面的三项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单独选择生物可以报考的专业数量为448个,单独选择历史可以报考的专业数量为254个,其中无论选择生物还是物理均可以报考的专业有81个。也就是说去重后,选择生物方向的专业有367个,而选择历史方向的专业有173个。
选择物化生(选考13%)和物化史(选考3%)在赋分上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这个无法横向比较,因为赋分是单科赋分,而不是组合赋分。意思就是说所有选择生物的学生一起进行排序赋分,所有选择历史的学生一起进行排序赋分,这个和组合的人数占比没有关系。
对于题主来说,物理、化学对于本人来说赋分是固定的,不管选择两个组合中的哪一个组合,成绩没有变化了。区别在生物和历史上。
而选择物化生组合的13%和到底有多少人选择了生物是没有确定的,所以说生物的赋分基础无法预测;同样历史也是,物化史的比例3%不等于历史的选科人数,具体有多少人选择历史也是未知之数。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两者无法横向比较。
其实从赋分制度上来说,如果题主是山东考生的话,无论选择哪一科,在赋分上失分不会太多,因为山东采取的是投射法赋分制;如果是浙江的3分制等级法赋分的话,生物与历史的选择人数的多寡对赋分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并不会特别大,而且那部分影响是依据最终考生的原始成绩分布来赋分,原始成绩的预测是谁也无法做到的,所以这个不用太过于具体,没有部分人所说的选科人数越多优势越大、选科人数越少劣势越大之说。
所以,选择生物还是历史,最终是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与单科成绩现实情况来确定,而不是根据选择这两科的人数来确定。
选择自己生物与历史中最具优势的一科,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来最终确定即可。
我是YiRon,专业教育行业问题解决咨询师。如果满意我的解答,欢迎关注、转发、点赞支持。谢谢!
赋分是按单科选考人数原始分区间排列计算的,不是按选科组合!赋分人数跟选科组合人数没半毛钱关系!赋分考生基数决定单科赋分的高低,选科组合数量决定报考志愿时竞争的激烈程度。你好,我是一名清华在读博士,下面我来说下这个问题。
物化生和物化史组合3+3物化生和物化史组合,一个纯理科,一个准纯理科,从选专业上来看,两者区别不大,基本都能报95%左右的专业,两种组合都很好,没有什么优劣势区别!而从赋分上来看,物化都在同一个跑道里赋分,差别就是生物和历史,哪一科自己喜欢和能尽量多赋点分了。
物理+化学+历史
物理+化学+历史是一种偏理科的选择,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我个人认为难度最大的一种组合,无论对于名校生还是对于一般生而言,选这套组合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造成翻船翻车的情况(比如说物理一半学生是市重点一半是区重点,普高,那么就一定有不少市重点的好学生吃B,吃C)。
虽然,选物化史的学生比例只占了3%,但是,这三个科目,却是最容易遇到强手的,那么同时报考这三个科目,就算是再强的学生,要全拿A,甚至拿2A1B,都有点“抖霍霍”。
物理+化学+生物
物理+化学+生物是一种纯理科的选择,是高校理工科招生和大多数考生的选择,招生计划也占绝对优势。但在去掉文理科的概念后,如果这三门学科中有一门是你的弱势学科,在选科中,大家都选择自己强势学科的竞争中,你那门弱势学科可能会给你拖后腿,导致竞争力下降。因为纯理科3门都有优势的难度太大了。比如等级赋分制后,人家选择了3门都能考90分的,你选择了2门考90分,一门只能考70分的,那就比别人少了总分。
综上,如果在物理和化学都很强的情况下,最后的这一科请尽量选自己的优势科目,虽然说在赋分上,学生比例越高,越容易赋高分,但前提得是你得保证你选的这个选科,你的成绩是属于里面的尖子生。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在这两个学科里的优势,选择最容易赋高分的科目吧!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到此,以上对于三加三毕业证上写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加三毕业证上写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关于计算机如何考大专证书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计算机如何考大专证书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专科统考计算机考什么等数学,计算引论,高级语言程序,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1.大专...
大家好,关于计算机证书必须直邮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计算机证书必须直邮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证书直邮怎么申请证书直邮申请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即可:证书直邮申请方法非...
大家好,关于大学计算机必须考什么证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大学计算机必须考什么证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大学计算机需要过几级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学校是没要求考级的,有的话,一...
摘要:,,本模板为收入证明,适用于法院要求的正式格式。需要提供相关材料以证明个人收入情况,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工资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本证明旨在证明个人的收入状况,以解决法律诉讼中的相关争议问题。所提...
摘要:个人收入证明超过纳税起征点,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纳税起征点的挑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背后的真相与挑战,包括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个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