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不属于任何学历等级。
自从国家落实义务教育政策之后,只要不出问题,基本都是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的,所以最低学历也是初中毕业生。文盲只是特指不识字的成年人,不属于任何学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14.1亿,依然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其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已经超过2亿,也就是说全国7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大学生文凭!!在中国拥有大学生文凭的肯定不算文盲。
人们常说“学历这道门槛,每十年就要抬高一级。”
1999年,我国高校本科录取率最多不超过30%,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但是到了2009年,中国授予的学士和硕士学位总量就达到了1827万和273万,分别是十年前的3倍多和5倍多。
人口普查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它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本科学历不再吃香,将来大学生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近些年来,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文化水平需求的不断提升,不管你是就职于国企、企事业单位,还是在普通私企,如果没有学历,也是很难在职场当中发展进步的。
摆在眼前的现实就是,学历渐渐成为了衡量人才的标准、体现个人地位及身份的一种标志。于是,越来越多的高材生,一刻都不懈怠地在刷新着自己的学历。
我们经常听身边朋友抱怨:怎么人家刚入职,连工作经验都没有,就跟我干了四五年的老员工挣的工资一样多?真不公平!
但说到底,高学历本身就是一种证明自己的最佳方式,只有学历+能力同时输出,才能让自己在职场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学历内卷和新文盲是什么?今天的中国,大学生们早已不是天之骄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给学历内卷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和2010年相比,大学生的比例增幅高达73.2%,同时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两点:1. 大学生们不能再空有优越感了、要有危机意识;2. “文盲”也许需要重新定义了。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回顾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昨天(5月11号)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关于人口总量的普查结果是:
“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的人口近10年来保持低速增长的趋势。
关于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普查结果是: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也就是说,在今天的中国,十四亿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含高职)的人口比例是15.5%,也就是说每6到7个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这个比例也许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不算高,但是和2010年的8.9%相比,增幅高达73.2%。与此同时,文盲的降幅达到34.6%。
年轻人要小心“学历内卷”
从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 过去十年,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取得了积极成效。高校大规模的扩大招生的确显著地提高了高学历的比例。但是全民教育程度提高的背后暗藏着学历贬值的竞争风险。用近两年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学历内卷”。
“内卷”这个概念,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会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上面的解释也许有些抽象。新剧《小舍得》里的夏君山(佟大为饰演)对于内卷的解释更加通俗易懂:“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演出,突然一个观众站起来了,其他观众为了能看到演出,最后大家都从坐着看戏,变成站着看了……” 大家都觉得越来越累,但是没有人敢坐下来,因为坐下来就意味着看不到演出,对应到现实生活中既意味着被淘汰。
对应到学历方面,“内卷”可以这么理解: 找工作的时候,一些人为了能找到好工作而取得高学历,其他人为了增加竞争力、找到工作,也必须取得高学历,最后大家都从低学历变成高学历了;因为大家的学历都高了,工作机会却没有增长很多,所以就算是你有大学文凭,却只能找到以前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能找到的工作。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工作的原因了。工作机会就那么多,你有的学历很多人也有,自然竞争就更加激烈了。
换句虽然残酷但是现实的话来说,那就是:大学生们,你的本科学历已经不值钱了!
老年人要小心成为“新文盲”
人口普查中定义的文盲是指年满十五周岁以上基本上不识字并且不会写字的人。按照这个定义,文盲率已经下降到了2.67%。
但是,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科技和知识都在不断地更新进步,新世纪的文盲标准已经改变了。联合国新定义的新文盲分为三类:1、传统意义上的不能读书识字的文盲;2、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3、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按照这个新文盲标准,很多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如果跟不上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就会落伍了,有可能会沦为新文盲。
新文盲并不是有文化就行,主要是在科技方面的缺欠。人们最好都能多少了解一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方面的知识。避免成为新文盲,最基本的也要能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帮助自己的日常生活,比如说上网查信息、查地图、用微信、手机支付等等。
结束语
人口普查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它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大学生们不能认为本科是一个很高的学历了,因为不久的将来大学生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混个大学文凭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想毕业就失业的话,大学生们应该在大学期间,好好读书,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己学位的含金量。
另外,年轻人应该帮助家里的老人,普及一些智能手机、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让他们也能连上互联网,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也是新时代的一种新型孝顺。
作者:安子心,以赤子之心,安身立命。专注于大学生、研究生的职业规划和职场教育。欢迎大家关注、评论!
初中没毕业不算文盲。
初中没毕业最多也只能算是半文盲,因为联合国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的标准,文盲标准是不能读书识字,没上过学的才算意义上的文盲。
读到初中但没毕业,最多只能算是半文盲,或是功能性文盲,因为至少接受过基础知识教育。
文盲定义决定了文盲数量的多少,我想主要从以下来看:
一、早期定义文盲是指不认识字的成年人,指15周岁以上的;这样论的话,中国的文盲那是应该少之又少了吧,但这在一些贫困落后国家应该文盲也不在少数;
二、新时代联合国对文盲做了重新的定义,主要分成三类:1.不能读书写字的人,这是传统定义的文盲;2.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3.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成为“功能性文盲”。这样的话文盲人数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应该都很多,在中国年龄在60岁以上的大多数应该都属于功能性文盲之列吧。
三、前两项属于官方定义,而我认为“文盲”意思是指“文化盲人”,而文化的定义可不简单,在这借用余秋雨的一句话“文化是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所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我想文盲更应该侧重在精神世界领域,而不是单纯指认识字或懂得计算机之类,因为“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及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才是真正体现每个人文化的积累和沉淀。
在现代社会,从语文角度上讲已经没有了文盲,但从文化角度上讲文盲大有人在,甚至一些教授等所谓的高级知识份子都可归入文盲类。
文化是内在的善良的充满正能量的气质、格局、品质、认知能力等,而许多所谓的知识分子,没有是非观念,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不担当,无道义,这是典型的文盲,甚至可称之为流盲。
现在扫盲,主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民俗化。
大家好,关于初中结业证书可以考大专吗知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初中结业证书可以考大专吗知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初中没毕业可以上技校或中专吗小学到高中是孩子的基本知识,最好上完高中,...
大家好,关于公务员需要大专证书吗现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公务员需要大专证书吗现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考公务员必须要有学位证还有毕业证吗毕业证是必须要求有的,学位证不一定。 只有获...
大家好,关于师范大专生考什么证书有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师范大专生考什么证书有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师范类的专科生可以有哪些出路如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等专业,取得学历后...
大家好,关于大专文化可以考什么证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专文化可以考什么证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我学的是医学检验专业技术,大专毕业生,可以考什么证可以考病理技师病理医师必须临床...
大家好,关于大专毕业的证书级别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专毕业的证书级别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高级技工证和大专证的区别是什么本质、颁发单位、作用不同。本质:1、技工证是一种...